OUCHRUSH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今天跟ChatGPT聊吉他練習的生理,很喜歡這樣的討論,分享上來
其他樂器(如鋼琴)應該也能借鑑
latest #25
問:
我有一個想法,初學者練習吉他時,可能會做這樣的練習:
左手輕柔地放在一個音上,右手撥奏,此時只能慢慢發出悶音。然後左手按弦力道逐漸加大,右手持續撥奏。當左手力道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彈出清楚的音。藉由此練習,可讓初學者體驗到按弦不需要太大力氣,且應盡量以最小力氣按弦。
我想如果按弦力氣太大,是不是容易徵召過多肌肉,尤其是大肌肉?當大肌肉徵召太多,幾乎不可能感受到小肌肉的運作,且大肌肉的運作沒有小肌肉的精密度。
我不知道這想法對不對,只是自行想像臆測
答:
你的想法非常有道理!按弦時力氣過大確實會容易徵召到不必要的大肌肉群,而這些大肌肉的徵召可能會妨礙到對小肌肉的細微控制和感知,進而影響到演奏的精確度。學習如何以最小的力量按弦,不僅有助於減少手部疲勞,還能培養手指對力量的敏感度,使肌肉的運用更精細。
這種循序漸進的按弦練習可以讓初學者在不同力道下體驗音色的變化,學會在僅僅需要的力道上按弦,以減少多餘的肌肉使用。這樣的練習還能增強手指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有助於養成正確的肌肉記憶,對於長期的演奏穩定性和音準控制也有很大的幫助。
問:
我這種「過度徵召大肌肉」的想法,在生物力學上有相關理論或研究嗎?
問:
吉他彈奏會運用到哪些小肌肉?我該怎麼學習運用這些小肌肉,增加他們的靈活度?
問:
動作如果不經濟,一定是徵召過多不必要的肌肉嗎?
問:
關於肌肉徵召時機,我有一個常見的例子:吉他左手按弦時,左手大拇指是幾乎不用出力的,即使按封閉和弦也應該如此。但初學者很容易左手拇指出力去頂琴頸,這是為什麼
問:
我聽說手指上其實沒甚麼肌肉,所以力量很難增加,這是真的嗎
問:
那我該怎麼訓練這些肌肉,讓他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樂器呢
問:
假設是棒球好了,投手要能控制球的進壘點,控制球的軌跡等,是不是也跟小肌肉的精細度較有關
今天的這個討論,讓我想到:
「經濟」、「少」在很多情況也許是好的
例如人腦處理能力遠不如電腦,所以人如果能focus在少數事物,表現才可能好。讓我想到大學老師推薦的「簡單準則」
運動,樂器演奏強調經濟性,避免使用過多的肌肉,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肌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