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美中貿易戰是在川普第一任開始的,當時台灣的專家們還在說「鬥而不破」,美國為了經濟利益,貿易戰絕對不會長久,但事實證明美國為了維持他的全球霸權,願意作的犧牲遠比大家想的更大。而我有個更激進的想法,台灣不可不防,川普第二任時,對中國的軍事政策會從震懾嚇阻,升級到低度武裝對峙。也就是空軍以機砲開火示警、互相貼近鎖定,海軍艦艇不時衝撞,陸軍頻繁集結軍演,讓台灣的壓力更大。因為美國之前說的戴維斯窗口,雖然指的是中國可能犯台的時間,但反過來說也是美國軍力部署計畫接近完成的時候。當美國在西太平洋軍力較弱時,就會以嚇阻為主要戰略,避免衝突,但當美軍把部隊轉移完畢,開始佔上風時,就有可能換成美軍進行挑釁,以試探解放軍的虛實。這在冷戰中、兩次波斯灣戰爭中都有過先例,而這也是破壞中國灰區行動的方法之一,直接升級成低度的武裝對峙。
latest #23
我的推算,美國向西太平洋集結兵力的計畫,大概就是在2027年完成。如果俄烏戰爭真的在川普就任時就解決,可能還會更快。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波斯灣戰爭打了兩次,沒有一次就打垮伊拉克,因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美軍倉皇應戰,集結的兵力還不夠,其二是美國利用經濟制裁拖垮了伊拉克的經濟,讓伊拉克在第二次戰爭時,幾乎沒有辦法反擊。
美國現在就處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前,還沒有拖垮中國的經濟,兵力也還沒有集結完畢。
等到中國的經濟更慘,美軍集結的差不多,就會進入第二階段了,美國會進一步壓縮敵手的戰略活動空間。這在波斯灣戰爭中,就是設立空中禁航區,而美軍會在台海怎麼出招,我想到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也都會傷害到台灣,因為兩岸實在離的太近。
題外話是,台灣的專家在討論如何反制中國的灰區作戰時,往往思考的方向是如何降低緊張情勢,但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升高成準軍事對峙,大家都不演了,還搞什麼灰區作戰。
台灣身為美國小弟也只有配合的份,連國防部長都不是黃埔系就知道戰爭不遠了⋯⋯中國能打台灣的時間窗口也就這二~三年
中國在廈門填海造陸,最積極的其實是馬山那個對岸。幾乎把兩座沿岸島嶼填成連可以陸地連結的狀態。
lag 了,原來是在填翔安機場。要是真的建了跨海大橋到翔安機場。大概金夏就真的一體了。
講是講國際機場,
實際上,
開打後,
那邊就立刻變軍用機場了~
![](https://emos.plurk.com/bb5b7ecc53a0770721e0c31dfe7009f7_w48_h48.png)
![](https://emos.plurk.com/bb76cd9a787fa9e4a584a33c9bbea608_w17_h47.png)
打是會打,看誰先上當而已~
金門投降後,
就有藉口可以去拿回來,
到時候就算他們機場蓋好,
填海造陸連到馬山,
那剛好新八國聯軍一起圍攻那邊,
把金門變戰場,
奪回金門打完後,接著開始進攻,
他們剛建好的新機場,
那些跑道,就可以拿來讓各國盟軍使用~
第一次波灣戰爭是誰都沒預料到薩達姆.海珊居然敢明目張膽出兵佔領另一個聯合國會員主權國家,並不是美國故意挑起戰爭。是戰後薩達姆.海珊的政權依舊穩固,而且雖然軍隊被擊破,但是經濟實力還在,隨時有本錢重建軍隊,才會以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為由,發動第二次波灣戰爭。
而韓戰自不必說,是北韓挑起的;越戰也是北越一直南侵,才讓美國不得不以東京灣事件為由介入。從以上的例子看來,美國如果要對中国動手,「不首先開火」一定是最高指導原則,引誘中国主動升級衝突才是美國慣用手法。
6w6: 我覺得金門投降,金門沒幾年就會變金廈半島了。
而且變成金廈半島的錢,
到時候建設工程的錢,
中國那邊,
會想辦法,叫國民黨幫忙從台灣這邊挖,
把台灣的國防預算,還有其他的預算,
全部挖去建設金門,
甚至開始建高鐵,還有跨海大橋,
中國一毛錢都不必出~
但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真的超蠢的,美國大概只會打有限戰爭,只要中國沒辦法成為區域霸權就好了,其他不管。其實只要台灣島不被中國控制,被打殘也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尤其是內奸遍布,又左傾,有的甚至還反美,那美國也不大會有心理負擔。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