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Bach Inspiration 巴哈靈感 安排了指揮家奇尚與長榮交響樂團的排練觀摩,並且在排練後還安排了座談會讓觀眾提問,這種能直接接觸大師的機會實在有夠甘溫的。
因為奇尚對於音樂的想法實在太具啟發性,我個人因而做了以下紀錄。記憶所及可能有些許落差,但應該不會有太大出入。有錯誤處、有遺漏處,再請不吝補充。 https://images.plurk.com/5FqErYq1aT2oImX1gs6IX3.png
latest #13
1. 排練時有說「I want the character for allegro, not the tempo of allegro」是否能多加說明原因?
奇尚:許多作曲家會在速度上標示情緒,尤其是義大利的作曲家。這些標示來自樂譜內的元素建立。但客席指揮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用20分鐘去指引樂團這個樂句該怎麼調整。我在年輕時就會這樣做。但這太沒效率了,所以我會給樂團一個總括性的指示,讓他們知道我想要怎樣的聲音。這點仰賴指揮經驗的累積,有些樂團需要強烈的指示,有些樂團需要柔和的引導,這就是客席指揮的功課所在。 如果是樂團的總監就另當別論,他需要安排樂團三年六年等長期的規劃。他必須安排演出曲目,找來的客席指揮,是需要長期的眼光與規劃,這也是經驗所需。
2. 排練時有發現嘉蘭莎有時候會向您反映一些問題。想請問演出的呈現是怎麼決定的?是進行討論還是由誰主導?還是說經驗發展就變成如今的面貌?
奇尚:我當然與嘉蘭莎合作了許多次,所以經驗會告訴我嘉蘭莎需要什麼東西。指揮的時候我會去聽歌手的聲音,看看它們是否需要什麼幫助,或是樂團一點點出力就好。實際上在歌劇院,我甚至聽到歌手第一個音就會知道這會是個精彩還是糟糕的夜晚。我認為好的指揮需要同時有指揮管弦樂與歌劇的經驗,因為兩邊實際上是不同的。指揮管絃樂會訓練嚴謹、完整的架構。指揮歌劇則會須需要很好的彈性調整能力。樂團也應該要演交響樂並也演奏歌劇。另外當我與歌手合作時,我會跟著他們呼吸。
我有遇過管弦樂團的指揮家不會與聲樂家呼吸,而是只打拍子。但那是很破壞歌手呼吸和音樂流暢的。跟著歌手呼吸是很重要的,指揮可以在劇院訓練很好的配合能力。而這也會應用在協奏曲的配合上,歌劇指揮家都會成為優秀的協奏曲配合者。
立即下載
3. 您是怎麼讀懂並精熟樂譜的?
奇尚:讀樂譜實際上就如同閱讀一本書一樣,你永遠不會完全讀懂他。每次閱讀樂譜的時候,總是能發現新的元素。第一次讀可能大概了解意思,第二次可能發現這裡和那裡的關聯。所以我不會說我完全懂了某首曲子,但我會不停的更理解一首曲子。 閱讀樂譜也的確是有進程的,但每個指揮有不同的方法。有些指揮會用色鉛筆標色,我個人並不會。當我接觸一首新的曲子,順序會是配器,強弱,和聲,最後是結構。我會慢慢的架構對於樂曲的理解,並且從小的地方開始將樂曲的所有元素建立在腦海。
4. 當你想接觸沒有指揮過的作品時,會聽錄音去理解它嗎?
奇尚:會,但只會限定在作曲家有關的人。比如馬勒作品會聽布魯諾.華爾特的錄音(華爾特是馬勒的指揮助理,並受其提攜)。 我更多的會去找總譜上的弓法演變,比如看看柏林愛樂或維也納愛樂的收藏總譜上的弓法演變。維也納愛樂收藏了1936年之後的諸多總譜,雖然沒有一個整體的發展能看,但能從總譜上一點一點的發掘這其中的演變與差異。我甚至看過威爾第指揮維也納歌劇院的總譜,上面的弓法與現在是有很大的落差的。知道這些傳統與演變,能很好的塑造音樂中的聲音。我甚至會說我在調查上的時間,比花在音樂上的時間還多。
5. 鋼琴和小提琴有天才的跡象可以看到,指揮有嗎?還是那必須是被後天訓練出來的?
奇尚:指揮比較沒有這方面。我們能說有擅於領導的人,也有希望被領導的人,指揮家會是那些擅於或想要領導別人的人。實際上這些指揮家們其實是最沒有安全感的。他們沒有樂曲,藏在音樂的背後。指揮家實際上你能看到最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舉例來說卡拉揚就是極度沒有安全感。伯恩斯坦指揮他的樂團柏林愛樂後,他有十年不讓伯恩斯坦指揮,因為他害怕大家太愛他。
6. 樂壇近日有不少年輕的指揮家出現,而且名聲崛起都非常迅速,想請問您的看法?
奇尚: 樂團指揮之所以這麼年輕輩出,也是因為整體演奏技巧的提升。與三十年前相比,職業演奏家的水準提升了很多檔次。許多年輕的樂手在職業大賽奪獎,但不代表他能成為一個好的樂團成員,甚至說首席。在學期間可能就一個人不停的練習基本的技巧,但在職業樂團那太浪費時間了,沒有人會想做這些事情。年輕指揮因為樂團的水準被提升,得以展現樂團和指揮本身的個人魅力。但實際上指揮仍然是吃經驗的工作,需要時間的浸淫才能逐步掌握其中本領。你必須告訴樂團成員怎麼提升,怎麼調整。但真的也有一兩個年輕的指揮家你不知道為何的,他們就是有辦法引領樂團創造神奇的事情。
(奇尚笑著拒絕說出名單,但梁博士預告這位指揮明年會來臺灣)
7. 當您指揮哈巴奈拉舞曲時,為何放下指揮棒改用雙手去引導呢?是有甚麼通用的指揮規則嗎?
奇尚:實際上並沒有這個通則,單純是我覺得在這個片段,用手比較好用。哈巴奈拉舞曲有許多小巧的片段,我認為這個時候用手能比較好的引領樂團。但有時候指揮棒比較好用,我就會選擇指揮棒。
8. 梁博士的延續提問:說到指揮棒就想到您曾經在葛濟夫身邊工作,而葛濟夫最令人注意的就是他用「牙籤」指揮,可以說說這方面的想法嗎?
奇尚:葛濟夫絕對是被低估的指揮家,他對於聲音的想像力是如此豐富的!他有著強大的想像力,並且能讓樂團發出他想要的聲音。的確他的牙籤讓他的一些指引不明顯,但他就是有辦法讓樂團呈現出極為不同的聲音。我從他身邊基本上學習到了指揮一切所需要的工作。這也能回應到前面提問關於聽歷史錄音的問題。實際上學習指揮最好的方法,永遠是看另一個大師的排練過程。我曾看過阿巴多,加蒂等人的排練現場。並且曾有兩年跟著一位大師的排練四處走。排練現場絕對是學習指揮最好地方。
個人後來問的問題:有派說法是指揮有分布魯克納和馬勒兩種路線,你對此怎麼想?
奇尚:我不認為有馬勒和布魯克納的系別,但的確有說某些指揮家對一些作曲家有偏好,德國人或許會能更深入的理解布魯克納的作品。但整題而言我不會這樣劃分
補充!!!
梁博士有特別提及,再奇尚抵台開始排練前一周,奇尚的團隊就已經將有指法的分譜寄來。所以長榮在自行練習的時候就已經收到奇尚實際上非常詳盡的弓法等等的指示了。奇尚表示這樣做,可以在指揮開始排練時讓樂團已經達到一個很好的高度,他不需要花時間一句句的去雕磨這些問題。況且如果讓樂團自己找譜也很可怕。各家出版社的譜在細節上會是有落差 的,他不想在排練時還處理這件事情。奇尚實際上有一個圖書館/資料庫,儲存他所有的樂譜資料!
梁博士非常贊同奇尚這個做法,稱這件事情為「極度負責任的指揮才會做的事情」,個人也對此表達無限度的肯定。
*POKO*
1 weeks ago
雷加啊啊啊真是太強大了!(膜拜)
雷加(古典樂馬拉松)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zukalove: 一點整理而已啦
強大的是奇尚,他真的很厲害
而且隔天演出後排簽名合照的時候,他有很開心的認出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