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麵機
3 months ago
看了一本設定非常有意思的書,《宵禁殺機》。

故事設定的背景是政府通過了針對男性的宵禁法,利用具有定位功能的電子腳鐐強制男性於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之間必須留在自家住所,不能外出。

法案生效十六年後,各種暴力犯罪發生率大幅下降,女人再也不必害怕深夜獨自走路回家或搭末班車,「夜歸」不僅安全,更是一種特權。然而,某個清晨,倫敦街頭仍又出現了一具遭慘暴力攻擊而死的女屍。

#懸疑推理
latest #9
擠麵機
3 months ago
一開始是因為一名國會女議員被前男友殺害,前男友為了掩蓋罪行又殺害了另外四個不相關的女性,想讓這起事件看起來像是隨機的連環殺人,讓自己不會被懷疑,在還沒抓到兇手之前,政府要求女性待在家中不要出門以免遭遇危險,但這件事引起了女性反感,「明明兇手是男人,為什麼是女性的自由遭到限制?」於是女性開始罷工,家庭主婦也開始罷做家事,最後迫使政府擬訂女性人身安全保護法案,也就是宵禁法。
擠麵機
3 months ago
故事開始在宵禁法實施的十六年後,一開始就說在公園裡找到一名被活活打死的女屍,臉部遭到破壞,也沒有牙醫紀錄,所以不知道受害者究竟是誰。
擠麵機
3 months ago
接著又回溯到更早的時間開始講述幾名主角的故事,讓人更了解宵禁法實施之後的變化,以及這些事情如何影響書中的幾名主角,也讓讀者不斷猜測那名女屍究竟是誰,究竟是被誰殺死。
立即下載
擠麵機
3 months ago
本書透過不同的角色探討很多不同的議題,出生在宵禁法之後的青少女不懂宵禁法成立的歷史,覺得宵禁法很可笑,以一種極度天真又自信的眼光來看宵禁法後的世界,認為女性理所當然不會受到男性的威脅,是女人自己大驚小怪。
她不懂為什麼男人會是威脅,因為在她成長的世界,男性已經是社會上的弱勢。
擠麵機
3 months ago
而負責偵辦案件的警察是個即將退休的老女警,局裡其他年輕同事都早已習慣了宵禁法後的世界樣貌,認為這起凶殺案不可能是男性犯下的,即使監視器明顯拍到一個高大的人影還能單獨將女性抱起來棄屍,她們依舊認為兇嫌是一名有健身習慣,力氣很大的女性,不可能是在晚上必須待在家的男性,在偵辦過程中也忽略所有男性嫌犯,過度相信宵禁法的制度,覺得電子腳鐐系統不可能出錯。
擠麵機
3 months ago
另外還有一名角色非常想要孩子,即使她交往中的男友似乎怪怪的,她也不願意正視問題,還覺得別的女性朋友都是嫉妒她的幸福,不惜與朋友吵架也要跟男友同居,但同居之後,先前說好要男友做家事,但男友只會在家打電動,不洗碗也不做飯,還拿她的錢去買新的遊戲機。
擠麵機
3 months ago
在書中看到在社會上男女的地位反轉,男性因為不能晚上外出工作,自然不能加班,導致大多數男性無法做全職工作,只能打工,所以男性的薪資平均比女性低,男女約會的時候都由女性買單,因為女性才有全職的工作,男性多半都是家庭主夫,需要負責家務,也通常跟孩子比較親,孩子認為媽媽總是在工作,只有爸爸才懂自己。
警察認為男性不可能犯案,犯案的絕對是女性,這也是跟現實正好相反的地方。
擠麵機
3 months ago
但隨著劇情發展,也會讓人反思,女性的威脅只有男性嗎?即使大多數女性都曾遭遇過晚上回家為了走比較安全的路而繞遠路的經驗,但是在晚上把所有男人都限制在家中就是安全的做法嗎?
擠麵機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少女的角度,她早已習慣女性為主導的世界,覺得害怕男性的大人都有被害妄想,我覺得這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現實中部分男性的視角,我跟我老公也曾出現過對於「安全路線」的認知分歧,他覺得晚上沒有人的小巷裡沒有車比較安全,但我覺得馬路邊有店面和有車來往的路線比較安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