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au
3 weeks ago
[實話實說]在台香港作家可能的兩難:2019的香港,中國增強這做城市的掌握,隨著反送中運動而來的,是尋找香港文化認同的浪潮。英殖時期粵語歌曲、電影曾有過燦爛的累積,但在文學寫作主流仍採「書面語」,大致上由普通話/華語詞彙和句法形成骨幹,香港讀者則用粵語朗誦。儘管有混用粵語白話程度不一的「三及第文」,在此之前仍未備主流文壇接受。馬家輝的龍頭鳳尾是難得運用大量粵語白話的作品

粵語組織「港語學」在書寫上強調更多的粵語白話,書面語程度減少。除了因為香港本土對普通話出現負面觀感,本土派也想找尋自己的獨特之處。網路上曾經引發語言/認同的討論,林鄭月娥說得一口好粵語,不也是出賣香港的一員?
mindau
3 weeks ago
這樣的浪潮在高壓下難以為繼,所舉辦的「廣東話徵文比賽作品」被指涉違反國安法。許多香港作家和文化人士來到台灣。杜汶澤積極學習台語,黃耀明則演唱望你早歸

來到台灣的寫作者,運用其流利的書面語,為台灣文壇帶來許多刺激。書面語可以無痛接到華語文,為台灣讀者所接受。然而,對於書寫粵語的追求在台灣可以怎麼操作、如何繼續?

在文訊的頒獎典禮,聽了沐雨的感言,相當幽默流利。在典禮後,梁莉姿則和同伴用粵語交談,這些粵語如何做台灣被寫出來?台語的運動經驗如何和粵語交流?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