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的角度來看,貨幣本就每人各擁有一定的相同數量
但決定自己能擁有的貨幣總數,則取決於自身提供的價值
運營社會,也就是管理人群,即是政治,當然是一個龐大的價值
可是
其價值不該超越“技術研發”所帶來的世代交替的價值
因為技術代表了文化與文明的發展
但人群的秩序並不等同文化、文明的發展,中共就是例子
這時
以個體的角度
即是我們自己
一個平民老百姓、一個社會的小齒輪
我們該如何定義自己能提供的”價值”
簡單的講
文化、文明的發展
大致該分兩個層面
1.維持的成本
2.提升的代價
維持的意思
就是人本的概念
沒有眾人齊心協力,就不會有分工
也不會有像各領域的佼佼者如台灣的台積電,美國的SpaceX這種“很難被取代的領頭羊”
而這個成就
最終回歸於人
而政治,就是有系統的管理、提供人才,並有系統的保持人類的延續(生產所需所用的一切)
而提升的部分
即是邏輯、科學,可複製、可重複的“經驗”所堆疊的歷史
以此為據,去探索、發現未知的可能
這部分需要長期、穩定的環境與保障,所以才有發現、發明之說
就像知道用火才能確保人類穩定攝取蛋白質的方式,維持生存
能熔煉金屬才有後續”工具”的產生,有辦法設計、製造更複雜的工具
而晶片、人工智慧的產生,才有辦法模擬,用更少次數多嘗試,找到可行的發明與技術
這都是要人文的積累才會有的底蘊,並非剽竊、抄襲、逆向工程就能得到
所以綜合下來
付出的勞動力
即是“自己提供的價值”
是兩類中的哪一類
就很清楚了
假設以對岸的狀況
1.被抽銀根,與其他群體沒有合作
2.沒有人文宗教的底蘊,毫無穩定與平和的氛圍
那基本上對岸的經濟與價值的提供
多半偏向政治層面
即是維持人類生存的秩序為主的事情
民生必需品、維持秩序的工作
也就是最基本的農業產品、民生工業產品以及“維穩”啦
就這三類有錢賺
反之
台灣來說
撇開政黨的批鬥、對岸文攻武嚇
且人民對自身的認知狀況來看
不管是做啥,都是有錢賺,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還不至於活不下去的危機(但就很貧民的那種狀況吧,溫飽絕對可以但沒辦法再投資精進
也就有所謂的“想方設法提升自己”一說
因為穩定、平和的社會環境下
維持人群的生命活動所需的一切,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技術研發的部分會帶來更多的競爭力,將價值從國外帶往自己所處的國家
價值高了,每個在群體內的人能夠分配到的貨幣,自然數量、價值也會提高
那這些環節,哪些有多少需要付出去得到
哪些得到的更符合自己的想像
就全憑自己的個性與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