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Netflix有個幫助改善財務問題的節目《聰明生活經濟學》,看完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導師,對欠了快150萬NTD卡債的媽媽說:

「羞愧是最糟的情緒之一,羞愧帶來的感覺通常不是『我犯了錯』,而是『我就是個錯誤』,這種情緒會阻止你尋找解決方案」

節目的幾位參與者都想改善家庭困境,所以看他們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就蠻開心。節目中的導師們都不錯,但我覺得幾位女導師都特別棒,會給出非常關懷又實際的看法Watch Get Smart With Money | Netflix Official Site
latest #19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像噗首的這位媽媽,小時候家裡花錢觀念就很隨意,導致她搞不清楚自己花多少錢,信用卡辦了8張她還不知道借學貸是要付利息的

因為她的伴侶很努力幫她還債,她就很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應該給小孩更好的童年,每天都被債務追著討,也很怕萬一自己的車壞掉,根本沒錢修理或換車

就是像這樣很實際的財務問題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節目裡出現的幾組人問題不太相同,粗體字是我比較喜歡的案例
1.缺乏理財觀念(普通受薪族、運動員)

2.臨時裁員導致入不敷出(工程師)

3.窮忙而無法去完成夢想(想從事藝術行業的服務業)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先寫寫比較沒感覺的

2.臨時裁員導致入不敷出(工程師)
工程師家庭,主要問題是其中一方突然失去工作,沒有因應收入劇減調適新生活形態,經過教練輔助節流、下定決心脫產換更小的房子等協助後,就有逐漸改善經濟狀況

後面也有夫妻一起討論要用什麼策略進行投資,這個案例我覺得本來就有一定的理財觀念,只是需要協助而已,另外三組的問題就比較和缺乏理財觀念有關
立即下載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3.窮忙而無法去完成夢想(想從事藝術行業的服務業)

這個案例是為了維持開銷,必須做兩份餐飲服務業工作,但因為靠小費收入不穩定、加上太忙,無法發展她真正有興趣的藝術事業,也因為收入不定而沒有存款,無法買醫療保險,也不知何時才能追夢

專家提醒她節流會帶來一些餘裕(才有辦法喘息去做改變),不過真正要大幅改善生活得靠開源,節流有極限,但開源沒有
這部分是很多理財或財富自由的書也會提到的!想要加快賺錢速度或者改善生活,增加收入來源就是必要的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專家在幫她節流後,協助她思考如何建立事業,找出可以馬上賺到收入的方式,跟她需要長期經營的夢想做結合,後面再視她的事業經營狀況,給予更多建議(例如可以嘗試怎樣規模化、可以開始考慮稅務問題等)

案例因為終於能做喜歡的事,財務狀況又改善(終於可以買醫療保險)、事業也逐漸成長,相對一開始案例沒辦法存錢又無法改善生活,做的又不是喜歡的事,很明顯變得快樂正向,她自己都說「我現在看什麼都是機會」,我覺得蠻好的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話說,專家幫案例分析什麼是她可以馬上開始著手的工作、哪些是需要經營的事業時,我想到《多職新世代的聰明工作術》這本書(應該沒記錯,翻了一下我竟然沒寫感想(doh)

對工作的分類很不錯、蠻清楚的,引導自我思考的方式也很清楚,即使沒有要開副業,也可以自我檢測一下多職新世代的聰明工作術:利用興趣開創複業,享受財富多元、自由多元的Plus+生活! - 土谷愛 | Re...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1.缺乏理財觀念(普通受薪族、運動員)
一個案例是高收入但不會理財的運動員,過程是理財投資書的老生常談,所以先跳過,我也是投資後覺得自己怎麼不早點開始

另一位是噗首那位欠150萬卡債的媽媽,她家裡從小花錢就沒有在控制預算,當她成為家裡唯一進入知識階級(消費水準不同)的人後,她也沒有意識到收入跟不上消費水準,也不知道學貸要繳利息,結果就欠一堆債,雖然整體收入稍微比支出多一點點,但也還不太起卡債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或許因為那位媽媽剛好是有責任感的人只是缺乏理財概念,她意識到自己讓家人負擔很重的時候,看起來真的很內疚和焦慮,但苛責自己卻沒改善狀況,所以才會有專家給她的那句建議

「羞愧是最糟的情緒之一,羞愧帶來的感覺通常不是『我犯了錯』,而是『我就是個錯誤』,這種情緒會阻止你尋找解決方案」

(這位女導師自己也破產過,她真的很溫柔很讚)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女導師沒有馬上要她改變理財方式,而是先處理一些比較柔性的事項開始處理,後面才幫她逐步建立理財觀念

我好震驚節目中說到一般美國人拿不出台幣1萬2的緊急備用金,1萬2說實話也沒很多耶,難道是台灣人太愛存錢了嗎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一開始專家從比較軟性的購物慾望下手,讓媽媽先自己把日常花錢的地方分成4個種類
1.需要(必須靠這個來維持自己和重要的人的健康、生命)
2.熱愛(如果有錢會最想花在什麼地方,未必是自己平常能消費的東西)

3.喜歡(能讓你得到不超過半年的快樂)
4.想要(幾乎只能讓你稍微滿足一下)

而媽媽自己也把平常亂網購的東西分在4,專家有大概解釋為什麼應該專注消費1~2的項目,不要花費在3~4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在最初的幾個月,媽媽雖然買東西前會多想一下了,但還是很混亂不知自己買了些什麼

下一步專家處理她的金流(預算分配),直接用帳戶分別管理需要花費、家庭花費、她個人花費、夢想基金跟緊急備用金,然後把媽媽的信用卡全綁在對應的帳戶
(是理財書很常見的建議)
說來媽媽持有8張信用卡,理財書也很常說「如果金流混亂應該減少卡」,不過專家沒有叫她馬上剪卡就是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蠻印象深刻的是媽媽在自述財務狀況時,也有自覺憑她現在的狀況,如果老車壞掉也沒錢換車。後來真的壞了,雖然勉強修好但可能隨時會再壞

也就是說,她其實不是真的缺乏危機意識才亂花錢,而是明知有問題、但不知怎麼解決的焦慮,讓她反而一再重覆錯誤行為

專家直接把她的金流分好後,她因為看得清楚現在在花哪部分的錢,看起來焦慮狀況就明顯改善了。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最後車子真的壞了的時候也蠻好笑的

媽媽跟女導師說「我腦中一直出現妳的聲音說『現在是動用緊急預備金的時候了!這筆錢就是為了這個時候!』

女導師『(rofl)花吧,現在就是緊急時刻』

就感覺到媽媽明顯知道自己能應付這個狀況,所以比較不焦慮了」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接下來也很有趣,雖然卡債有在減少,但導師為了讓她再進一步控制在預算裡,規定她一個月間都不能刷信用卡,只能用金融卡(從存款扣錢)

這時那位媽媽自己察覺到一個矛盾心態,她明明知道存款還夠,卻抗拒拿自己的存款來用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雖然她沒有跟導師討論,但我想她可能也察覺自己的問題在哪了吧,因為害怕面對存款下降的感覺,所以寧可刷爆付不起的卡費,反正不是她口袋裡的錢就沒有實感

可能那個媽媽也了解自己的焦慮源頭在哪,後續一路改善,把債務從快150萬還到只剩10萬還是1萬左右,表情真的是如釋重負(rofl)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很有趣的是當媽媽說她終於還完高利貸款的部分後,專家建議她學貸利率低,可以慢慢還,我還以為專家是想說她可以先把錢拿去投資(rofl)

結果沒想到專家是鼓勵她把已經存下一筆錢的圓夢基金,先拿來鼓勵自己一下,看導師說「現在的妳的理財觀念,已經可以花這筆錢了」的時候,有種莫名的感動(rofl)

然後那個媽媽就跟丈夫規劃了一個小小的雙人旅行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雖然我個人沒有財務困擾,但看到一些很讓我震驚的花錢觀念,還是蠻警世的

Netflix還有另一檔節目《致富攻略》,也是專家去幫忙改善別人的財務狀況,這個節目也是充滿警世案例(nottalking)Watch How to Get Rich | Netflix Official Site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致富攻略有一對母女讓我印象深刻(rofl) 我記得是女兒受不了媽媽亂花錢,幫她報名課程,媽媽說要換比較小的房子節省開銷,轉頭去看了一間更大的房子說要買,專家超傻眼

但那邊是一個成功人士的男專家,語氣比較強勢,我可能還是比較喜歡《聰明生活經濟學》的導師們,尤其是女導師會從同理心出發並且給予情感支持,男導師就很容易用「你為什麼不這麼做呢」這種有點譴責的語氣給建議
墨桃/百樓
2 months ago
也附上這個影片,之前看意志力相關的書就提過這個概念,不過影片講者講得還是很簡單好懂為什麼對自己越苛刻,就越容易失敗?► 大多數人做錯了這件事,越陷越深而不自知... - Dr. Ke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