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看到一半思考到
latest #7
昨天一進諮商室,心理師說他的椅子上多了一個抱枕,問我要不要?我沒有明確回應,但他還是拿給我,我就順手放在旁邊,並沒有拿來使用,感覺這個互動昭示了很多東西
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例如我對人際互動的模式,我不會那麼輕易就讓人進入我的世界,或是當下就接受、相信他人給予我的任何東西,例如思想、觀念、善意、惡意、資訊、物品...包括那顆枕頭。

我會先放在旁邊觀察,或是讓子彈再飛一下(?)
在我伸手接他那顆抱枕的時候,我也有覺察到一些微妙的感受,這似乎象徵某種分享或連結,但我當下沒有深思,只是決定要把它放在旁邊,因為「當下就喜洋洋把它放在我身後」這個舉動會讓我覺得,太多了(??)
立即下載
我也一直在想他上次戴著墨鏡從廁所裡走出來到底想幹嘛(

也有可能我艾瑞克森後遺症,但他真的很常測試我 他有時候會自首
我有好幾個禮拜都在跟他分享艾瑞克森的事蹟跟他的方法,例如間接暗示法,這個我真心覺得很有用又很自然,他那個時候還以為我在說的催眠是會讓人睡覺的那種(rofl)
我現在也很像艾瑞克森的徒弟和病患們,老是在治療結束後努力揣測治療師用意的狀態,好好玩 ,我覺得這也是自發性治療自己的一種過程
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書裡常常舉一些實際案例,有時候艾瑞克森沒有想到,但天時地利人和,剛剛好就說出跟病患有關的事情or“做對”某件事,像天外飛來一筆那樣的巧合,我覺得那就是共時性(或潛意識的作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