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子🍓🍩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業界相關
想講好多但好長講不完,決定切成好幾篇先放個一部份草稿
latest #17
夜子🍓🍩
4 weeks ago
今天去參加一場交流會,現場有台灣和韓國的漫畫家,雙方在互相問問題時發生了兩次雞同鴨講的情況,花了不少時間在釐清雙邊的概念。
夜子🍓🍩
4 weeks ago
第一次雞同鴨講在韓國漫畫家會問台灣漫畫家,你屬於哪間工作室?當台灣漫畫家回答:「我是在line webtoon連載」,韓國漫畫家非常困惑,又問「那誰幫你跟平台簽約洽談?」最後他們一度以為這位台灣漫畫家是非商業的獨立(indie)創作者。
夜子🍓🍩
4 weeks ago
後來才發現因為台灣沒有工作室,所以所有的台灣漫畫家都是自己跟平台簽約、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
立即下載
夜子🍓🍩
4 weeks ago
也因此台灣漫畫家問到與助手磨合問題時,韓國漫畫家會說,當然助手的成果不可能百分百滿意,但是要在一週內完成訂單就是只能大約有90分就通過。
夜子🍓🍩
4 weeks ago
不知道是不是口譯的語感差異,看日本漫畫也算粗淺瞭解日本漫畫家生態的我們,可能會認為漫畫家是在趕稿、交稿、完成作品,但是今天與會的韓國漫畫家會使用:交出訂單、完成委託,這類的用詞。
夜子🍓🍩
4 weeks ago
第二次雞同鴨講是在台灣漫畫家詢問,韓國漫畫製作中,編輯一般會協助到什麼程度。口譯應該是直譯編輯這個詞,然後在場的四位韓國漫畫家就面面相覷來回討論一下,再詢問台方提問的「編輯」是指「製作人」嗎?
夜子🍓🍩
4 weeks ago
從韓漫的後記可以看出他們似乎真的沒有日漫的編輯存在,也可能跟他們的作品非常商品化(不是商業化)有關。
夜子🍓🍩
4 weeks ago
韓漫和日漫不一樣的,在於他們的連載平台並不是出版社、出版社的雜誌或雜誌線上化後的電子平台,而是像Naver、Kakao這些大企業建置的平台,而這些公司也不像JUMP編輯部這樣配有編輯去培植漫畫作品,而是由小公司工作室去找人製作漫畫,再跟平台洽談刊登、分潤等等。
夜子🍓🍩
4 weeks ago
韓漫工作室在製作一部作品時,統籌的人物並不是「編輯」,而是「製作人(PD)」,雖然有一位主筆和至少2位助手(助手往往負責填色、打光等),不過製作人可能不會像傳統認知中的編輯一樣,幫忙看劇情細節、分鏡、調整完稿等等,而是在企劃作品時評估商業性、以及後續作品的販賣簽約等等。
夜子🍓🍩
4 weeks ago
之前我們單位訪問過韓國的linewebtoon,知道他們所謂的「編輯」並不是文職人員,而是行銷、IT人員,主要工作是看後台數據與市場分析,大致上是反饋讀者反應跟數據變化給作者。(現在想想他們反饋的對象應該也不是作者本人,而是工作室。)
所以台灣linewebtoon的編輯主要也是在做這方面,比較像傳統認知編輯的只有在企劃階段協助給更市場性的建議,還會兼一些版權洽談的事務。
夜子🍓🍩
4 weeks ago
日漫與韓漫的差異,就在日本漫畫家的雇主是出版社,而韓國漫畫家的雇主是工作室,助手也可能是工作室配給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感覺日本的漫畫更能呈現漫畫家的個人特質,而韓國漫畫的量產感比較重。
夜子🍓🍩
4 weeks ago
台灣的狀況相對來看,就在夾縫中相當的不上不下了。
我們沒有把漫畫當成一種娛樂商品,製作完再去洽談上架的工作室(未來數位或許是,他們走的是向日本接案的模式也很厲害),出版社是以出書為單位在規畫作品,出版社編輯的工作重心也在做書、行銷等等,漫畫原稿的製作過程可能並不會深度參與或是給予太多意見。
夜子🍓🍩
4 weeks ago
之前某次場合我聽到得過金漫獎編輯的資深業界長輩說:現在已經不太需要編輯了,漫畫家在線上連載自己都會順便入字,不需要多一個人幫忙入字。
(害我對於漫畫編輯的工作認同超絕混亂了一段時間)
夜子🍓🍩
4 weeks ago
如果我們要把台灣的漫畫編輯對標到日本的漫畫編輯,那可能是單行本出書的部分,而不是連載的部分。
但是台灣有在做連載的,又幾乎都是外資的平台,像linewebtoon這種,又如上述,是更接近數據反饋的,不太會給予作品內容、品質上的建議
夜子🍓🍩
4 weeks ago
據我所知在台灣,用大家想像中的日本漫畫編輯的方式在與漫畫家合作的編輯,應該不到10個人。
夜子🍓🍩
4 weeks ago
但是出於上面的背景脈絡,大眾的認知,不是以為編輯只是收稿上字,就是以結果論,因為台灣漫畫都不娛樂不精彩不吸引人,所以台灣漫畫編輯沒有像日本漫畫編輯一樣專業的人才,沒有能力帶出厲害的作品。
夜子🍓🍩
4 weeks ago
處於每天明明是在一格一格跟不同作者討論著作品,有很多費神燒腦的部分,但是這些努力卻沒有被認知到、也無從驗證,想到這點就覺得真的是很沒有回報的工作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