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觀影踟躕
《懼裂 The Substance 》(2024)
https://www.voguehk.com/media/2024/05/download-75-2-1280x775.jpeg
可能會寫很多和電影本身無關的內容。
latest #17
掰噗~ 覺得
2 months ago
真是講到我的心坎裡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昨晚看完當下,當然能和同行朋友順手開始拆符號、意象、致敬對象、手法、格局等等。不過隔天早上醒來再想想,像是包裝紙都拆光後,與一面鏡子一翻兩瞪眼。
我算是自認不受外貌焦慮困擾的人,後續仍感到憂鬱,來源是Sue那句餘音繞樑的「你為什麼不能克制一點!?」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兩個自我之間的厭惡關係,把外在條件剝除後,我覺得是更普遍的一種存在。這種表裏自厭的普遍性是目前看評論與感想看下來覺得比較被低估的。
今天女主角靠臉吃飯所以焦慮來源是外貌,但要是換成創作才華之類的焦慮八成也行:更加有才華且自律的前臺表演形象以及軟爛受創的母體。
立即下載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想像了一下上電視台受訪的段落。換成創作者身分的話,會是伊莉莎白在電視機前碎碎念說:「你就跟他們說你小說好看的秘訣是什麼啊?還不是從我身上挖掘各種傷口然後包裝得漂漂亮亮的示人!你寫的東西被認可了但誰來照顧我的心情?我還是覺得自己很悲慘!」
受訪的蘇:「我的創作秘訣就是⋯⋯跟自己和解!(眨眼)」
伊莉莎白:「屁啦!!!!!!」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反過來說,知道自己很需要振作起來寫/畫點東西、讓自己變得更有生產力才能成為他人眼中有價值的人類時,也會很想痛扁軟爛無能的自己、巴不得它消失:「你給我差不多一點!」
但那個軟爛的自我為何變得越來越畏光,其一個原因也正是看到前台「更好的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耀眼、回頭對比與自我本質的落差後,感到被拋在後頭、話語權喪失。
「更好的自己」有時會有自己一人也能獨活的錯覺,可以活在建構出的語言裡,但少了母體的身體經驗餵養,產出的東西很容易變得不堪一擊。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我寫到這邊突然一驚,該不會其實能夠知行合一的創作者才是多數ㄅ......那我就糗了......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更好的自己」不如說是「更對他人有意義的自己」。
近半年來我經常思考孟若的女兒史金納的事,尤其是 孟若是在得知女兒受侵犯的兩年後寫出一篇很好看的小... 。不知史金納看著自己被寫進一篇很好看的小說、以(對世人來說)更有美學價值的模樣出現在世人面前時作何感想。我個人擁有與史金納很類似的經驗,童年時期意識到有個「更好的自己」被書寫出來、進而感到困惑了很長一段時間。那種長期的困惑是,你看著不真實的/被挑選刪修過的自己,卻覺得他比真實的自己更好,因為他好像是有意義的(而經歷著這一切的我自己,起初並不是為了任何目的或意義去得到這些經驗的),這會讓你回過頭來壓抑甚至否定本體的存在——即使本體才是提供一切原初經驗的人。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總之我今早emo時又想起了DFW的This is water.這是水 (This is Water) 二十二分鐘完整中譯版本片17:52處: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有些事情看似詭異卻是事實:成年人的日常戰場上,沒有所謂的無神論者。沒有人不崇拜某種事物,每個人都有崇拜的對象,我們僅有的選擇就是挑選崇拜的對象。我們之所以會身不由己地選擇某個神明、某種心靈皈依來崇拜,不論耶穌、阿拉、佛祖或某種不可褻瀆的道德準則,理由是,你們如果做了其他選擇差不多都會被生吞活剝。
如果你們崇拜金錢與物質,如果你們靠這些追求生命真正的意義,那麼你們永遠無法滿足。崇拜你們身體的美麗與性感魅力,你們永遠自覺醜陋,當歲月浮現,當人們為了送你最後一程而哀悼時,你的心早已死了一百萬次……崇拜力量,結果會讓你們感到虛弱與害怕。你們會追求更多的力量以求凌駕他人,好麻痺自己的恐懼。崇拜自己的智識,當個外表聰明的人,結果會讓你們自覺是個愚蠢的騙子,永遠處於事跡即將敗露的恐懼中。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但這些形式的崇拜,本質並不邪惡或陰沉。這些崇拜是無意識的,是默認的設定。這些崇拜會讓你們逐漸沉淪、日復一日,對眼前的事物越來越挑剔,還沒全盤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妄下斷語。所謂的真實世界不會勸阻你們採用默認設定,因為這個由人與財富與權力組成的所謂真實世界,正浸泡在一醬缸的恐懼、憤怒、挫敗、慾望與自我崇拜之中,愉快地哼著歌……(中略)那是一場沒有意義的老鼠賽跑,藉由不停地啃咬來品嘗曾經的擁有與失落。」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其實這篇演講的核心概念和這一噗在講的東西不完全相關(當然還是蠻推薦大家看完整演講的),引這段只是想呼應我一開始覺得剝除一些外在條件後,這樣的焦慮可以變得很泛用ㄉ原因……就算沒有容貌焦慮,只要是以某種生存方式在他人面前展演著,多少都會有前台和後台的斷裂感吧……吧……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至於其他跟電影本身有關的部分⋯⋯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設定的禁不起推敲
看完當下我轉頭和小楠抱怨「所以為啥那家公司要一次給兩劑的量啊?打完一管還會剩那麼多,啊又叫人不能重複使用是在!?」
更嚴重的是這讓我提早被劇透到,一開始剩那麼多劑量就是在昭告天下說還會被重複用啊。
雖然這部是意象滿滿且簡化不少現實的電影所以我沒有要針對這點大肆抱怨,但忍不住職業病發的思索,如果是韓漫應該有辦法做到更完善、對創造出來的規則「負責任」地細化甚至找解法。要求讀者認真解題的前提就是得認真完善設定,精緻明確的籠子幾乎是當代主流韓系娛樂類型的根基。
但這種對於病態生存遊戲規則的創意與執著,難道代表東亞人比較擅長在自己創造出來的遊戲框架中自我剝削來自證意義嗎!相比起來美國人像是總有(比喻所指向的)現實可以歸返似的,所以為空想世界永遠留一道「聯想現實」的後門。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Fred
在這個女主身邊幾乎都是某種功能化/刻板角色的世界裡,Fred是個相較之下真實的人,他被放鳥後受傷了讓我真的很難過。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拋頭顱灑熱血
一開始是不忍卒睹,但隨著血越灑越多(這身體怎麼裝得下這麼多血!)所有人都沾染一身腥,荒唐的惡趣味反而像是對道貌岸然的台下觀眾們的反擊。突破不了框架也讓框架變得狼狽,還是看得頗爽快。那一段我的表情全程是這樣 和這樣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存個小楠的噗@yogurtnan - [電影/懼裂]
派對咖和樹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記得看完後小楠的困惑之一是覺得伊莉莎白反覆擦掉妝容那段,因為不管怎麼重畫我們都覺得她還是很好看啊⋯⋯但現在想來正是這點恐怖,在極端完美的對照組之下不管做什麼都很徒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