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
2 months ago @Edit 3 weeks ago
出遊雜感。
#美國日常 #治安 #匹茲堡國家鳥園
latest #8
Lave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近日又去了一趟匹茲堡。還算熟悉的城市,經過時間和人們的選擇與改變,還是有可能生出新的樣貌來。
Laven
2 months ago
等車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看到男司機下了車走去旁邊的建築,站在一個門前敲了兩下門,應該是想回辦公室去。沒過兩秒,他又舉起了右手,將手握成拳頭,然後用打算破門的氣勢開始捶門。立刻有人來開門,於是男司機和那人寒暄兩句,便進屋去了。
Lave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然而我非常害怕。我不是容易害怕的人,但是這短短二十秒離我超過二十公尺的畫面卻讓我非常恐懼。如果他是生氣而捶門,那很可怕;如果他日常就習慣這樣做,那也沒好到哪裡。一個壯碩的男性之所以舉起拳頭用捶門取代敲門,如果不是因為憤怒,大概就是因為覺得這樣很酷、很帥、很有男子氣概,所以習慣這樣做吧。美國是崇尚力量的國度,人們喜愛一切和陽剛有關的事物。舉凡精壯魁梧的男性軀體、誇大有力的動作,隨時準備進入戰鬥並贏得勝利般的氣勢,在雜誌、影劇和社群媒體上到處都是。男人以自己的肌肉線條自豪,而女人則被這樣的雄性氣息所迷惑,渴望被這樣的男人保護。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喜歡這樣的肢體表達,並且推崇其背後象徵的陽剛崇拜,但是我看了只覺得害怕,很焦慮坐在這人開的車上會發生什麼事,幸好過了不久,又來了另一個人,這人才是這一趟的司機。
立即下載
Laven
2 months ago
走在路上,偶然看到一個人下車,關上車門離開。這也是一個男人,也有類似的動作:他下了車,回身,用一種非常戲劇化、非常有力量和氣勢的方式,幾乎像是在生氣似的甩上車門。不過他依然只有一個人,這一切不是要表現給旁邊的誰看,而是他應該已經習慣這樣做了。車門碰一聲關上,我彷彿也跟著抖了一下,馬上切進人行道的內側,假裝沒有看到任何事那樣往前走。
Lave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幾個朋友聚會,偶然討論起如何判斷美國城市的安全與否。由於每個街區的危險程度不同,很可能你走在這條街上覺得歌舞昇平、路邊坐著不少喝咖啡吃飯的人,但是過了兩條街卻是市容衰敗,路上充滿空的店面和看不出為何在那裡徘徊的人,因此行走的安全性是需要隨時判斷的。只要在美國待久一些,人人有一套自己的理論,有人說市容是個方法,有人說人們是否單獨走在路上是個方法。一個經驗老道的朋友提供的判斷法是遛狗,只要你能看到有人在路上遛狗,那就算是安全的地方。我個人的判斷法則是單獨一人的女性,只要路上有看起來精神正常的年輕女性單獨走在路上,那就還算是安全的。
Lave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為什麼要強調精神正常、年輕女性和單獨呢?首先,某些混亂危險的地方是可能有精神失常、單獨一人的年輕女性的,相信我,你不會希望自己和她一樣甚至變得比她還要慘。反過來說,只要這位女性精神正常,她的判斷(可以獨自行走在這一區)就有某種程度的參考價值。強調年輕女性是因為這個類別在各國都被認為具有掠奪的價值,在美國尤其是容易被優先攻擊的類別。至於單獨也是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因為一群人走永遠比一個人走安全。以上加總起來,就成為了我的判斷法則。男性說安全的地方,通常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安全的,但那是對男性而言,對女性則很不一定,甚至反而不安全。身為女性,永遠不能忘記這一點。
Lave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一趟旅行也讓我對跨性風潮更加有感。上次去匹茲堡和更久以前去波士頓的記憶讓我暗自戒懼,然而實際遇上的密度似乎還不高,然而這一趟就不是如此了。光是在人潮並不算多的國家鳥園,就遇到不只一個「女性」,而且「她們」也並非都是單槍匹馬,其中有一團就是三個人都做女性化打扮。我是沒有在女廁遇到她們,但是內心還是很驚恐,只是忍住了沒有寫在臉上。
Lave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見了更多以後,真心覺得人基本上無法對抗基因和賀爾蒙的影響──那是真的看得出來的。如果你以為別人看不出來,那只是他們裝不知道罷了。這也就是說,他人的演技比某些人的偽裝能力更強,大概僅遜於這些人騙自己的能力吧。而為了我自身的安全,我的演技永遠必須比對方的裝扮能力更強,這是沒辦法的事。人人都知道,在美國所謂的眼角餘光是很重要的,遠比你用正眼看還要重要,而一旦看到聽到甚至感覺到任何不妙,就要像撞了鬼一樣,務必要裝做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沒感覺到,同時盡快離開現場。被鬼糾纏的故事聽起來都很可怕,但都遠不如被人糾纏可怕──人能做的事還是比鬼多很多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