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能是上大學後最悠閒的時期
latest #21
雖然因為開始有就業壓力所以心裡不是那麼輕鬆。
大三開始課程導向跟前兩年完全不一樣了。一邊認識成衣產業的運作和服裝行銷的殘酷,一邊從零開始製作自己的品牌企劃。
就算是對服設系的學生來講,自創品牌也是難以成真的夢想,除非家裡有礦或有才華到能橫掃各大賽獎金。沒想到還是得為了課程稍微做下去不敢想的夢 也好,不然以後沒機會了。
立即下載
二年級服設老師辭職追夢去了,剛好今天看到他的大四愛徒作品在新人獎入圍秀,希望他們都順利。
大二服裝週第一次評圖學長有來當評審,除此以外真的只要看到老師有八成的時間學長都黏在旁邊,認真的人就是不一樣呢。(黏到我們壞疑根本在交往
剛剛在忠孝新生(?)轉車,看到長榮航空的廣告燈箱,最左邊是坐在家裡的客人身旁站著客服人員,然後一路由負責不同工作的後勤人員三個三個排列直到最右邊的空服員正在服務登機的旅客,好喜歡這種廣告。
一場秀、一場戲或是一部影片,背後都有很多人的努力,每個行業的成果不論是好是壞都有他值得被尊重的地方,像航空公司這種高要求的行業,就必須由每一個分工單位的努力和數不清的規則、經驗才能做到,其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又看到有人在討論漫畫作品的影視化或動畫化,首先在「忠於原作」這點我就有不同意見,作品轉換呈現方式後如果所有東西都要一模一樣,那其實也沒意義。
漫畫和動畫差異比較小,但還是有節奏和分鏡的設計是需要被重新被創造的。到了電影電視就更不一樣,導演的創作份量必須更大,是要以「重現原作」為目標還是「拍出好片」為目標?
影視界水很深是一回事,但不可能所有戲都找到超會演戲又超符合當代審美長相的演員。
以我自己的愛好來說演員的氣質和演技比外貌重要,漫畫家的筆觸是專屬於平面世界的優勢,搬到影視世界後,劇本應該比長相重要很多吧?而演員的外貌會不會讓故事變得不合理就是選角時該解決的問題了。
總之真人化我一率視為「改編」,當作不同作品來看,會發現新的有趣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更貼近現實的世界觀。我也常常會出戲的想這幕的拍攝現場應該長怎樣?因此有哪些限制或反而很適合的影響?環境演員得到的指示是什麼?導演在這幕想向觀眾傳達的重點是什麼?
我就是不喜歡只忠於其中一個呈現方式的人看了一眼別的就說「爛,毀了」
就算是再有經驗、有資本還是人脈,所有的創作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會有無能為力也會有能更好的地方,好作品講求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或者一場戲可以重來百次旁邊都攔不住的瘋狂導演。有時候就笑一笑想想背後發生了什麼,人類有趣的地方不就是這樣嗎?缺點和錯誤是種寶貴的東西,它會催生出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也是我不喜歡AI 時代的一個原因。
小時候,就算看到不好的東西也不會覺得奇怪,而是理所當然的接受,對於自己喜歡或不喜歡都跟隨直覺,不需要特別去定義或為自己的討厭找藉口。
每一次回家都看到有什麼不一樣了
害怕抓不住珍視的東西就錯過了
要趁活著的時候多在一起一點
剛剛去雜貨店買明天媒傳的課要用的電火布,親眼看到兩位說日文的阿姨走進去抓起超大的茄芷袋說「これ!これだ!」 20歲台灣人覺得魔幻
明天麥當當獵人聯名包裝開賣,某種意識下為了避開人潮今天特別走去買了套餐吃個爽
今天行銷課講了百貨生態,專櫃壓力真的大到好可怕 還好我家裡沒礦連想都不用想
姐姐最近掉娃坑一直跟我分享娃衣跟本體多貴多誇張,不不不,我還覺得便宜到誇張呢 被私立設計學院養壞的價值觀
常常會有自己一個平民老百姓誤入貴族領域的感覺,實際上好像也沒錯 從報考到現在一直都在惡補品牌跟設計師,對時尚也沒什麼敏感度,頂多把服裝週當美術館的有趣展來看這樣。
會想去當台灣品牌實習生,但只要講到時尚話題還是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