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放一下好了,我憋不住稿,但其實仔細看了一下想想就覺得這遊戲好像滿老套的,也沒有到還不錯的程度
遊戲名:Mouthis(牧菲斯)
世界觀:將「把嘴巴露出來」視為色情、野蠻行為的世界,根據幾年前的大規模傳染疾病作為發想,而主角牧菲斯作為這個時代的小人物,他出生於「示口禁令」頒布後20年,並意外闖進了地下餐廳,發現了許多不戴口罩的人一起吃飯的景象,他與這些人有所交流,透過不同的選擇與行為,遊戲會迎來不同的結局。
NPC們:
1. 黎安娜
地下餐廳老闆娘,對現行社會規範提出質疑的人。她的父母在多年前的疫情中去世,這使得她一開始對「戴口罩」的禁令深信不疑,甚至曾經是強烈的支持者。然而,因為結識愛好自由的愛人,她開始質疑這種規範是否真的有必要。最後因為失去愛人,選擇反叛。
沉著、堅定且充滿理性,但內心隱藏著深刻的痛苦。她相信人們應該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她的「叛逆」行為使她被視為社會亂源。
引導主角進入地下世界,並讓主角面臨是否要加入這場反抗的抉擇。不論主角支持「示口」與否都會被殺害。
2. 赫曼
一名年長的政府高官,禁令的堅定維護者。多年來,他負責監控和打擊任何違反禁令的人。其信念源自於他自己在疫情的經歷。目前他認為露出口鼻非常野蠻,而且任何質疑這種禁令的人都是危險、不負責任的異端。
冷酷、專制,理智、嚴謹,但卻也並不是那麼不可動搖。
赫曼作為主角父親的好友,懷疑主角是否與地下餐廳有所聯繫,並多次與主角對話,試圖測試主角的忠誠度。主角的行動可能會讓赫曼成為敵人,或者是影響他的立場,讓他動搖對禁令的堅持,成為讓地下餐廳躍上臺面的主要推動者。
3. 葛蘭特
地下餐廳的常客與靈魂人物。作為一名藝術家,他通過繪畫和雕塑表達對世界的不滿,並描繪人類呼吸與用餐的姿態。他認為露出嘴巴根本無傷大雅。
浪漫、激情且充滿創造力。常常用幽默與諷刺來面對壓迫,對生活充滿熱情,但內心對這個社會的未來其實充滿憂慮。
作為主角的摯友,他教導主角如何在這個壓抑的社會中保持自我。結局會隨著主角選擇的路徑發展,如果主角選擇反抗社會規範,他將成為主角最堅定的支持者;但如果主角選擇妥協,他會與主角決裂,並在結局戰鬥中與主角互相殘殺。
4. 戴倫
戴倫是一位退休的醫生,當年在疫情肆虐時失去了許多病人,這使他成為口罩的擁護者。儘管現在他不再行醫,但他仍然是社會中「健康倡導」的象徵人物。他相信,口罩不僅是身體健康的保障,更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標誌。
平和、理性且富有同理心,但過度依賴科學和過去的創傷讓他成為規範的強力擁護者。他內心仍在為過去的失敗感到內疚,並將這些情感投射到維護禁令上。
戴倫作為主角的慈父,他會打親情牌來說服主角,但如果主角選擇叛逆,戴倫在表面上雖然會對主角表示尊重,但可能會與赫曼一起阻止主角與示口黨,不過在某些情況下,他會與赫曼一起在精神上支持主角的決定。
5. 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是一名神秘的地下餐廳常客,無人真正了解她的背景。據傳她是鄰國的戰爭難民。伊莉莎白對於這個社會規範的冷漠,使她成為一個看似無害的旁觀者,但實際上她擁有驚人的智慧與敏銳的觀察力。
冷靜、隨性且擁有強烈的生存本能。她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但一旦認可某人,她會變得非常忠誠。
是主角在地下餐廳中的戰鬥導師,會在幫助主角面臨險境時助他逃離危機,但如果不受她的認可,主角會在特定情況遭到伊莉莎白背襲。
遊戲結局:
A、內戰線:兩方最終爆發內戰,透過選擇,主角將站在其中一方與另外一邊戰鬥。
1.地下餐廳推翻政府:若主角支持地下餐廳,則會成為領袖讓大家可以解放其口;若主角支持政府,則會被地下餐廳抓住並處終身監禁。
2.政府剿滅地下餐廳:支持餐廳者會被終身監禁直到假釋出獄;支持政府者則繼承衣缽成為醫生,並且再也沒聽說地下餐廳相關人事物的事。
B、社會改革線:地下餐廳的活動變得公開,並且透過某些人的幫助而成立政黨「示口黨」投入政治活動,主角會根據立場支援其中一方。
1.示口黨勝選:禁令解除,主角若支持示口黨,結局是一起脫下口罩在初遇的地下餐廳一起開派對;若主角反對示口黨,雖然他還是會戴著口罩,親友們也都還在,但是他與示口黨的人漸行漸遠,最後孤獨終老。
2.示口黨敗選:敗選之後,示口黨眾人均因不明原因陸續死亡,反對示口黨的主角因為與示口黨疏遠,所以不會知道原因,但若主角支持示口黨,就會發現政府透過投放病毒感染示口黨,用於強調大家戴口罩的好處。
就是小說裡面會用到的一個故事而已
(為什麼要寫成這樣)
諾斐理思忒狂想曲(Novelists Rhapsody)
簡稱:NR(諾狂想)
人物名稱均取自真實小說家的超能力戰鬥漫畫,後曾改編為動畫,因其酷炫的超能力規則而受到青少年喜愛。
為了與真實人物做出區別,人物名字會與現實作家取不同的字。主要描寫戈德(歌德)與博斯特(普魯斯特)的對抗與偶爾為之的合作,是楊蘊霖主要喜歡的漫畫作品。
不過目前只想了兩個角色
(但應該只會有這兩個了啦……)
戈德
大約14、5歲的少年,因為鍾情一有夫之婦而不得,強烈的失落感使其覺醒超能力,使他雖然一心尋死,卻因其能力受到政府特別保護,總是嘗試以各種方式自殺卻無法得逞。
代表物是具有玫瑰蠟印的信封,具有玫瑰色的雙眼與淺金色的短捲髮。
博斯特
年約20、21的男子,年幼時覺醒超能力,不會忘記任何事物。(起初是這樣,但後來揭露其實是「透過具體描繪來改變過去與認知」),由於能力強大,因為年幼時的不知掩飾而遭到利用,後來才透過因緣際會逃脫,並努力藏匿著自己的能力,躲避各方追捕。
代表物是被咬一口的瑪德蓮蛋糕,具有琥珀色的雙眼與灰色的短髮。
唉說來慚愧其實我跟普魯斯特跟歌德都不熟
所以我不可能寫得很完整
但這大概也就是我為什麼把他弄成劇中劇的原因
然後這部是在致敬文豪野犬(應該很明顯吧)
前面的Mouthis
其實是「口罩時代」的設定延伸而成,只是我的口罩時代是高中時寫就。當初口罩時代是為了參加校內獎而寫的,主題是「顛覆」,但那時對政治、社會之類的並不到非常了解,所以格局寫得很小,就是一個小孩子自己透過行動來反對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然後推己及人,人物的動機與中心思想不夠深刻
把口罩時代變成Mouthis,算是了結了我個人尚未填完的坑(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