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昨天在脆上看到一篇文,講亞洲失能家庭。@starcatcher_0000 on Threads
克萊
2 days ago
我家是沒那麼嚴重,但也是有缺陷,今天散步時想著想著,就想到了我爸在家的幾段日子。

他第一次離職在家是我小學的時候,我不知道他當時在做什麼,但好像是轉職不太順利,那段日子,他會讓我下課後做完作業、背完單字卡才能去後面玩,但我真的很討厭背單字,有天就跟他說我不想。

結果他當著我的面,把用橡皮筋紮著的單字卡砸向牆面,嘩啦散落一地。等我去後院玩,他還把家裡的門鎖起來,實在很難想像這是我那個很少發脾氣的爸爸。

現在他多半也已經忘記了這回事,但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想,他是不是把對生命的無能為力轉移到我身上了?覺得當時連孩子都不聽他的。而這顯然不是我該受的氣。
克萊
2 days ago
他第二次離職是我高中時,他想要追求夢想做藝術策展人,我媽一開始支持,後來才因為金錢投入過多讓我媽不安而鬧翻。當時他們常常莫名吵架,誰也不讓誰,但點都不一樣,反而是都會來跟我這個第三人說,於是我只好潤飾一下他們想說的話,充當傳聲筒。

我媽重視情緒,她無法自己排解,就會想去控制別人來安心。當她有情緒而對方太冷靜時,她就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而崩潰,而我跟我爸比較像,我們想的是「不能兩個人都崩潰,這樣解決不了問題,現在剩下我了,我要堅持住」。

更大一點之後,我跟妹妹討論過與媽媽的相處之道,我妹說:「她情緒來,妳就情緒去啊?大家一起哭,哭完抱抱就好了。」

我:「但這沒有解決問題啊?」
克萊
2 days ago
其實也就是不同的處置方式,但我妹的話還是給我打開了新的思路,我媽這種人,不會表達情緒又執著,要適度讓她放電然後安撫她,情緒解決了,問題也比較容易有轉機(或者說混水摸魚帶過去)。

不過仔細想想,我在情緒表達上大概也有點問題吧,我無法像我妹這樣坦率地來去,而是都會經過思考,所以有時候看起來會比較冷漠。
立即下載
克萊
2 days ago
而我大學時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明明好像什麼都不缺,卻為何老是這麼痛苦?

現在我逐漸覺得,一切其實沒有那麼風平浪靜,只是上大學後我有空了、思路擴展了,才逐漸感覺得到那些不對勁的地方而已,只是在重新長情緒神經所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