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原本要讀書但滑YT的時候看到這個 覺得花這二十分鐘很值得(嗯嗯)
裡面說到「演算法」是獨裁的,覺得有突然醒悟(?)的感覺,想到獨裁不只是政治上的還有經濟和技術上的,一小群人掌握推送的權力,這樣的權力在這個數位的年代決定「什麼時候是重要的」、「什麼事情值得被討論」
也很喜歡他們提到假消息和資訊落差的部份。這學期的一份學期報告(開始不願意/不敢說是學期論文⋯⋯😅)的主題準備寫假消息/假新聞,所以看到這邊有收穫。(大離題)
資訊落差不一定是假的,很多其實是事實,只是被「放大」了,被強調。事實不一定是真相,一部分的事實也不能代表全部,我自己的感受是比起假消息,現在更多的資訊/認知作戰都是以部份事實為基礎,比起假消息這部分好像是更需要防備和討論的。
還有一個覺得可以討論的事情是推送議題的方式,我覺得作者他們創造的「太陽花平台」以民主審議的方式決定演算法很有趣,但目前還蠻難想像的。在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噗浪,因為噗浪給我感覺是最沒有演算法的一個平台,全部的內容都是從追蹤的人、朋友轉發、發噗得來的,覺得還蠻值得在這個討論演算法的時代拿出來比較和討論的。
他們也講到很好玩的一點,我自己也滿認同的是「比起推算有爭議的議題,推送容易凝聚共識的議題更有助民主」。也不是說有爭議的問題不重要,只是再怎麼重要,一旦無法達成共識那就怎麼都無法實現,否則不斷分裂只會使社會持續對立。在溝通的時候以有共識的議題為開始討論,首先達成共識才可能再更進一步討論可能比較有不同意見的議題,並且更可能達成溝通。
但其實不太確定什麼算是「容易達成共識的議題」,共識又會是誰和誰的共識?有些我覺得該有共識的議題,對其他人來說很有爭議,讓我滿難過的。以及Threads出現之後的現在覺得上面很多引發憤怒的文章,比起一些覺得這個軟體促進青鳥運動的人,對它其實不那麼抱有希望。作者們說台灣的數位民主領先其他國家,但身在其中的時候又覺得台灣人其實不一定是那樣,有點被過譽的感覺。
因為最近(超突然)發生的一些事情,突然發現比起「容易達成共識的議題」,有意願交流並達成共識的使用者的發文似乎是更值得被推送的。對於很多重要的但仍有一些爭議的議題而言,雙方(或多方)似乎很容易自說自話並參雜許多情緒。如果推送的文章是那些願意討論、以達成共識為目標討論的發文,似乎會更有助於討論的進行,而對我來說合宜的討論是民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