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ㄊㄡˋ明
(
沒有雷
可能有?)
latest #23
烤魚
1 months ago
(但轉貼的噗可能有)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抱歉其實我也(
@curvestar - 老實說,《世界最透明的故事》對我而言真的跟《勸世三姐妹》一樣。 在技術上,我知...
@Loti - 我也看完《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了!(大聲)然後心情很複雜!覺得這本書真的是很費工!但是我...
@Loti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爆雷討論之噗!危險!!未讀勿入!!進噗後果自負!!!
@hod30425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有沒有雷的標注對這本書來說沒什麼意義,談論它本身就是一種暴...
-
-
@seanwang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閱讀時的雜感 (屬於事後的隨意亂記,必定有雷,未讀請迴避)
烤魚
1 months ago
其實之前就很想吐槽書名後面那一串真的不是暴雷嗎、、、
我一度以為中文版書名就是這麼長幸好實體書只有印在書腰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書腰拆下來丟到看不見的地方、、、雖然也早就看到、、、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首刷限定版】(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首刷限定版】(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立即下載
烤魚
1 months ago
且因為印在書腰上超級顯眼,網路上又到處都都看得見這個不可能電子化的宣傳就覺得天啊不要告訴我更多了我不想被雷的時候連書封跟封底都不會看ㄉ請不要再讓我知道更多
烤魚
1 months ago
且因為實在太過在意此事我看到一半睡著甚至就夢到我正在用閱讀器讀他(救命)還夢到一個超荒謬的結局然後我在夢裡想說我怎麼被暴雷那我還要看嗎
醒來之後被自己笑死
烤魚
1 months ago
好好笑此噗完全沒雷因為根本沒內容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看了編輯的噗覺得可以理解宣傳詞那句寫給OO的情書,但因為我對於小說人物那種追求OO境界的心態也是內心充滿吐槽所以……
但覺得這種體驗不知道是否就是編輯對主角的共鳴(?)想要實踐的心情大於其他所有的一切。就真的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實現詭計本身。編輯說這是真正的小說家但我就XDDD 只能說因為理念不合所以就不是很能進入狀況。一種在圈圈之外看見大家玩得很開心但自己不屬於其中的感覺。
↑ 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感受但比較是口味和大家不一樣所以很沮喪,這個比較像是,如果就像編輯說的這種自我滿足正是書裡的主角和書外的編輯想做書的理由,那我身為一個讀者如果 get 不到點,就會對於「我要買單別人的自我滿足嗎」這點感到困惑不已……
烤魚
1 months ago
以及看見總編輯的發文說他們做推理書是知道詭計有趣就會簽。覺得這噗就放在幽女那噗隔壁也很有趣,因為我才在上一噗大講我根本不在乎幽女的謎底和結局就已經很欣賞 XDDD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對本格(解謎?)推理的深刻(?)回憶就是大學的時候興致勃勃借了蝴蝶殺人事件然後看完之後無比困惑的把書還回去從此再也沒有借過橫溝正史(??)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一些已經和本書內容無關的事&已經沒有要批評他只是一些對於自己看書過程產生的情緒的想法 ↓
烤魚
1 months ago
昨天想了一下這本書給自己的感覺,覺得更像是買了一個詭計回家而那個詭計是用書做的。可能就也是有人會喜歡有人不喜歡,只是我徹底抱著讀一篇好看故事的期待打開他,所以發現他對我而言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個書本形式的物件的時候,就真的因為和原本以為的偏差太多所以一時好無法接受。
烤魚
1 months ago
這件事對我來說有趣(?)的地方可能有三個,一是一直以來明明很喜歡書作為物件的那一面得到了重視的設計,無論是在裝幀或是內容編排上。所以以為這也是自己會喜歡的書。但結果完全相反。
後來想了一下可能是因為這個故事實在太不合我的價值觀了。喜歡書做為一個物件的前提,是也喜歡他所乘載的故事,而不是物件的一面遠遠壓過內容。但如果從一開始對故事本身就沒有那麼大的期待,也許就能比較冷靜的欣賞他的設計。從這點來看可能就是判斷錯誤以及被自己的期待傷害了吧,畢竟以前沒有看過這個作者的小說就對故事抱有自以為的幻想,這點恐怕就完全是我不該沒讀過就亂買。
烤魚
1 months ago
從書做為物件延伸的第二點是關於「暴雷禁止」、「只會有一次的閱讀體驗」之類的宣傳詞。這兩點好像也是我認為這本書身為物件的一面遠遠壓過內容的原因,會在腦中浮現拆開了一個物件之後就無法恢復原狀的圖像。
烤魚
1 months ago
暴雷影響閱讀體驗原本就是常識,但與此同時我也同意另一個說法,就是關於閱讀這件事情,結局如何從來都不是重點。這並不是隔壁噗說的那種結局佔作品的比例不大,用別人的話來說比較像是「抵達並非行走的唯一意義」。可能在不同類型作品和讀者之間會有不同標準,比如推理小說社群會對此更嚴格。但即使這樣也還是有很多推理小說在詭計和謎題以外的地方創造樂趣。就算不說重視敘事和情節的類型,在那種「向讀者發起挑戰!」的解謎推理,讀者也是被邀請參與了思考與探索的過程,而且知道結局以後回頭重看一遍小說,也許會發現之前並未注意到的蛛絲馬跡。有些細節鋪陳精巧的詭計甚至會讓人讀完之後立刻就想從頭再讀一遍。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但這本書這麼強調不能暴雷,我個人覺得相應的就是,因為這本書真的很強烈的給人一種為了抵達而行走的感覺。所以當然會格外嚴格禁止。畢竟如果一打開書就啪一聲抵達終點,這本書能帶來的樂趣幾乎就結束了。這種「打開→碰!→結束了」的過程,好像更像是在把玩某種一次性的嚇人玩具,和「讀一本書」的過程、心情都有點不太一樣。
就覺得,這個閱讀體驗比較像是作者展示他的自製嚇人玩具給讀者看,重點就是要嚇你一跳。於是身為一個只為了被嚇而存在的讀者,就強烈感覺自己始終處在被迫觀看與接受的位置上,事後意識到這點,只能說實在是不喜歡這樣。前面提到覺得自己在小圈圈之外觀看,但現在覺得也許更精確的說法並不是內外之分,而是不喜歡這種令人強烈感受到主被動差別的安排吧。身為讀者的自己實在是被放在了一個令人沮喪的位置上。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由於小說內容對我來說幾乎無樂趣,我只好被迫經歷那段「為了抵達而行走」的行走,然後觀看那個最後的結局。不過到了最後,我只能說結局給我的情緒並沒有抵銷那種被迫待在作者安排的位置上的不適。
必須說這完全建立在小說本身無法說服我的前提,也有看到有些人的心得是被故事深深感動,可能對這些人來說這就是故事和詭計融合絕佳的小說吧,就不會有書的物質性與內容失衡延伸出來的怪異體驗。
雖說作者藉主角之口說出的某些話讓我覺得,這一點並不只是我個人偏見XDDD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第三點可能比前兩點更讓我覺得有趣因為第三點的內容就是打算推翻第二點。(?)
看了編輯的噗之後發現故事和詭計仍然有一個呼應非常完整的部分,如果加上編輯說這也是他想做這本書的理由,那甚至是書內、書外、國外(?)三方面呼應的從書內到書外緊緊扣合現象。
就像第二點提到的,這整件事情都讓我強烈感受到自己就是處在一個無趣被動的位置上。雖然心裡會想說「我要買單別人的自我滿足嗎」,但也猜其實大家並不是真的不在乎讀者,而是相信抵達結局帶來的驚喜絕對能超越那段被迫往前的過程。從受到的好評來看可能也的確如此吧。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可是反過來說這個從書內到書外都是如此的現象,不就也證實書主角在書內打的預防針是真的有必要。那個預防針反而讓我更相信我感受到的被動和疏離確實並不是「主角那一邊」的生產方所在意的事情。
所以真的就是一種很直觀的情緒感受,小朋友鬧脾氣的感覺吧。既然你都這樣承認那我就也不客氣的直說了。畢竟你打了預防針也不代表我就要接受你的說詞吧。之類的感覺。身為一個在那之外的、與生產過程無關、還付了錢買書的讀者,應該是一點點有表達這種感受的資格的吧。(?)
就,覺得這個在打預防針的過程中反而露骨表現出了非常自私與自我滿足的一面,這點在現象上來說很有趣。情感上來說實在沒辦法喜歡自己接收到的訊息就是了。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看到別人貼譯者的噗想到南極的這個。
關於暴雷的另一件事是,實在很喜歡以前這個南極殺人新聞。整個事件真的就好像一篇小說而且因為太喜歡當初甚至很想拿這件事來寫五條(??)但因為年份對不起來最後就放棄了。
就五條播電影之前不是很白目在那邊暴雷嗎,然後我就很喜歡他所以連這件事都覺得很喜歡XDD 在想所以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像是當所有人在站在地面上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去到了比別人更高的地方,看見了只有自己一個人能看見的景象。只有一個自己一個人走在所有人前面,也許某天就忍不住伸手把後面的人也拉過來,說你也走快一點。然後就會有刀刃刺過來。
但所以為什麼會忍不住動手。不就是因為寂寞嗎。
@ccchien_trans - 趁浮水發一下生存報告
Facebook
烤魚
1 months ago
看到電子書的討論反而更好奇最近用了類似手法的那個漫畫當初是不是也考量到在閱讀器上重現的可能才那樣設計(?)雖然覺得很懷疑因為應該有很多人看電子書是用手機、平板或電腦而不是閱讀器XD 但如果其實有的話,就真的會非常非常敬佩把這一點也納入考量的作者和編輯和出版社們。
烤魚
1 months ago
@hod30425 - 讀完楊双子臺灣漫遊錄的感覺真的很複雜,一連串風波讓人想從故事本身來討論這件作品幾...
烤魚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其實我也覺得有很強烈的被騙的感覺。被騙的部分可能就是出版社宣稱這是一本好看的書而我覺得他只是一個用書做成的詭計。我打開書只看到作者在展示他排好的一百層撲克牌金字塔。完全沒有覺得一百層金字塔不厲害,如果問我願不願意付錢參觀我可能願意也可能不願意。但當我以為我付錢買了一個故事打開書卻只看到一座紙牌金字塔的時候,在欣賞他技術和執行力之前我首先就已經沒辦法接受自己徹底被騙。這種時候不管那是什麼工藝奇蹟對我來說都已經不是重點。我就是不想接受這種隱瞞和誤導。
但《透明》這本可能也沒什麼論理爭議吧畢竟出版社從頭到尾就只是一直在說這本書很好看。事前提供充分資訊這件事在這個文類上可能也不適用。但關於這點只能說我覺得這本書也是利用了大家對推理小說的信任。但我覺得這反過來說不就是他真的很不尊重故事嗎。這樣算是對出版業的情書嗎。
烤魚
1 months ago
唉我一整個禮拜都在沮喪我真的好需要取暖但打出來的東西好像都很刻薄。與其說很生氣不如說真的就是很沮喪又很寂寞。深刻體會到有朋友願意聽自己講話真的好重要。人類活在世界上果然就是不能沒朋友。(結論怎麼會是這個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