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大名的人類學著作,只為解答一個極為單純的問題:為什麼是歐亞大陸獲得遠超其他區域的發展文明之動能?
若非文學創作,一般而言不寫紀錄,乃因自己鮮少從頭讀到尾,偏偏只取所需。例如《漫遊歐洲一千年》便只讀了後半。其次,閱讀這類用於考證或學習的書籍時,自己屬於資訊輸入方,除了易讀性、翻譯品質等較為表層的問題外,無從評述更深的層次。
筵🍫🐈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但向來欣賞人類學的切入命題的角度,亦花了很長時間完整地閱讀本書。在粗淺的認識中,人類學家時刻自省,致力消除歐洲/白種人本位的思維。從十九世紀初初萌芽時的獵奇心態,到以人類為單位的總體反省,以極為中性的態度觀察人類與環境的互動與社會現象,憑藉浩繁的資料鑄就結論之餘,時刻保留翻案的可能。無論對於處世或創作,俱是值得借鏡的態度。
再者,人類學研究常有近乎偏執的謹慎,詞彙選用到敘事手法都小心翼翼。如本書主要觀點強調人種之間無智力差異,然也不一味推崇土著之優越,針對土著群體之間的征服兼併亦直言不諱。與現今被刻意強調,及至招人反感的政治正確之本質全然不同。對於侵略、殖民,取而代之的事實,也罕少透露自我中心的立場,僅敘述並爬梳事實,乃至事實之上的推論,罕有過於強烈的情感色彩。
書中用一半篇幅探討此現象的終極因──環境。從氣候、動植物分布及其演化,再探討傳播速率等自然因素,最終成為足以征服他者的槍砲、病菌與鋼鐵。在文中,作者不斷強調人種間的智力無異,而提出眾多證據表明環境乃是造成文明程度差異的要因。
探討環境的章節結束後,主題逐漸進入人類群體。隊群、部落、酋邦、國家四種型態,乃是初學人類學時即已具備的知識,在書中則讀到更具體的發展進程,以及國家之所以成為主流型態的原因探討。有些觀點從一般人看來理所當然,卻提出諸多未曾設想的觀察視角。例如雖然知曉發明/作物等物事傳播的「事實」,卻沒有想及陸塊間東西-南北軸線之差異,對傳播產生的重大影響。
此外,作者在新幾內亞進行田野工作多年,對新幾內亞及其周邊社會的認識尤為深刻。又談論以洲為單位的發展軌跡,試圖歸類出通用模式時,乃須經過澳洲孤立特質之考驗,故有格外豐富的探討。藉此獲得契機,得以了解這塊台灣人鮮有機會接觸的地域。
翻譯整體來說很不錯。錯字有但少,文筆流暢不失優雅,雖是學術書籍也清晰易讀,心力可以全數用在吸收新知。另外備註罕見,除了族群、語言名稱,幾乎不見需要額外說明、記憶的專有術語,理解成本偏低很親民。
個人喜好方面,是對語言、文字的發展與傳播特別感興趣。而 Part 5 的 15~19 章以洲為單位,個別討論發展歷史。從語言的相似或分歧,還有語族、語系之間的差異程度,可以歸納出數個以為理所當然的現象。在大洋洲章節詳細解釋了課本上只略一揭過的南島語之遷徙路線,述及遺傳與語言的影響程度差異等相當有趣的事實;在非洲章節,則利用語族解釋非洲族群的遷徙與吞噬,輔以農作物(和非洲各語系的農作物詞彙)釐清複雜的發展歷程。
在後記中,除了展露作者自身對於此門學問的觀點,也藉讀者(企業家等)提供的經驗,和現代社會的產業發展對照,促成應用的實例。
筵🍫🐈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最後,私以為身為創作者──尤其是架空奇幻作品的創作者,本書提供的知識和思路均很值得借鑑、學習與反思。首先在架構世界時便可參考書中的人類學知識,其次深入體會作者的撰寫手法與寄寓其中的思維,亦能避免歐洲或東亞本位的邏輯。最後,應審視自己面對「世界」規模的龐大物事時,該抱持何種態度和立場。
看了讀墨紀錄的閱讀時間是15小時半……整個九月就在啃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