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鹿窟事件發生在1952年,是在國民黨政府為鞏固對台灣統治、打擊共產黨勢力的背景下進行的。當時,國民黨政府深受國共內戰失利的陰影影響,對共產主義勢力極度敏感。鹿窟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且人員流動頻繁,被懷疑是共產黨地下活動的據點。
在此情況下,政府展開了一系列以「清共」為目的的鎮壓行動,針對鹿窟當地居民進行大規模搜捕和審問。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這些行動是為了防範共產黨滲透,保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官方將此事件定義為反間諜行動,視其為當時冷戰局勢中的一部分。台灣作為中華民國政府最後的根據地,必須在內外壓力下保持高度戒備。
政府強調,當時的鎮壓是基於情資顯示鹿窟地區有地下共產黨活動的跡象,為了防止共產黨的策反行動威脅到台灣的安全,必須採取嚴厲措施。官方以保護大多數人民的安全為理由,認為這些行動是在特殊時期下必要的手段。
然而,隨著事件真相逐漸浮現,政府方面也面臨批評,尤其在事後檢討中,有部分聲音認為這樣的行動過度打擊無辜,缺乏具體證據而濫用權力。當時政府內部對「清共」行動的手段和範圍或許存在激進與保守派的爭論,但整體氛圍仍是強調社會穩定優先,並以強硬姿態回應任何可能的威脅。
鹿窟事件發生在1952年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是一場以「清共」為名的大規模逮捕和審判行動,主要針對位於台北北投區鹿窟地區的居民。這次事件的受害者大多數是當地礦工和居民,許多人被控與共產黨有聯繫,無辜被捕並受到酷刑、冤屈,甚至遭到處決。
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這場事件充滿恐懼與絕望。許多家庭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家人被突如其來的軍警抓走,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成為政府的懷疑對象。被捕後,受害者面臨的通常是毫無人道的審問和酷刑。無論有無證據,許多人在酷刑下被迫承認從未參與過的共產黨活動。他們經歷了心理和身體的極大折磨,有些人在失去公正審判的情況下被判死刑或長期監禁。
除了個人的痛苦,這些受害者的家庭也深受牽連。家人不僅失去了經濟來源,還被標籤為「匪諜家屬」,遭受社會排擠,甚至無法得到親人的消息或遺體。許多家庭因此破碎,陷入長期的苦難之中。
鹿窟事件象徵著白色恐怖時期許多無辜人民被當作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反映出一個極權統治下,國家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侵害和恐懼政治的深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