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讀嘛讀嘛
#讀書心得
2022《人生4千個禮拜》 奧利佛 • 柏克曼
……好久沒覺得一本書難看了
這本書一開始的立論不錯,主要討論進入工業社會後,人們的時間觀變了,原先不疾不徐順應季節做事,後來變成為了按時產出商品,不僅精確定義抽象的時間,甚至力求掌控生活節奏;市面上的時間管理書籍,也幾乎都在教人如何在時間內處理更多問題和瑣事
作者駁斥這樣的主流觀點,意在強調當人習得更多效率管理方法,便會引來更多待解決的事項;這是因為人的貪欲總是認為能面面俱到想出解法,進而忽視或逃避自己能力的有限,以及線性時間的有限
latest #8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除了汲汲營營追求目標的問題,作者也提到當人們試圖在閒暇時間塞入各種休閒活動、異國旅行時,這仍是一種試圖掌控生活的徒勞——似乎安排很多美好的體驗,便能產生有效利用時間的錯覺
他認為,事實上
「人從未擁有時間」
,因此當人相信「完成越多事使我感覺很有能力,未來也會越輕鬆美好」這點時,事情若無法如願完成,便更容易感到不滿和焦慮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因此,整本書的重點便是
「在工業社會的影響下,改變自身對時間的功利心態,專注體驗真正的、有限的人生」
——
比如人們可以規畫25件事,努力做前5名的事情,剩下的20件事,並不是在做完前5名的進度後,找機會做它們,而是盡全力忽視那20件事;因為表示這些事沒有這麼重要,但吸引力足以讓人分心,導致無法專心投入前5件事
嘗試接受時間有限,安排行程時,了解自己絕不可能有時間做各種想做或別人要你做的每件事,這樣人們至少能在做不到的時候,不再自責和失望
由於把人生這數千個禮拜的禮物,和抽象、過高的標準綁在一起,時間將永遠顯得不足,
因此要學習取捨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到這為止,所有觀點都能互相支持,書中立論也很明確易懂,但到了第三四五六七章,作者還是用「某個名人意圖寄望未來、掌控生活,最後滑鐵盧的案例」強調觀點,甚至開始說教時,我真的快看不下去
立即下載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作者不斷說:「決定去做一件事,將自動代表犧牲無數條可能的道路」、「雖然目前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但無論是工作或感情都在騎驢找馬,永遠幻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他們的真命會到來……」
在我看來,人們寄望未來一定會變好,確實不切實際且容易失望,但是誰能保證自己內心重要的事情此生都不會變化呢?難道所有的體驗,在作者眼中都是騎驢找馬的行為嗎?什麼事不是從嘗試摸索開始的呢?什麼目標不是從實作中慢慢調整甚至變化的呢?
認定他人的選擇變化一定是錯誤或犧牲,未免過於武斷,而且也陷入一種「只有一條路才正確」的偏狹思維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我認為作者會對著廣大的陌生讀者一直說教,主要是
他過去就是效率狂
,認定工業社會下的人都和他一樣陷入產出能力、時間管理的焦慮,才大聲疾呼,認為必須力挽狂瀾
然而他的案例又幾乎換湯不換藥,導致除了強調「別用功利的心態看待時間」就變不出新把戲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如果作者能在這個觀點上,加上其他層面的描述,比如「工業革命的人本就容易接受這樣的觀點,因此行事較易焦慮」、「若人在投入的過程,心態和目標產生變化,可以透過什麼標準確認不是為了逃避而分心?」有更多人心描述、體諒和辯證,整本書便不會這麼單薄,內容充實許多
Fish🐳愛上爛梗
4 months ago
這本在我的書單內,但我每次看沒幾頁就看不下去也不知道為什麼🥲
很感謝耶囉的分享
耶囉🏐扌非球真好看!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zuriiii63
: 我看到書的一半也開始加速翻頁,而且不只我覺得灌水,所以我相信不是阿魚的問題
我不喜歡花那麼多篇幅最後都導向同一個論點的寫法,這樣只是找一堆支持自己的說法罷了,真正的說服力要透過詳細的討論才會形成,這本書的作者並沒有做到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