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3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9月-11月ㄉ讀
https://images.plurk.com/6RKJnse3NWp2KCQveksii0.jpg
前幾天把書忘在公司,同事被書的封面嚇一跳,就默默把封面朝下放,真是拍謝~
不知情的人看封面可能會以為是恐怖小說呢
latest #9
掰噗~
3 months ago
有這種事!?
Wei
3 months ago
#雕刻時光

「當一個人被一件偉大的作品感動時,他會開始聽到藝術家創作伊始所蒙受的真理的召喚。
當作品和觀者之間建立了關係,後者會經驗一種神聖、滌淨的精神樣態。在偉大作品和受眾交融的氛圍中,我們靈魂中最美好的層面便會凸顯,於是我們渴望將靈魂釋放。
那一刻,我們認識了自我,發現我們無可限量的潛能,以及情感的極限。」

哇,這個⋯ 可以放在LB上當格言
喜歡「滌淨」這個詞🌷
Wei
3 months ago
當看到讓心情很滿很滿、肌膚產生震顫的電影,總是會讓我很想在電影結束後做點什麼,想要跑步也好、城市夜遊也好,總之如果不動起來無法讓心中的激動獲得釋放(好好笑⋯)。
每每遇到這樣的作品都會讓我很感謝自己作為一個人存在著,活著才能與之相遇呢。
立即下載
您、您好 (´д`)ハァハァ?
Wei
3 months ago
#雕刻時光
(塔可夫斯基評拉斐爾的聖母像)
「誰沒寫過拉斐爾和他的西斯汀聖母像?其理念在於人類經過幾世紀以來代代相傳的君王崇拜之後,於自身內在和周遭發現了世界和上帝,終於從自己的血肉之軀得到自己的人格—— 人類的目光長久地緊盯住君王,幾乎已耗盡一切道德力量—— 據稱,這一切在拉斐爾這位俄賓諾天才畫家的畫布上已然有了完美、圓融、至高無上的體現。

就某一方面來說,也許他做到了。因為聖母瑪麗亞在畫家的筆下,只是一個尋常老百姓;在畫布上所呈現她的心理狀態,有其現實生活的依據:
她為她兒子自我犧牲、奉獻人類的命運感到惶恐。雖然他的犧牲為的是人類的救贖,在面對抵禦人類以自我防衛這層考驗的爭戰中,他自己卻屈服了。
Wei
3 months ago
這一切的確極為逼真地呈現在畫布上—— 從我的觀點來看,過分逼真了,以致藝術家的意圖躍然紙上,一切都太露骨、太涇渭分明。畫作中所充斥的畫家那種病態的諷喻偏好,在在都令人感到不安,也使得作品中純繪畫的特質失色不少。
藝術家將所有的意志力集中於思想澄清,以及知識概念的表達,卻也因而付出了代價—— 作品之索然無味。」

塔可夫斯基當藝評家也是大大🥰 好犀利嗚><
Wei
3 months ago
「影像並非導演所呈現的某一特定意義,而是宛如一滴水珠中所反映的整個世界。」
Wei
3 months ago
「影像的功能,誠如果戈里所說,是在表現生命本身,而非生命的理念或論述;它並不指涉或象徵生命,而是將它具體化,表現它的獨特風貌。」
Wei
1 months ago
#幸運之人

“大多數的不快樂就跟疾病一樣,也會加劇獨一無二的感覺。所有挫折都會放大自身的差異性,藉此滋養自我。客觀說,這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在我們的社會裡,挫折遠比稱心如意常見,不快樂也遠比心滿意足尋常。但這不是客觀比較的問題。這是在外部世界找不到東西可肯定自我的問題。缺乏肯定會滋生出徒勞之感。而這種徒勞之感,正是寂寞的本質,因為,儘管歷史有諸多恐怖,但其他人的存在總是代表目標有可能實現。任何榜樣都能提供希望。但若堅信自身的存在獨一無二,則會摧毀掉所有榜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