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讀嘛讀嘛

《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

劉芷妤/看見那道隱形的牆──讀《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非常喜歡劉芷妤寫的推薦序,我自己也是被這篇推坑而去看的,所以噗首也覆蓋這一篇XDDD
latest #12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本書講述作者洪承銀與兩個戀人(宇宙與知敏)同居的日常
雖然是一本以多邊戀為主題的書,但比起多邊戀本身,書中著墨更多的是對等與互相尊重的愛

書裡提到,多邊戀的重點並非「多人」,而是「非獨占」,如佛洛姆所說的:「不因占有而愛,因存在而愛。」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本書談的不只是與伴侶建立互相尊重的關係,更是學習尊重其他與自己不同的人、尊重各式各樣的關係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段關係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但社會卻期待能建立一套適用所有人的框架,並粗暴地將不符合主流的關係指責為不正常

究竟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愛是什麼?負責任的愛是什麼?朋友和戀人的界線是什麼?如何去愛,才不會傷害他人?……

這本書促使我們不再將現存的框架視為理所當然,嘗試以不同的視野重新檢視這些問題
書中沒有提供確切的解答,而我相信也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為每個人、每段關係是如此獨特而不同
讀這本書時,想到以前曾在跟風時聊過,覺得理想的愛情關係是精神上的柏拉圖,不就是這本書談到的非獨占式愛情嗎?

放下對伴侶的控制,尊重他即使與你相愛,仍然是與你獨立的個體,可能發生各種變化

即使這些變化可能超出預期,仍要本著信任與尊重去進行溝通,而不是嫉妒、懷疑、欺瞞、背叛,甚至進行暴力的控制(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

而即便有一天不再愛了,也只是因為愛成為了過去,不是因為你沒有去控制他
立即下載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很喜歡提問「什麼是愛?」時,作者朋友智賢的回答:

「依我所見,愛應該是甘願承受不安的意志。」
「選擇並堅持互相信任的意志,即使感到不安卻仍堅定,這不就是愛嗎?」
「深度干涉、深深影響著彼此……愛應該是以溝通為橋梁的協調與磨合吧。」
宇宙的回答我也非常喜歡:

「甘願打破自身的界線,並讓對方踏入界內的關係。……當異質的存在進入我的內心時,可能與既有的一切不協調,抑或改變甚至排擠某部分的我,但即便如此,仍舊欣然地承受緊張及不安,讓對方踏足我的生命。」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們以為理想的愛是充滿默契、心有靈犀,兩人想法一模一樣、不需要彼此磨合的愛

但世界上真的存在這種愛嗎?如果我們每個人是如此獨一無二?

愛不是一個人的事,讓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個體踏入內心、袒裎與對方建立深度關係,將一定程度地暴露自己,改變自己既有的世界

在這樣困難的過程中,不會只有甜蜜與喜悅,但愛讓人能夠欣然承受那些不安與擔憂,讓人能堅定地選擇繼續走下去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在我看來,愛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能力
愛不僅是受到對方吸引的短暫火花,更是像燈塔一樣,讓人能堅持在艱困中互相扶持信任的力量

我認為理想的愛情,不是心有靈犀、不需要彼此磨合,而是願意為了愛而彼此磨合、漸漸變得越來越心有靈犀

愛需要不斷的學習與溝通,我很喜歡這本書提到的這點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就像劉芷妤在推薦序提到的,我也特別喜歡承銀、宇宙和知敏三人初期磨合的故事

三人在各自處境下面臨不同的痛苦,都曾經一度想要放棄,而讓他們掙扎撐過那段黑暗的,不僅是他們對彼此的愛,更是他們能夠設身處地體會彼此的付出,將指責與控制化為溝通與尊重
〈與「那個」一同前行〉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
(「那個」是在多邊戀關係下產生的嫉妒、混亂、不安、憂鬱、歉疚感等等複雜情緒的代稱)

即使已經撐過最痛苦的磨合時期,但作者也坦言「那個」從未過去,鬼魅般不時浮現,從來不曾真正克服
即使總是與「那個」一起同行,他們卻能維持長久的關係,承銀說,他們不過是把企圖占有彼此時花費的心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承認自己無法占有對方,並將心力投入到尊重彼此身上

他們不去想如何才能走得長遠,只是自然地尊重個人的活動與行程,不將所有的時間和彼此綁在一起、也不把所有想法侷限於三人之間的關係,回過頭來才發覺不知不覺已經在一起這麼久了
渴望成為戀人眼裡的唯一、對戀人的戀人產生嫉妒與競爭的意識,也都是這本書提到的議題,而且將其中的心路與想法闡述得很精采

宇宙與知敏之間不僅是存在刻板想像的情敵意識而已,他們也互相欣賞、深深理解對方的處境,進而建立深厚的信賴與羈絆(不是愛情那種XDD)

宇宙遞彩虹戒指給知敏,還有對承銀說:「從前我只描繪過和承銀你一起的未來,現在則是連知敏也走進了我對未來的想像。」
這些段落都讓我非常感動

我覺得滿有趣的是,在旁人眼裡看來不可思議的同居決定,反而加速他們磨合與互相認同的過程,儘管偶爾還是會有互相嫉妒的時刻,但更多時候他們反而更像家人一樣
泛若(゚Д゚;≡;゚Д゚)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本書還提到多邊戀關係的其他內外面向,也觸及許多父權社會下的女性議題

在韓國那樣保守和厭女的社會氛圍下,承銀仍然勇敢誠實地書寫他們平凡的日常

她讓我們知道,這段關係絕非大眾想像的道德敗壞與不負責任,而是在努力不懈的溝通協調與不斷學習下,辛苦建立起來的,就跟建立在對等尊重的一對一異性戀婚戀關係沒有什麼不同,進而讓我們思考更多關係的可能性

無關是否正常、認同與否,她就只是原本地呈現,讓我們知道世界上存在這樣的關係,我想這就是我喜歡這本書最大的原因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