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plurk.com/6ShEy6JyWxFIgiDMK5l407.jpg
開個噗督促自己把書看完
latest #13
目前看到1/3,我記得是茄推了有關這本書的影片,最近有意識到自己越來越難專注,之前借的好幾本書都只看了一點點,這本終於看到感覺有希望看完
越來越難專注的部分,把載來看看的thread跟之前有時候會拿來查東西結果後來無聊也會滑的dcard刪掉,這種沒有盡頭並且毫無作用的東西真的是刪掉才對自己有益,浪費時間也沒得到什麼(thread有被調整成會出現一些日本生活、日文教學、動畫的東西,就是一個喜歡看但不看也沒差的主題
也克制自己不要一直看短影音(雖然看到有興趣的還是有點無法克制,主要看英雄切片跟百元商品介紹
目前心得:
身為i世代的頭頭,雖然這本書主要在講美國,所以有些情況不太適用,但大致上還是有被戳到,主要是從國中就會被社群媒體綁架,並且開始生活在手機不離身的狀況
看這本書可能會有點自我療癒的作用,發現不是自己的錯而是這個世代大部分都有這種毛病(自我認同較低、容易憂鬱、社交能力低下
雖然身為理科腦,有時候對於他的總結會有種???可以這樣結論嗎?的懷疑,但還是滿可以看的,至少不會直接說怎樣的行為是對是錯,而是慢慢剖析是怎樣的狀況造成怎樣的行為
立即下載
因為是i世代頭,所以在國中的時候FB起來一陣子,但是那時候還比較沒有那麼多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這個現象我認為在我的高中時代佔比才慢慢變多——instagram的出現。
對我來說的影響,應該是那種「別人都過得很好」的心態,雖然理性上也知道大家都會分享光鮮亮麗的一面(不知道這跟我有些微的容貌焦慮有點關係),但感性上還是會陷入這種不健康心態。有時候會反思,要不要乾脆把社交媒體都刪掉,但這樣也同樣會陷入不知道大家在做什麼、少了一個維繫感情的地方就更沒有朋友的焦慮。
裡面有提到會在意按讚跟留言,這在我身上比較還好(倒是發同人文的時候有夠在意),近期已經把社交媒體當作我的日記雲端在使用。
然後社交力低下,因為多了很多在網路上與人交流,所以少了跟人面對面談話的機會,自然也會讓社交力變得越來越差。哇真的
前陣子看老人與海會看到睡著,少年維特的煩惱不會睡著只是沒有一個動力把他看完
然後不想長大的部分也是真的,會跟朋友開玩笑說幼稚園真好,但同時也會陷入怎麼還沒長大的焦慮中。
看到有人說現在年輕人因為較常用短對話形式,所以只要文字一多就無法好好統整歸納,雖然不能說自己寫得條理分明,但從以前就有寫日記習慣的我身上不成立。
另外還有,由於花了更多時間滑手機,所以也會更擅長獨處。我覺得這點滿有趣的,雖然在網路上有很多人,但其實實際意義上是在獨處。
我覺得看完之後,應該會更能同理不同世代有不同面貌這件事情,但對於自己內心有絕對對錯的事情當然還是無法接受
我最近重新拿閱讀器出來惹,因為除了看書什麼功能都很難用,就比較能專心了XDD
severus0130: 看來是平板能力太好了
信仰那邊看到一半跳過,主要是在說i世代的人比較沒有在信教,跳過的原因是因為看到睡覺+無感
看到現在,那種微妙感越來越強烈,就是A因素增高然後B因素也一起增高,所以是A導致B。我心裡就會???有那麼簡單???
如果是我覺得還算合理的可能就會讓他這麼過去,但是我覺得有點討論空間的就會???我覺得世代間的差異除了那麼世代出現的東西(例如: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這個世代的人是怎麼被養大的、教學風氣如何應該也很重要。(簡單來說,覺得讓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背太多鍋)
然後說i世代的人更注重心理健康,也因為這樣不太喜歡跟別人產生對立,會製造自己的舒適圈。不知道其他世代怎樣,但我感覺i世代至少在網路上滿戰鬥民族的www
後續還有談論到LGBT、種族、政治
LGBT跟我感受到的一樣,都更為平等接受。
種族政治跟國家文化關係太大不予置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