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plurk.com/5r3U5XSIqyqotdVmFvRcAT.png
出處文字版

試著回答看看
不過很多題應該會跳過
latest #70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寫大綱是純文字派,還是圖表派?

純文字派,只有長篇可能會用到表格

其實除非是大長篇,不然我寫大綱都挺隨興的,比較像是筆記而不是完整的架構和規劃
通常只是簡單記一下想呈現的感覺or怕會忘記的梗,是只有我自己才看得懂的大鋼(rofl)

只要寫完自己筆記的部分就會把它消滅,所以完成作品的時候大綱通常都屍骨無存,最多可能留下一兩句比較主旨性的話
那一兩句就是我從文章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都會反覆確認有沒有傳達到的事情
2.分享一下考據/收集資料的方法

通常就是估狗而已

如果我有印象讀過可以派上用場的書,可能會拿出來翻閱,不然為了考據從書籍查找資料的狀況比較少……應該只會發生在:
1. 中長篇以上的作品
2. 網路上比較難找到足夠完整、有系統性的資料
3. 我知道這個領域有非常棒、甚至可以說非讀不可的書

基本上光是要滿足第1點,就非常少發生了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收集資料比較重視一手資料

以之前腦過的音樂學院AU為例好了
比起去找以音樂家為題材的作品(無論是漫畫、影劇、小說,甚至是他傳也算在這個範疇),或是其他人對這個題材的討論
我會更傾向去找音樂家本人寫的自傳、發表的文章或影片,總之就是真正來自我想考據的題材/對象的直接原始資料,而不是非直接的二次創作/討論

這在某些題材上可能比較困難(例如歷史),不過能力許可的話也是會盡可能挖掘一手資料,比方說之前考據莫札特時,莫札特的書信就被我視為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立即下載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因為平常大多只是寫短篇,我也會盡可能避開不熟悉的題材,不然考據實在太花時間了XDDDD

其實我有很多腦洞就是因為考據太耗費時間而一直只能是腦洞(ㄍ
比方說Nu全員的二戰AU、少年法院AU、審檢辯啖伊艾……
因為很不希望寫出錯誤的東西,如果沒有做足充分的考據,我會寧可不要寫,讓它停留在我的腦袋就好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3.自認寫文章的邏輯縝密嗎?依你而言,怎樣可以算是縝密?

雖然題目是說寫文章,不過這個問卷我都會以寫同人文的角度去回答

我覺得大部分的情況下,寫故事不需要很縝密的邏輯……因為故事寫的大多是普通人,而大部分的普通人也沒有縝密的邏輯(ㄍ

比方說:「為什麼情人節你跑去找其他男人,你一定是不愛我」,這句話就毫無邏輯
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故事裡,都不會有人去在意這句話有沒有邏輯,而且無論是否認同這樣的觀點,都能夠理解為什麼會說出這種話
也就是說,這句話不符合邏輯,但還是合情合理

因此故事重要的倒也非符合邏輯,而是至少在你架構的世界裡,沒有出現前後矛盾不合情理的內容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也是一介普通人,自認邏輯也不怎麼好,所以目前並沒有寫過需要縝密邏輯的作品
比方說主要角色本身很重視邏輯、兩個(或一群)聰明人鬥智、著重解謎過程的推理作品……等等

如果故事本身對邏輯有較高的要求,而且作者確實有達到這個要求,那我就會覺得是一個邏輯縝密的作品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4.「這樣寫不錯但那樣寫也很好」遇到情節發展的分歧時,會如何取捨?

如果我覺得都不錯很難取捨的話,那就會偏向讀者可能會比較想看到的那個
不過好像沒有發生過XDDDDD大多還是自己會權衡出一個我比較想看到的發展
5.錯字頻率?(簡述or給數字)

不管是2000字的短文還是20萬字的長篇,只要發表後還有錯字我就會覺得很可恥
?好像沒回答到
我覺得應該是萬分之一以下,趨近於0吧(好像還算有自信可以這麼回答XDDD
6.擅長與不擅長的題材/情境(各限3)

不知道我擅長什麼欸(乾

不擅長的:
1. 情色文
2. 很ㄎㄧㄤ的歡樂文
3. 不擅長寫小孩子,他們感覺是外星生物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7.寫文經驗中,認為很難描述的事物

有點難回答,不過我感到很難描述的時刻,通常是故事中的角色也覺得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時刻
複數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找不到詞彙來描述,或許可以用複數形容詞或相近的意象來試圖捕捉,但還是無法用言語精準表達,只能盡可能接近那種感覺
8.眾多文手都會哭叫「我不會寫文!」,假如你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上次是何時?

每一次寫文的時候
9.看到熱門的梗/熱門時事,會跟風寫作嗎?有的話請舉例

不排斥寫時事梗或使用流行用語,但不會跟風寫作
如果已經很多人寫了,反而會讓我喪失寫的動力

我其實想不到我有沒有這麼做過XDDD大部分好像只會在廢噗尬聊,不太會真的寫進文裡
超級藍月不知道算不算……?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0.寫爽文會有罪惡感嗎?

不會有罪惡感,但我會覺得浪費時間(

爽文對我來說屬於腦洞就可以很開心的文,如果真的很想告訴別人,也只會用大綱文的形式帶過,不會考慮花時間寫成完成度很高的作品
11.假如你身上有一份「文手的自尊心」,你認為它具體是指什麼?

這題好像反向思考會容易一點XDDDD
身為文手,發生什麼事會讓你覺得很沒尊嚴?

我覺得是被迫放棄自己想寫的東西,甚至寫自己根本不認同的東西,只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吧

寫作之於我,是傳達思想的一種形式(即便只是同人文),如果連自己的思想都不能傳達,那也就沒有寫作的必要

不過畢竟我不是靠這行吃飯的,如果寫作是本職,我還是可以理解為了錢踐踏尊嚴的感覺QQ
12.作為文手的無謂的煩惱(※別人或許會覺得這有什麼好糾結的芝麻綠豆/作者的理智跟慾望會吵起架來。自由作答。)

我想到安妮.艾諾《如刀的書寫》有一句話:「我經常在起步的階段卡關——是否有任何價值或必要性……」

如果是爽文,光想到要花多少時間精力,我就不會想動了,它單純當個腦洞我還比較快樂
如果是自己覺得非常想寫的東西,那即使覺得寫得很辛苦,也會想努力把它完成

不過總是會有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東西……我會忍不住想是不是有必要?是不是值得?甚至直到開始寫了,還是會質疑:「真的要繼續寫嗎?」
但只要開始寫,大多還是會完成,度過剛開始的自我懷疑期後,這些糾結就會自動消失了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不是芝麻綠豆的無謂煩惱,只是跟起步階段容易卡關有關

覺得每一篇文章有獨屬於它的聲音,但有時候直到下筆階段還是找不到適合的聲音,這種時候就會覺得怎麼寫都不對勁,很痛苦
要一直到找到了才有辦法順暢寫下去

所以……真的是萬事起頭難XDDDDD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關於這點,看過一段很喜歡的話,是吳爾芙說的:

風格很單純,完全關乎韻律。一旦你掌握了韻律,就不可能用錯字。但另一方面,上午已經過了一半,而我還坐在這裡,腦子裡一堆想法,和各種想像等等,卻沒辦法把它用出來,因為我找不到適當的韻律。

究竟韻律是什麼,這是很深刻的問題,比文字深奧許多。某個景象、某種情感,早在還沒有找到適當字眼之前,已經在心靈中創造出這種波動。)
13.作為文手的負能量,請舉例(限3,吃下誠實豆沙包以後作答)

1. 覺得自己是廢物
2. 覺得自己是廢物
3. 覺得自己是廢物

(ㄍ
14.如果很想看到讀者回覆,會希望看到什麼內容?(請現場寫一段給自己)

不管收到什麼回覆都滿開心的,不過看到很用心回饋的留言會更開心
(其實……我有開一個文件默默蒐集寫文以來收到的留言 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寫很爛、或好像再也無法寫的時候,打開這個文件,就會覺得好像又能繼續寫了)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好像偶爾就會看到有偷偷說討論不知道要留言什麼的煩惱

我自己留言給別人的內容,也是我自己會想看到的留言,大概有以下幾個方向:

1. 喜歡文章的哪個段落、為什麼喜歡
2. 對文章某段落的延伸想像
3. 文章整體帶來的感覺、文章傳達的事物
4. 對文章的建議
我覺得作者最開心的應該都是對答案時想法一致,發現自己想傳達的事物,確實有讓讀者接收到

之前在偷偷說看過旅人說不敢留言告訴作者自己的想法,怕跟作者想得不一樣或太藍窗簾,對作者會很冒犯
雖然不能代表所有的作者,但對我來說,就算是和我不一樣的想法也很歡迎,不如說我非常好奇我的文章還能帶來什麼我沒想過的額外感受
就算真的是誤解,也能讓我知道我的敘事可能出了什麼問題

我個人是很樂於收到對文章的改善建議,不過我也知道正常人不太會公開反映這個XDDD如果真的有寫不好的地方或是錯字之類的,可以用匿名箱告訴我
(真的不用覺得抓錯字很失禮,我覺得錯字一直掛在那被無數人看到自己卻渾然不覺超可恥的(爆
15.想看見自己作品的哪一幕被畫成畫面?

伊艾《給予》的結局、《畫框之外》的開頭和小番外
都是寫的時候自己就覺得很有畫面感的段落
16.假如有文手說想對你的作品進行二次/三次創作(作者跟作品資訊都會註明),會答應嗎?

因為我目前沒發過原創,所以應該都算三創?
會,因為也沒有能拒絕的理由,畢竟二創也不完全是我的東西

不過如果以後有寫原創,可能就不一定吧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7.文手之間有「隔一段時間再看自己之前的作品感覺變好看了」的說法,請舉出一個作品,從中節錄一段以前覺得不夠滿意但現在覺得不錯的部分,並試圖解釋心情上的差異。(當時在考慮寫什麼,現在又為什麼接受了)

其實這種事還滿容易發生在我身上的XDDDD可能幾乎每篇多少都有這種感覺,只是程度的問題

很少有作品在我寫完的時候覺得很完美(我現在想不到),再加上我一般會給作品壓死線(經常是不得已的死線,像生日或節日的賀文、祭品文),所以發表時經常還是有覺得寫不好但沒時間修/一時還想不到怎麼修的地方,可以說剛發表那陣子是自信最低落的放棄狀態

過一段時間後回來看,反而會發現其實也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糟XDDDD
當然回顧時還是會有覺得很可恥、或認為可以再更好的部分,但也有發現當初應該是擔心太多的時候

近期作品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啖艾《Silence Between》(就不節錄了),當時我覺得寫得很沉悶,也很擔心沒有相關經驗的人會看不懂或很難共鳴,但意外地那篇喜歡的人滿多的,過段時間重讀也發覺沒有自己想得沉悶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時間尺度如果拉得更長,又會有不同的感受

現在即便是看十年前寫的作品,都還是會有喜歡的地方(大概也是因為我的思想和喜好沒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覺得十年前的作品很生澀,但充滿現在的我會感到不可思議的活力和想像力,單純以構思劇情的能力來說,我覺得以前的我還比較厲害XDDDD
18.為自己的其中一篇作品搭上印象曲/BGM

有些作品本身跟音樂有關(像啖艾的音樂學院AU、伊艾《Andante》),是有自帶BGM的
啖艾《Middle of Nowhere》是先決定音樂才開始寫的
這幾篇我原噗底下都有放BGM~

除非有預先設定,不然我在創作時腦海裡幾乎是不會出現音樂的XDDDD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K. 482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2 in E-flat major,...
意外地覺得這首還滿適合《直面光亮》XDDDD
雖然因為這首是變奏,所以可能不會每段變奏都能對應到適合的段落,但活潑的段落好像也可以對應到遇到歛之後(?)
而且這個故事也……挺有變奏曲的感覺

非常喜歡這首曲子的語感(?)覺得這首曲子的樂句真的就像一個人在述說
19.「我超愛寫這個的!」假如你講出這句話,「這個」會是指什麼?

想了很久,覺得要從主題上來說的話,這題實在太困難了
我覺得不同的角色/CP會適合不同的議題,只要適合我就喜歡,好像沒有哪個特定題材我自始至終都超愛

就像我現在每次寫伊艾都還是會覺得……我竟是純愛女 (怎麼到現在還在否認
但伊艾的那種純愛感套到其他我喜歡的CP,我就會覺得很怪……比方說啖伊我就喜歡他們像小學生一樣互嗆打打鬧鬧,啖艾我會比較想看到他們發生衝突然後和解

更別提在Nu坑之前我是幾乎不寫CP文的XDDD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可能不能說是超愛寫,但是會讓我很有成就感的,是寫出可以引發讀者思考的作品,或是讓讀者覺得自己很聰明的作品(例如不寫出答案、讓讀者自己找的那種,不能說太多,但也不能太隱諱)

不過我覺得要寫出這種作品很困難XDDD
20.常言道:「開坑一時爽,填坑火葬場」,你認為填坑最難的原因是什麼?

我坑掉大概有幾個原因:
1. 連載一陣子後,才發現要花的篇幅和時間比原先預期的多很多
2. 想不到適合的發展和結局(極少發生,因為通常我會將故事大致想好才開始寫,至少通常會確定怎麼結尾)
3. 標準太高,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完成故事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最難的原因是3(

想要寫好推角故事,有時候會給我很大的壓力……但是中長篇又不是牙一咬很快就過了,真的是會長期生活在壓力、焦慮和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的自我厭惡之下

我覺得我到現在也還沒想到該怎麼克服XDDD"
不過現在應該比以前好很多了,至少現在我覺得有寫出來但寫很爛,也勝過寫不出來坑掉
2其實目前只發生過一次,是伊艾《魔王與勇者》

因為是祭品文,受限於創作時間,原先規畫用類似拉燈的方式結束(ㄍ),並沒有規劃更長遠的發展和結局(是有稍微腦一下,但不在原本的計畫中)

後來想說反正都來不及了,就把故事寫完整一點,結果一直沒有想到自己很滿意的劇情XDDD"

這半年來其實有翻出來寫過兩版大綱,但都覺得應該還能更好,就先暫時放著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是發生在以前寫的韓吉中心

後來又因為3坑掉UL的王子中心,因為坑品不佳讓我很愧疚,就決定如果要寫中長篇,至少要寫個六七成、確定能完成再開始連載
只要沒有發表出來,沒寫完也不算坑掉,我是這麼想的(ㄍ

後來寫莫札特中心的時候雖然邊寫邊連載,沒有做到寫六七成才發,但莫札特中心沒有坑掉XD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21.舉一篇自己的作品,發表一些以前沒有在後記提起的事

剛開始寫文的時候,總是會寫很多後記來記錄寫作時的想法
後來就漸漸沒有這種衝動了,大部分的時候沒什麼寫後記,就算有也只是幾句話

因為我覺得後記寫太多,可能會影響讀者的想法,這是我不太樂見的
不過如果讀者留言分享他的想法,我也會樂意回覆我創作時是怎麼想的,簡單來說就是……我想要留下那段讓讀者能不受我影響、獨自思考的時間差

就像作品本身必須留空間給讀者思考,發表作品時也要留段時間給讀者獨自思索,我是這麼想的
不過因為還是會想記錄自己創作當下產生的想法,而且這過太久真的會忘記,所以目前是每年年底回顧時會記錄

我覺得一年挺剛好的,再久一點可能就會忘得一乾二淨XDDD

2022年@zrockabyz - #2022文手回顧 去年的我一定想不到我竟然又可以跟這種風了 模板來源: 被N...2023年@zrockabyz - 2023年回顧&2024年預定想寫的東西 依然是充滿Nu的一年 雖然今年沒有寫...
22.說明自己作品的特色,像是國文老師一樣拿出段落進行賞析
23.試著模仿書店裡常見的書腰內容,為你的作品寫一段宣傳語(※假扮成非作者本人的推薦者)
24.言簡意賅的重要性:節錄作品中的一段文字,用原本1/4的字數重寫一次。

跳過
25.舉出實際例子,承認「我這段就是在湊字數」或「我這段好像刪了也沒差」

從來沒有幹過湊字數這種事

翻舊作的時候,可能多少會有一些段落覺得拿掉會更好,但那也是事後馬後炮,如果發表前我就已經這麼想,那就一定會把它刪掉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26.文手接龍/獨自開安價/由他人指定關鍵字/與他人交換大綱續寫。覺得以上哪個好玩?最想做哪個?最不想的是哪個?

發現這幾種我都玩過,不過與他人交換大綱續寫沒有完成
我個人喜好是:由他人指定關鍵字>與他人交換大綱續寫>文手接龍>獨自開安價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自己非常喜歡、非常想要寫好的題材,絕對不會交給安價(
會開安價的比較是爽作類型

指定關鍵字是個人掌控度最高的,基本上我幾乎不太會覺得指定關鍵字是限制,能發揮的自由度還是很高

文手接龍和交換大綱,只要合作對象頻率對得上,就算沒有辦法完全掌控文章的走向,我覺得也是可以玩得很愉快
27.據說許多文手都會嘗試畫圖,不論完成度請貼一張自己的作品
28.有在創作的動漫迷普遍會對具有創作者身份的二次元人物有好感。如果你也是,請舉例你喜歡或有印象的角色。

跳過

28是……好像真的沒有XDDD
我對創作者身份沒有偏好,要說的話,對研究者比較有偏好吧
29.不說話,單純使用表情符號(不管是噗浪表符還是emoji)表達你對於寫文這件事的心情
30.近期想寫什麼?(空白支票OK!)如果最近沒有動筆慾望,就談論曾經想寫但最後沒有寫的東西!(不必因此認為要完成)

近期的話,想跟樹姑一起寫伊艾旅遊72題~不過不會用上全部的寫作時間,大部分的時間應該會用在寫幼年艾德蒙特中心的故事(不過我光大綱和故事就想很久還沒完成……)
我覺得我想故事花的時間好像經常比實際寫作的時間久(爆

我記錄創作時間只記實際寫作時間,畢竟構思故事的時間也要算進去的話,想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都沒動筆的故事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記錄XDDD
不過也是因為這樣,構思故事的時候就更會覺得自己產量是0,結果現在覺得最困難的是想故事,而不是把故事寫出來XDDD
https://images.plurk.com/2GrypPfZyz1exSMATZ2DOp.jpg
出處文字版

這個問卷感覺好回答多了~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平常閱讀的頻率是?(etc.平均一個月看幾本)

今年差不多一個月3本左右

2.喜歡閱讀的題材、類型是什麼?
文學小說、人文社科、自然科普

3.不喜歡閱讀的題材、類型是什麼?
心靈勵志
4.請舉幾位喜歡的作者(不限國籍、語言)

馬上遇到很困難的

我在這裡列出光是看到名字就會讓我下單的作者:

文學:卡繆、聖修伯里、安妮.艾諾、安東尼.杜爾

人文社科:艾希克.維雅、派崔克.拉登.基夫、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自然科普:艾倫.萊特曼、卡羅.羅維理、索爾.漢森
當然還有很多我喜歡的沒有列上去……

這些作者我幾乎都有看過2本以上的作品,可能不見得每本都非常喜歡,但在我心中的信譽值已經高到完全可以盲買的程度

(很憾恨的是艾希克.維雅,他的中譯本就只有一本《2月20日的祕密會議》,但是我超絕喜歡
希望出版社可以再繼續出他的作品
5.承上題,認為自己的文風有受這些作者影響嗎?

其實很多是我近期才讀到的,我想我的文風也沒有因此產生很大的變化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喜歡不代表會想學習模仿

而且我之所以會喜歡這些作者,主因也不見得是文字上的,而是思想或精神上的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這幾位作者之中,光是文字的魅力就令人折服的,我個人認為是安妮.艾諾和艾希克.維雅

讀他們的作品時我真的會一字一字、緩慢地、重複地讀,儘管他們的作品都輕薄短小,我還是讀了很久,讀完時還會覺得悵然若失XDDDD

雖說如此,這兩位的文字風格可說是天差地別

我確實會想從他們的文字學習一些東西,也確實可能多少影響我的文字,不過我認為還是很難對個人風格造成顯著的影響
6.如果要選出人生Best3的作品會是?為什麼?

用之前答過類似的荒島題概念去選,如果往後的人生只能抱著3本書讀,會選哪3本

卡繆《異鄉人》
聖修伯里《小王子》
艾希克.維雅《2月20日的祕密會議》
7.有買過寫作類的工具書嗎?有請列舉一至三本印象深刻的。

有買過,我目前讀過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歡的是《娥蘇拉.勒瑰恩的小說工作坊:十種技巧掌握敘事》

之前有寫過感想@zrockabyz - [書] #讀嘛讀嘛 《娥蘇拉.勒瑰恩的小說工作坊:十種技巧掌握敘事》 作者:娥...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勒瑰恩這本比較不是很基礎的寫作教學,我看過比這本更詳盡的教學,會一一告訴你角色、場景、對白怎麼寫,劇情如何編排才能吸引人等等,但我還是更喜歡勒瑰恩這本

我很討厭告訴你「這樣寫最好」、「千萬不要這樣寫」,甚至試圖把說故事公式化的書

但勒瑰恩只是告訴你寫作時,你應該注意這些事情,她會告訴你可以怎麼做,或是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絕對不會斬釘截鐵的告訴你要這樣或不要那樣
她給的是選項,而不是一個確切的答案,同時會引用很多優秀的範例,讓你感受各種選項會帶來什麼成果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8.承上題,覺得該工具書對自己的寫作有幫助嗎?

沒有幫助的話,我上面那題就不會回答了(ㄍ

其實我還滿喜歡讀這類的書,我個人不會把它稱之為寫作工具書,除非是像我上一樓貼的《長篇小說的技藝》那種,編排上確實有點教科書的味道(它確實是教科書沒錯啦),不然我更視為是作者個人的寫作心得和經驗分享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有人說,寫作工具書讀兩三本後,就會覺得每本都大同小異

這有部分是對的,比方說幾乎每本都一定會提到敘事觀點;但大體而言,我覺得這說法是大錯特錯

(其實勒瑰恩那本就非常不典型,相較於其他寫作書,它提及的面向似乎不夠廣泛,而且有些提點在其他寫作書中很少會花這麼多篇幅闡述,就連敘事觀點的類型也不是一般的分類
我個人覺得這本比較進階一點,適合已經有一定寫作經驗的人,因為它提到的要點都是重中之重,但有些卻是很多初學者輕忽、甚至完全沒注意過的事)
雖然都是作家,但每個人的寫作經驗、創作想法、重視的寫作技巧都有所不同,更別說字裡行間就能明顯看到不同作者的行文風格和性格(提到這又要誇一下勒瑰恩了,我很喜歡她這本書展現的包容、開放與謙卑)

如果讀這類書籍的唯一目的是想精進寫作技巧,把它當教科書在讀,拿起來就開始比較這本跟那本教的有什麼不同,那或許會有差距不大的感覺吧

但我看這些書,就有點像看不同人在回答文手問卷那樣,就算不提他們給了什麼建議、分享了什麼技巧,光是看他們談寫作與閱讀、談文字的美麗與啟發,就讓人能感受到樂趣
9.最近一次買書是什麼時候?

7/25,讀墨颱風天375的時候
現在好像變成375就會買一下XDDDD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0.喜歡擁有自己的書,還是偏好用租、借的?為什麼?

喜歡的書還是都偏好擁有,比較好隨時翻閱,畢竟圖書館借書不但有時限,有些書還要排隊很久

目前的作法是:如果光看文案和試閱就喜歡,就會直接買下來;如果感興趣、但不確定會不會喜歡,就到圖書館借,讀完喜歡再買
11.喜歡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喜歡的理由是?

原本是堅定紙書派,現在雖然還是偏好紙書,但電子書也有很多紙書辦不到的優點,甚至喜歡電子書的原因能列出更多XDDD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喜歡電子書的理由:

1. 不占空間(現在買紙書前都要先煩惱買了要放哪XDDD)
2. 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
3. 喜歡畫線和書籤功能,需要查找特定關鍵字時也比紙書方便非常多,適合知識類的書籍(我是捨不得在紙書上劃記的人)
4. 有閱讀時數統計功能,對於自己每天的閱讀時間、一本書要讀多久會比較有概念,每日目標也能督促自己每天抽空閱讀
5. 喜歡讀墨的閱讀馬拉松
喜歡紙書的理由:

1. 書本的裝幀在電子書是感受不到的,如果紙書裝幀很精美,就會偏好買紙書

2. 圖文並茂的書在紙書上會有比較好的閱讀體驗,如果電子書是做成流式,圖片安插的地方往往就不像紙書那樣精心編排;如果是做成版式,閱讀版面常常會太小,跨頁的閱讀體驗也不好(不過主要是因為我沒買大台的閱讀器&大多用手機讀)
3. 就算不是圖文並茂的書,文字是出現在書中的哪一頁、哪一個區塊(比方說偏上還偏下,在版面的左邊中間還右邊),在閱讀的過程都會被記憶,而流式的電子書完全模糊了這種空間感,讓人無法找到字句確切的位置

4. 翻閱書頁的手感是難以取代的,而且這種體感會連帶影響對閱讀的記憶,我個人覺得同樣是讀完一本書,讀紙書會比較容易記住內容

5. 結合3和4,字句在書本中的空間感、翻頁的手感、閱讀時翻頁體感與文字結合的記憶,以及電子書難以做到快速連續翻頁的特性,都讓紙書更適合「翻閱」
所以經常會需要翻閱的書(非常喜歡的書、會需要前後查找對照的書),我個人都傾向買紙書
(原本以為電子書的優點能列比較多,結果也沒有(rofl)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2.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為什麼選這本看呢?

因為紙書書債還很多,我現在通常是在外讀電子書、在家讀紙書,同時閱讀兩本以上的書(除非衝刺讀墨的閱讀馬拉松啦

現在讀的電子書: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三人共享兩人世界的多邊戀日常 - 洪承銀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剛好之前有開一噗談:@zrockabyz - 喜歡到覺得應該獨立發一噗,讓更多人看到 等跑完奇幻馬拉松想來看這本XDDD
現在讀的紙書: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女僕的祕密生活:黑衣、圍裙、白緞帶,揭開英國上流底層的隱藏真相
我是先讀《福爾摩沙時尚圖鑑》,讀了一點後改讀《女僕的秘密生活》
兩者之間沒有關聯,只是最近計畫要寫幼年蒙特,找一些參考書來讀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3.有買了但一直沒看完的書嗎?為什麼?

有超多,因為我是大慈善家(ㄍ

買書已經變成定期會做的事了,可能是接到追蹤出版社或追蹤作者出的新書,或是主動去查看最近出版/即將出版的書,有興趣的就會丟到下次再買清單,特價的時候下單

買書是我從小到大唯一完全不考慮預算的花費,只要是喜歡的書,不管多少錢都會買,再貴也不會有任何猶豫或心疼
(雖說我買過最貴的書可能頂多也是單本兩三千吧,但還是國高中生時,就算只是一千也很多了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4.有定期會重看的書嗎?為什麼?

定期的話沒有(?)
不過我非常喜歡的書都可能不定期拿來翻翻

還是國高中生的時候,要達到「會讓我想重複翻閱」的標準才會買書,後來閱讀量更大、手頭也更闊綽了就開始到處買(ㄍ)

因為太多買來的書還沒讀完,現在大部分還是以閱讀新書為主,比較少去重讀作品,就算重讀也不太會是從頭讀到尾,而是翻閱喜歡的段落
泛若(゚Д゚;≡;゚Д゚)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15.粗估就好,大概擁有多少本書呢?(實體書+電子書)

691本以上

因為買太多了我是有好好記錄ㄉ,不然可能會買到重複的
不過成套的漫畫、同人本我都沒有計入,另外系列作不管出了幾本都是登成1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