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準時畢業,值得發噗好好紀念一下!
集訓結束來搬搬創作+幫自己寫小論文。在紙張背後,記錄這一個月雜七雜八的思考路徑
角色立繪,履歷可參閱 >>>
老船長的檔案。
「神賜者」亨弗利,奴隸船〈黃金處女號〉船長;
以及他的船員,
「農夫」赫瑞修。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注意:創作內含大西洋奴隸貿易設定、部分冒犯女性言詞,考據不嚴謹之捏造內容,介意者建議迴避。世界觀很黃很暴力,但比起聚焦海盜的殘酷,我更傾向利用官方的材料,寫出地理大發現之後的時代痕跡,與討海人可能擁有的生死觀。興許是我對罪惡的想像相當有限,造成有點輕輕放下的感覺,又或者官方事件之於我的切入角度,好像沒辦法導向很血淋淋的方向。
總之,目前的文章並沒有太多針對暴力血腥的描述,黃賭毒只有微微擦邊路過(好好笑真的是路過而已)。然而,我也擔心自己的遣詞用句會造成不悅和不適,所以先打個預防針,再來聊文章。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企劃主題為「三十日死」,現實一天等同企劃一日,軟爛社畜有自知之明不可能寫滿三十天,和以往一樣決定專攻事件為主,預計一週一篇
第一篇克服久未寫文的摸索期寫得還算順利,第二篇就有點用力過猛了,造成腦汁燒乾第三篇直接難產。剩下一個禮拜,看到結企後禁止創作三十日期間內容的公告,才急起直追把後三篇極限趕完,截稿日那天只睡兩小就爬起來上班快死掉,萬年延畢慣犯反常衝了一波,也是很難得的好玩體驗!
得證,死線專剋拖延症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難得準時畢業,想把每篇文章的發想思路趁熱記錄下來,再來閒聊角色如何吃書。
個人對海洋文化和17、18世紀的歷史沒有詳細認識,為了參企才趕快東拼西湊惡補功課,可以把這樓當成
阿丸私房ㄉ黑暗料理記錄,食材和料理方式都擺在上面。烹飪過程很混亂,不是考據取向的創作筆記,但會有一點點相關資料 or 流行文化作品粗淺和暴力的挪用。
照我的廢話程度,小論文不意外又臭又長,預告一下
#文長慎入 。前兩篇塞太多東西進去,現在回憶腦袋還是鬧哄哄的,我緩慢整理蓋樓
➤ 事件一: 瑪格麗特的綠光|傳說留於大海之上影子搖曳深處,月光溫柔照耀,
海洋輕柔的夢裡,躺著悲傷的寶藏。
翡翠光芒,如一絲耳語嘆息,在深處,悄悄閃爍,
將心引至終結,迷失於悲哀的詭計中。
- 瑪格麗特的翡翠光芒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官方歌詞原文In the depths where shadows sway, 'neath the moon's gentle gleam,
Lies a treasure of sorrow, in the ocean's soft dream.
Emerald light, a whispering sigh, in the depths, it softly gleams,
Drawing hearts to their demise, lost in melancholy schemes.
- Margaret's Emerald Glow
✎船隻被稱為"she"題目是「船」角色又是「船長」,想把握這次的主題來發揮人物設定。我的切入角度蠻明確,直接往船隻的方向環繞,將航海相關印象的片段和關鍵字嵌入進去,營造時代氛圍。
西方文化常見用「女性」代詞稱呼「船舶」,《神鬼奇航》裡傑克船長之於鬼盜船(Black Pearl 黑珍珠號)的鍾情執著,以及《冰與火之歌》裡的鐵群島艦隊司令——維克塔利昂·葛雷喬伊的台詞:「艦隊司令愛他的艦隊,更甚於男人愛妻子。」皆能見到一個船長對待船舶、艦隊的特殊情感。
港口水氣豐沛,形成的「迷霧」會遮掩事實本身,航行時碰見的「海市蜃樓」現象,也經常做為美好虛妄幻景的投射。文章開頭用〈瑪格麗特號〉受晨霧遮掩的「少女」形象,延伸至她的年紀「蒼老」才是真實,藉此討論「幽靈船」在角色心中代表什麼樣的意涵。
✎克拉克與蓋倫有計劃帶一點帆船資料,於是非常我流的把官方的〈瑪格麗特號〉詮釋為體積龐大、載貨量充足、適合遠洋的
克拉克帆船(文中取用希臘文 κέρκουρος 駁船一詞,譯為克庫羅斯),克拉克帆船的顯著缺點為重心不穩,遭遇強風時有傾斜翻覆的風險。
老船長的奴隸船〈黃金處女號〉則是改良自克拉克帆船的船種
蓋倫帆船 (又稱加利恩,西班牙語 Galeón,文中譯為葛雷翁)體積比克拉克帆船更小,但速度更快,重心也更穩定。官方QA提到「艾特羅聯邦」的參考原型是西班牙,故於文中做了兩者的連結。歷史上西班牙著名的「無敵艦隊」,其中就有蓋倫帆船的身影。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那個靠風力和人力航行的時代,如何把漂流海上的船隻拖進港口,我似乎沒有找到相關資料?所以擅自發揮想像力進行了一點捏造XD。現代汽車於泥地雪地拋錨(哇突然發現這個詞也是源自船隻領域),能夠利用另一台車搭載的「絞盤機」拉動,使車輛脫困。
那如果其他船上裝載「絞鍊」,加上順風和海流應該有機會把〈瑪格麗特號〉一起護送回港口吧?嗎?不好意思寫得比較隨便,這部分充滿漏洞不要理我wwww
_
【帆船科普】欧洲帆船看上去都一样?结果竟然是…_哔哩哔哩_bilibili帆船介紹的參考影片,B站連結注意。
✎船舶命名對大海的想像很貧乏,就近重讀了《冰與火之歌》鐵群島角色的章節,一如既往參考不少馬丁爺爺的描寫方式,以及水手和海盜文化的詮釋。像是「鐵和石」的意象、海盜的驕傲不屈、渴求榮耀和積極去死的作風等等。
船舶的命名,也稍微研究小說中的
船隻,發現有幾個大方向蠻有趣。有來自王公貴族、歷史或神話人物的命名方式,例:喬佛里國王的勇氣號(King Joffrey's Valor)、甜美瑟曦號(Sweet Cersei)。
一些出於抽象的概念,例:虔誠號(Piety)、寧靜號(Silence)、無望號(Forlorn Hope),也有許多動物或女性形象的命名,例:老婦人號(Harridan)、含羞少女號(Shy Maid)。
✎黃金處女號構思設定時,很早就想好船隻名稱一定要藏梗進去!奇怪地方的小堅持嘿嘿。
得知三角貿易中的非洲奴隸,為奴隸主帶來無數暴利,因此又被稱為「黑金 Black Gold」 ;加上海盜以劫掠其他船隻維生,金銀珠寶愛不釋手。起初就想,欸那直接叫 「黃金船 Golden ship」好ㄌ,載著黑色黃金的寶船,簡單直接。
但如果只叫黃金船又稍嫌單調了,我打算讓船舶和女性之名連結在一起。利用舊社會對於「處女」品格貞烈高潔的景仰;與船艙載貨量巨大,如同大肚子「孕婦」的形象相互對比。使角色提出這樣頗具冒犯性的對話,來展現海盜的野蠻粗野和充滿偏見的性別觀。
鐵處女的英文是 Iron maiden,有考慮 Golden maiden 要不要譯成金處女或金色少女,最終還是感覺「黃金處女號 」最順眼。
✎床戲與船戲這部分其實充滿意外w,年輕海盜對「傳說」總是充滿妄想,原先我只是一邊想像《少年Pi奇幻漂流》的風暴場景,一邊單純寫老船長年輕時曾經在夢裡駕駛過瑪格麗特(單純的駕駛,沒其他意思),但那陣子剛好聽〈寶島少年兄 Podcast 限定〉某集聊到女性情趣用品的名稱,忽然發覺一些和性有關連的名詞也是來自海洋(例:初潮、高潮)便朝佛洛伊德式寫法一路歪過去了。
為了不要使這段「船戲」過於突兀,也在前段添加老船長買下歌女的一個晚上以換得寶藏(歌詞)線索的情節,以及利用同樣具有遐想意味的蚌殼肉心,連結到瑪格麗特之名——來自貝殼的「
珍珠」意義。
瑪格麗特(船)→女性,代表水手的春夢(慾望),同時也可以是夢魘(恐懼)。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過了好望角以後?好望角位於非洲西南端,由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並命名 「暴風角」,成為歐洲前往東方航路的新希望,後被國王若昂二世更名為「好望角」。周邊海域終年天氣惡劣風浪巨大,無數船隻翻覆,連發現者迪亞士自己也罹難於此。
如果說到水手最深的恐懼與絕望,我會直覺聯想到「富蘭克林探險隊」搭乘的兩艘船〈幽冥號 HMS Erebus〉及〈驚恐號 HMS Terror〉在北冰洋遭遇的悲劇。於是我寫老船長在夢中越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繞行七海,最後於北極遇難發瘋。夢裡什麼都有,那老船長跟麥哲倫一樣環遊世界一周也沒問題嘿嘿!
–
好望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永世飄流事件資料提及:幽靈船航行速度快得嚇人、與魔鬼締約、徘徊至審判之日,以及貿易公司的走狗,和船長的姓名「弗里索.德.弗里斯」屬於荷蘭(尼德蘭/低地諸國)人名,可以看出種種「
飛翔的荷蘭人」傳說的明顯影射。
在海上傳說中,與這艘幽靈船相遇在航海者看來是毀滅的徵兆。荷蘭文裡「vliegend」是用來表示一種持續飛行的狀態,形容受詛的荷蘭人永遠飄流在海上,四處航行,卻始終無法靠岸的悲慘宿命。(節錄維基)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想寫的梗差不多都寫到了,最後才在思考怎麼收尾總結比較漂亮。每個傳說、每個故事背後皆有意欲言說的道理,果然我的疑問會聚焦在為什麼幽靈船傳說要傳達「永不靠岸」這個概念,而這樣的概念又是為何會令水手感到害怕?
想想答案其實已經包含在「極地夢魘」的描寫裡,除了大地一片白茫茫無法生存,還有孤身一人面對飢餓與死亡的恐懼。大海固然乘載著海盜事業的金錢、自由以及一切榮耀,但船隻若是不靠岸補給休息,依然會面臨死亡。海盜事業能夠在短暫時間獲取暴利,但及時享樂的行為模式無法替他們累積資產,海盜注定得將命運投注在下一次掠奪之中,永遠過著自由但搖擺不定的生活。
大海塑造傳說。換個角度想,傳說也只存在大海之上。所以瑪格麗特號進港後蛻去神秘,在陸地淪為衰老與平庸。
–
海盜其實是不太會埋藏財寶的。當時的船上生活衛生狀況惡劣,所以染病跟受傷之後死亡率非常高,要是運氣不好沒有遇上獵物就得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漫無目標的航行,只有幸運的航行才能全員返航,人數減少一半以上不會太過稀奇,連人帶船就此消失在大海中變成藻屑時有所聞。這一切不穩定因素,都使得海盜變成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者,他們不是什麼會埋藏財寶的守財奴,花錢的速度可比洋流還快。通常會埋藏財寶的反而是那些擔心海盜襲擊的沿岸居民,也因此襲擊城鎮時,拷問財寶的埋藏點對海盜來說是一種必須的活動。 布坎尼爾海盜衛生習慣很糟,大都有嚴重的酒癮,這些瘋狂的人有本事把尋常老百姓一輩子賺不到的橫財在幾個月內全部花光,然後羅羅內再次開始招呼人手組織下一次的行動。在這一切的布坎尼爾海盜背後提供支持的是歐洲商人,有的是集資投資海盜的出海經費再共同分贓,有的是建立收買贓物、提供娛樂跟補給的走私站,這個時期有許多規模不一的海盜城在美洲跟非洲海岸建立起來。——節錄自
[心得] 加勒比海盜簡史 ✎希臘神話與海洋海洋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蹤跡,但好像很少有像古希臘保存的這麼豐富,而且流傳甚廣?這塊沒時間研究,只有粗暴引用大洋河、歐開諾斯還有「
墨爾波墨涅/歌唱者,聲音甜美的」來稱呼情節裡的歌女,略略帶點海洋文化的鹹鹹。
歐開諾斯 是大洋河的河神,在大多數歐洲語言裡,「海洋」來自他的名字。歐洲的詞源,則是腓尼基的公主
歐羅巴。亞洲的詞源
亞細亞 ,有一說是源於希臘人或腓尼基人對於東方的稱呼。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不是新聞了,但是前陣子睡不著亂點亂看一些宇宙行星的介紹,發現很多星體的命名同樣取用自希臘和羅馬神話。再次體會到古希臘人的文化以及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從海洋到宇宙,至今依然深深影響我們,前幾樓提到的〈幽冥號 HMS Erebus〉的典故也是來自神話中的黑暗化身
厄瑞玻斯。
非洲 詞源的其中一個說法是女神的名字,所以我在文中把以此為原型的大陸譯為「阿菲莉嘉」。打出來自己聯想到《死亡擱淺》的「美國」背景和姐姐「亞美利」之間的連結,是不是土地幾乎都是陰性特質呢?像是蓋亞?
老船長的前任 (?) 和故鄉原型同樣取自「女神/女王」的名字,第二篇再來講講。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事件二:獻給聖父的讚美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你會原諒我最初犯的那個罪嗎?
雖然那罪在我之前就已經存在,但它仍然是我的罪。
你會原諒我的那個罪嗎?雖然我持續地犯。
儘管我一直懊悔,卻依舊在犯。
- 獻給聖父的讚美詩
➤ 官方歌詞原文Wilt thou forgive that sin where I begun,
Which was my sin, though it were done before?
Wilt thou forgive that sin, through which I run,
And do run still, though still I do deplore?
- A Hymn to God the Father
✎歌謠官網設定寫到,「歌謠」也許是維珀利伯港最偉大的財產,最能代表這個港口的文化。歌謠如此重要,有了事件一的經驗,我也決定繼續把歌詞當成建蓋文章的磚石。
事件二的歌謠是關於「悔罪」的讚美詩,原先計劃由宗教的罪延伸至海盜的罪、販奴的罪等話題(儘管當時販奴被視為理所當然),再引入老船長的鐵墜鍊(古水手之歌)的梗。
官方 NPC (涅斯托爾神父)的關鍵字讓我聯想到《教父》電影,教會與黑幫一白一黑形象看似衝突,兩者卻都是西方社區集合個人成為群體的形式。教會劃分教區,黑幫分割領地。教會為信徒提供幫助,黑幫也做著類似的事情(只不過會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構思很豐滿,然而這篇小材料多到我處理到有點頭痛⋯⋯為了順暢性和不要過分失焦,捨棄掉不少初期構想,只留教堂場域「連結眾人」的部分。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約翰.多恩第一篇的作法是隨心所欲寫寫印象,最後再考慮怎麼收尾;第二篇則是很早就定下頭尾,中途彎彎繞繞迷路好久,才終於接回首尾呼應的正軌上(腦死
丟關鍵字查到事件二的歌謠〈獻給聖父的讚美詩〉源於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的
詩作。對這位詩人有點好奇,依循線索繼續上網衝浪捕撈素材,意外發現海明威的《戰地鐘聲》(又譯:喪鐘為誰而鳴)同樣來自約翰.多恩的作品。
讀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覺得內文意象非常適合水手,也想到超立方分析《死亡擱淺2》預告,所提出的大航海時代後的「全球化」現象,靈機一動決定在文中引用同一位詩人的作品來串連主題。整合文章脈絡的過程,刪去了黑幫的探討,但「個人/集體」的主題也得以用更適合海盜的方式來呈現。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能夠獨自完整;
所有人都是陸地的一部分,主體的一份子。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ey friends's or of thine own were.
假若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歐洲便會減少,
如同一個海角被沖走;如同你或你朋友的莊園被沖走一樣。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帆船時代15世紀中期至19世紀,由於造船技術的革新,帆船主導了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被稱為
帆船時代。上篇寫到克拉克和蓋倫兩種活躍海權時代的船舶,此篇也將寫下歷史重要一頁的
卡拉維爾帆船 丟進黑暗火鍋一頓亂煮。
卡拉維爾船身輕小,不適合運載大量貨物,但航行快速機動性高,適合遠航探險而廣受航海家的推崇。哥倫布探險隊前往美洲的三艘船艦:聖瑪利亞號、平塔號、尼娜號皆屬於這個船種。
補充個題外話
〈尼娜號〉 原名〈聖克拉拉號〉,但水手取的花名更廣為人知——La Niña,西班牙文「小女孩」的意思。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接下來是為了鋪開帆船時代歷史感的瘋狂排比w,歐洲北海有
鱈魚香絲捕鯨產業,亞洲有香料貿易,非洲的奴隸貿易,美洲的黃金國、青春之泉傳說。有了風帆,孤島和大陸相連,世界的東西南北,不管望向哪個方位都有討海人留下的痕跡,沒有他們征服
殖民不了的土地。
撈資料過程發現《冰與火之歌》中
奴隸灣 以出口產物聞名的形象,似乎致敬了非洲黃金海岸、胡椒海岸、奴隸海岸的命名方式。除了古希臘奴隸制度,馬丁爺爺應該也參考了部分非洲長久的人口販賣歷史。
和非洲歷史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彌林」周遭的土地相當貧瘠,因此奴隸對這座城來說就是經濟命脈,也仰賴著進口貨物維持城內貴族的富貴體面。以此強化奴隸主反對和其他城邦開戰,反對廢除奴隸制的合理性。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五月之花盛開的淨土官網的港口歷史寫到,百年以前許多人因為歐羅巴大陸的宗教迫害,背負罪名四處流亡,輾轉來到這個自由的島嶼建立新家園。雖然美國科德角距離維珀利伯港的原型(牙買加的皇家港)有一段距離,不過字面敘述很符合〈
五月花號〉流亡者尋找新家園的小主題,也作為時代痕跡的一景引用進來。
老船長的年輕船員 NPC 赫阿修的背景設定,也是往「流亡者」的小主題去展開。在我的草案裡,赫阿修的老爸把種植園留下給兒子經營,自己就回故鄉退休享福去了,
誰知道兒子為了追夢敗光家產。他的農工不是黑皮膚的非洲奴隸,而是同樣來自歐羅巴大陸的流亡者。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_
在京斯頓與羅亞爾港(又譯皇家港)碼頭後方的島,被劃分為大型養牛場與蔗糖大農田,這些資產的主人大多不在這裡,靠著在此獲得的利潤,在英格蘭家鄉過著相對安全舒適的生活。數十年來,英格蘭政府把這座島的大農場,當成傾倒不受歡迎人物的的垃圾場,包括清教徒及其他宗教異議人士、蘇格蘭與愛爾蘭獨立運動擁護者、反叛王權失敗的起義人士、沒有土地的農人、乞丐以及大量的平地罪犯,通通成為蔗糖與棉花農場主人的奴僕。大量契約傭工死去,他們在農場主人的田地上工作,承受著永遠罩頂的毒辣陽光,最後染上熱帶疾病而死。其餘沒死的人就逃跑,加入一六六零與七零年代,以羅亞爾港為基地,攻擊西班牙船舶的私掠船。——節錄自《海盜共和國:骷髏旗飄揚、民主之火燃起的海盜黃金時代》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瑪麗玫瑰與大亨利說到船與花花,也來提提上篇擠不進幕後閒聊的
〈瑪麗玫瑰號〉 ,這艘船擁有「海上最美的一朵花」的美名。上篇連結瑪格麗特名字的珍珠意義,把幽靈船比喻為「海神掌上最美的一顆珍珠」也是我對曾經海上第一大美女形式上的小小致敬。
這朵亨利八世曾經最愛的小玫瑰,最後於海戰中沉沒了,英國專門建了一座博物館來陳列紀念近代打撈上來的船隻遺骸與文物。
同樣身為亨利八世船艦的同期學姐還有〈大亨利號〉(Great Harry,文中譯為偉大哈利號),雖然文中我寫到國王的寶船沉了,但現實歷史大亨利並沒有和瑪麗玫瑰一樣因戰事殉難大海,而是在1553年的大火意外燒毀。她們當初參與的海戰對手也不是西班牙(艾特羅聯邦),而是法國。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埃西奈王國的太陽永不垂落老船長的故鄉「埃西奈王國」的原型是「英國」,應該有透過王國水兵和日不落的關鍵字超直白的表現出來??不過
日不落帝國 的稱號,其實最早用以稱呼16世紀的西班牙。
可能觀看視角 or 大國話語權的關係?啃啃海盜黃金時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後)幾個著名海盜的條目時感覺充滿了英國著力過的痕跡,因此老船長的背景構思也是以英國為主要參照。海盜活躍中南美洲沿岸,得見歐洲列強的觸手在這些化外之地的影響力,原本的阿尼ki 西班牙、葡萄牙走到這個時期開始黯然褪色。
英國由西班牙手上接下「日不落帝國」的名號,流傳到19世紀成為普遍別稱,也代表英國於海權時代後期,從小弟一舉成為新時代海上霸主的筋肉量變化。
✎比達格女王號思考要往英國的別稱來替老船長的故鄉取名,所以從不列顛追蹤到布狄卡,又追蹤到愛西尼。
〈埃西奈王國 Kingdom of the Iceni 〉的 Iceni 愛西尼,來源羅馬時代早期的古不列顛部落,老船長過去的座艦〈比達格女王號 Queen Buddug〉便是取自部落的王后/女王。
Boudica 布狄卡(威爾士語 Buddug,譯作 比達格)可能是不列顛尼亞 Britannia 這一行省名稱的語源。她既是帶領愛西尼部落起義反抗羅馬的女王,也是後來受羅馬人神化的不列顛女神。到了現代,不列顛女神已然成為英國文化的重要符號,被印在硬幣上。
宅文化流傳亞瑟王是女人的靈感有無可能有部分來源於她?瞄了幾眼英維條目的機翻,發現伊莉莎白一世時期就有土地擬人化的創作手法出現好酷。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王國艦隊嘿丟王國水兵這一 part 就是影射「英國皇家海軍」,海盜和海軍(政府)並非涇渭分明互不兩立,而是依照政治局勢有不同的對應關係。
私掠許可證 的發放,代表各國政府利用海盜箝制他國的企圖。德雷克的時代,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會親自登船授予這個傳奇海盜皇家爵士的頭銜;但到了班傑明·霍尼戈爾德所處的黃金時代尾段,海盜難以管理、不分國籍四處打劫的亂象,反而使權貴投資的貿易產業造成重大虧損。因此政府開始收編海盜獵人,讓海盜去追捕同夥。
有海軍之後投奔海盜事業,也有海盜被授予海軍頭銜和政府官職。有不屑政府警告的囂張海盜,也有為政府做事、期望日後獲得赦免的海盜。雖說海盜能自由選擇行船的方向,但說到底也是跟隨世界的潮流在搖擺。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送人遠離家鄉的生意老船長被抓去軍艦上當水兵的這段經歷,靈感是
Jay Chou 的水手怕水,因為不識水性與海絕緣,生於小港口沒去捕魚,當的卻是搬運工。角色設定要和 NPC 赫阿修完全相反,於是年輕的老船長又窮又沒志向,沒聽過什麼海盜傳說,沒想過要成就什麼大事業。
他的眼界就是家鄉港口圍起來的小小天地。成為海軍是意外,成為海盜則是另一次意外。海象反覆無常,我喜歡被命運的風暴捉弄,人們東倒西歪,只能在其中憑著直覺匍匐前行的感覺,這種輕飄飄的人生充滿生命掙扎活過的重量感…我好愛…
水手因為他人的利益被迫遠離家鄉,很可能死在海上,再也看不見陸地。這點其實和非洲西岸渡海而來的奴隸處境不謀而合,剛好「九尾鞭」象徵的暴力剝削,也可以做為「皇家海軍」和「奴隸貿易」兩者之間的共通聯想。
_
有人估計,就算全英格蘭的水手都身體健康,同時在工作,也只會占商船與海軍戰艦所需人力的三分之二左右。商船與海軍都歡迎自願者。自願簽約的人,海軍會提供兩個月薪水的獎賞,但接受這筆錢的人不多。商人不得不採取激進的手段填補船員空缺,有些人會聘用「拐帶者」,他們會承諾這些遊蕩者,如果在虛線處簽名,就給他們高薪,還可以預支薪水。那些簽下去的人會發現,自己站在開往外海的船上,成為低薪的水手學徒,拐帶者會拿走他們幾個月工資作為傭金。如果這種手法不成,特別沒道德原則的誘騙者,就會直接給喝醉的水手銬上手銬,綁架他們,鎖他們一個晚上,然後賣給商船船長。不論是哪一種情形,新水手在法律上都有義務服務新船,直到完成為時數月、有時長達數年的旅程。 跟商船相比,皇家海軍是出了名的薪水更少、紀律更嚴格,而且採取更為全面與暴力的手段:強迫入伍。強徵隊(press gang)由海軍軍官帶領在街上搜索,並在棍棒的協助下,圍捕任何他們看到的水手。
再強悍的水手,只要強徵隊一出現,還是會讓他們帶著恐懼逃跑。水手在酒館上方一躲就是好幾天。有人假裝娶了酒館或咖啡館老闆,如此一來,就能宣稱自己擁有房屋,這種人不用服海軍役。有人幫自己弄到警員或街坊官員的身份來躲避當兵,或是乾脆簽約加入商船。總之,有大批水手一起逃離英格蘭。
強徵隊鍥而不捨,特別是他們的隊長每抓到一個人,就可以領到二十先令。他們會在半夜闖進民宅和民宿搜捕水手,定期突襲正駛進倫敦及其他港口的商船。水手嚴重缺乏的時候,強徵隊會闖進陶工、織工、裁縫,以及其他貧窮商人的家裡,抓走他們及學徒。
依據劇作家與說明小冊的撰寫人約翰.丹尼斯在一七零五的記載,這些人「像狗或犯下最壞的罪一樣,被趕出自己的家」,通常連衣服都沒來得及穿。許多人因衣不蔽體而死,「活下來的人」因為缺乏相關技能「也沒什麼用」。乞丐、無業遊民、街童被強徵隊無情抓去。許多不習慣海上生活的人,就再也沒機會見到英格蘭了。
——節錄自《海盜共和國:骷髏旗飄揚、民主之火燃起的海盜黃金時代》
✎恐懼足以服人抓捕老船長的海軍軍艦取名〈畏懼號〉,記得是寫事件三或四才回頭修改的小地方(爆,因為想讓「恐懼足以服人」這個生存本能的小主題更加清晰。
水手怕水嘔吐尿褲子,海軍上層利用暴力統治下屬,都是「恐懼」這個情緒的展現。船隻將航向何方?不知未來如何安處?視角拉高是海上人生的普遍情況,視角拉遠也可以呼應販奴船上的奴隸處境(只不過更嚴苛更淒慘)。
同時軍艦名也是我對富蘭克林探險隊又一次私心的挪用,事件一把白雪大地寫成「幽冥之地」,此篇打算再來借用〈驚恐號〉的名目來發揮。「
勇敢」是一種美德經常作為交通工具名稱,於是初次聽到幽冥號和驚恐號的不吉之名感到相當訝異,西方人沒有這類忌諱,但船名感覺已經註寫了探險隊未來的命運。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邪龍船長與黑色爵爺兩個知名海盜的捏他,惡龍德雷克的經歷可以說是所有海盜最夢寐以求的吧?繼麥哲倫後完成環球之旅,還當上海軍中將,擊退過西班牙無敵艦隊。雖說死於痢疾,但一生如此也算善終了。生平事蹟太有傳奇色彩,威名遠播
東方藍小朋友聽到惡龍海賊團都瑟瑟發抖。
巴索羅繆
大熊 和他的十一條海盜戒律,之前看河道朋友聊到海盜戒律,過去對海盜的印象都是適者生存無法無天,沒想到還有「黑色准男爵」這樣的紳士。想了想可能每艘船都有一套規範準則,來維持這個小型社會的穩定,《神鬼奇航系列》出現的「海盜法典」應該參考了這部分的歷史。
-
在這次為時三年的航行之後,德雷克船長擔任草創期的英國海軍提督,在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爭中擔任指揮,贏得了亞曼達海戰的勝利。但戰爭當中他不改本色,一度脫隊夜襲了西班牙海軍的軍餉船,劫走了西班牙海軍的薪水,真不愧是海盜提督。西班牙人非常痛恨德雷克船長,以他姓名的諧音稱呼他為「Draco」或是「El Draqui」,兩者在西班牙文中的意思都是「惡龍」。據說在他環球航行之後的一世紀中,「El Draqui」的名號都被用來嚇唬小孩,所以不乖的西班牙小孩都會被船長抓走。——節錄自
[心得] 加勒比海盜簡史 -
巴索羅繆·羅伯茨是一位著名的威爾斯海盜,因外表英俊,溫文有禮,而又被稱為「黑色准男爵」(Black Bart)。羅伯茨打破了一般人對海盜的形象,羅伯茲是個溫厚的紳士,他有著英俊的外表,經常身穿高貴的紅色馬甲及馬褲,帽子上亦插著紅色羽毛,腰間插著兩把火槍,並佩有寶劍。除此之外,羅伯茲沒有賭博酗酒的習慣,他喜歡品嚐清茶。而且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會按時按候做禮拜,他更會勸船上的船員一同信奉基督教。——節錄自維基條目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相信上帝,如實悔罪神父對老船長說的那一套,指涉的是新教的核心思想「因信稱義」。一個人獲得救贖,並非依靠外在的個人行為。只要內心相信耶穌就可以了,因為上帝已經將恩典賜予全人類。這樣的思想,包含了贖罪券等天主教社會亂象的反動。
雖說「神父」屬於天主教系統的職位,但他是島國土生土長 + 我流捏造「約翰.多恩」是神父的偶像,覺得神父的理念說不定是更偏向新世界(新教)的。
約翰.多恩生於天主教家庭,他的許多家族成員都因為宗教原因受到迫害,甚至遭到監禁殺害。即便如此約翰依然是家族中唯一放棄天主教並改信英國國教的人。他寫文批評天主教會維護王權,獲得國王賞識。約翰去世前,基於信仰主張,寫了許多挑戰死亡的詩,認為死者被送到天堂是為了永遠活著。(節錄維基條目)
赫阿修種植園裡的農工,多半是歐羅巴地區的移民。為了和神父的新教主張形成對比,我讓他們的理念作為「舊世界」的規矩,更偏向天主教的「因行稱義」,或者更接近古老猶太教的「因律法稱義」,以呼應後面想要帶出的「海盜戒律」。
如前幾樓所說,從「宗教的罪」延伸討論「販奴的罪」,原是此篇計劃重點探討的主題,不過內容已經偏重到「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加上我認為老船長大概也沒有興趣深究事件二的真相XD,決定這部分順順滑過,有帶到〈獻給聖父的讚美詩〉和NPC神父自身可能擁有的矛盾(犯了罪又渴望寬恕)就好。
至於老船長的罪,被我刪減到只剩下「信天翁拍打翅膀。白影掠過,幾乎就像靈魂一般無瑕。」這句,同樣等聊角色再來細談。
_
因信稱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世上最下流的人物集結於此神父憂鬱瘦弱,留一小叢短鬚。來自島國北部小鎮,貧窮虔誠,從小鎮的助祭成為港口最受尊敬的神父。這樣一個神聖形象的人物,怎會對入夜後教堂的黑幫活動視而不見呢?關於神父的下落還有後續,因為怕跟官方解釋違,放任迷霧飄飄不了了之。不過老船長的想法,其實表現在教士的這句話,「世上最下流的人物都集結於此。」
維珀利伯港是新世界的索多瑪,充斥慾望罪惡,太乾淨的人不可能容忍此處,看到港口的混亂反而會失望離開。要說神父和黑幫全然沒有勾結,我也是很難相信的。他可能迫不得已提供場地,也可能為了利益深陷泥沼。總之,世上最下流的人物集結於此,神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事件二塞太多東西腦汁乾掉,本來打算多描寫港口宗教自由的設定,已經沒腦力補充只好用「萬神的廟殿」略略穿插帶過各個小片段。
-
加勒比海盜崛起之後,商人也接著跟進,讓皇家港成為戰利品交易的現成市集,人們興建倉庫來存放商品,至1660年代晚期,皇家港已成為一處非常興盛卻又目無王法的城鎮,人口約 6,000人 。 牙買加許多顯赫的地主和商人都在加勒比的海盜活動中分有一杯羹,也靠著從西班牙人身上奪得的寶物而漸漸致富。在這段全盛時期,皇家港是美洲大陸除去波士頓外規模最大、最繁榮的市鎮。這些地主並沒有僅滿足於商貿活動,酒館、妓院 和賭場也大量出現,這些商家彼此競爭,想方設法從加勒比海盜身上撈取油水。據説曾有來到此處的牧師相當不以為然,寫了一封抱怨信表示鎮上有五分之一的建築都是「妓院、賭場、酒館和販賣摻水烈酒的商家」。這座城鎮可説是狂歡天堂,水手的夢想之地,有些人卻無法體會其中樂趣。 有位曾到訪的英國教士對皇家港的評價如下 :「這座城是新世界的所多瑪 ...... 充斥著海盜、惡人和娼妓,世上最下流的人物都集結於此 。」
更準確地說是鎮民對宗教自由放任的態度惹惱了他,皇家港兼容並蓄,歡迎有著各種宗教信仰的人士,卻終究是個粗俗又充滿暴力之處,也怪不得另一位來自新英格蘭的不知名人士會將皇家港稱作「世界上最邪惡的城市 」 。
——節錄自《黃金海盜時代:得海洋者得天下》
➤ 死神,別驕傲Death be not proud, 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Mighty and dreadfull, for, thou art not soe,
For, those, whom thou think'st, thou dost overthrow,
Die not, poore death, nor yet canst thou kill mee.
- Death, be not proud
✎已經沒有時間能夠揮霍怎麼寫個幕後紀錄,我自己還可以再迷路一次天啊w,終於帶出〈死神別驕傲〉和老船長停留在港口的原因,有圖窮匕見之感(脫力
從弱者才須團結,到強者自力更生。恐懼足以服人,到死亡本身即是威信。海盜成群劫掠,到無法共享性命榮耀。最後信仰凝聚眾人,再到沒有誰能夠拯救誰。包含了船長年輕到衰老的經歷以及價值觀形塑的過程,每個段落都有各自一套符合海盜作風的概念,但我想要墊基在下面的底色其實皆是「死亡」這項絕望的事實。
神父抄寫〈死亡別驕傲〉這首詩,大概也有感涉入黑幫,總有一天會惹火上身。即使如此神父依然循著宗教理念或自身慾望,在矛盾的心境下,做他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和約翰多恩一樣,也和港口的其他眾生一樣)。不論是否預視結局毀滅,所有人都行在前往終結(死亡)的路上(好多腦補救命
流行文化中的海盜形象,大多粗鄙殘暴且胡作非為,但我個人很喜歡苦澀悲傷的調味方式,於是將討海生活艱辛危險的成分加入進來。海盜自由瀟灑,不看任何人的臉色跋扈風光,他們追逐榮耀,卻很少有人真正不朽,流血、溺斃、死於熱帶疾病是最普遍又平庸的結局。
信徒擁抱歌唱尋求救贖,海盜縱情聲色拋擲黃金,本質來看說不定沒有太大不同,皆是一種麻痺劑,逃避終將一死勢必面對的虛無和恐慌。
這部分的靈感來自近期很喜歡的電影《伊尼舍林的女妖》,赫阿修有句台詞提到「打發時間、延遲死亡」便是受電影概念的啟發。遠至藝術創作、整個人類文明的建構,近至個人的思想行動,可能都是面向「死亡」做出的一連串應激反應。
老船長同樣,他在維珀利伯更像一個過路客。港口三十天,是打發時間等待公司交辦下一次委託。計劃靠販奴累積資產,也是對衰老、死亡迫近最後的反抗。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一言以蔽之,先射箭再畫靶。材料好多好亂,但想盡辦法去圓「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這個終極主題。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的關鍵字丟去估狗,除了宗教機構的發表,也可以逛到社會學的內容。
似乎詩人打算探討的就是「個人與集體」之間的聯繫,以「宗教」方式連結眾人是西方社會的長久根基,也有一說人類社會得以形成的起源就是「共同信仰」的想像。這些是我撰寫開頭時腦中浮現的想法。人類很脆弱,需要團結合作才能在猛獸橫行的遠古大地生存下來。
大地開拓以後,也很少有人能獨自生存,漁船商船海盜船亦是團隊分工的生態,但如果文章真的只是表達「團結」,我會覺得太過直白乏味,兜兜轉轉繞過一圈顯現另一主題,這樣的安排讀起來更有趣。
於是我開始思考老船長會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最好和「團結」完全相反。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上篇寫到「大海無情,唯強者領受恩賜」,那強者是怎麼樣的存在?海權時代的背景,大概就是指勇於投入海上生活,開疆拓土冒險劫掠的航海家和海盜。對應弱者需要團結,強者也像自然界的肉食動物,獨自狩獵自力更生。
風帆連接陸地,沒有島嶼孤獨存在。可是許多海盜都是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人,長年漂泊在外、生死難料的生活型態,注定他們很難與陸地建立長久的情感聯繫(婚姻和家庭)。即便連接在一起,事物也終有消亡的那一天,縱使有分享美酒女人的好兄弟,也逃不過葬送波濤和孤獨死亡的命運。
那個時代,人們很少遠離家鄉。因此水手是很自由的工作,可以去到世界各地的碼頭,但自由也意味著脫離集體的「孤獨」。看過各地風景也經歷許多的老船長內心寬敞,不受任何關係綑綁。這是我寫作過程摸索出來的結論:他之所以「鐵石心腸」不是生性殘忍,而是不再參與過多的冷漠。
➤ 事件三:保持寂靜|萬物終將消逝於風不羈的微風輕柔嘆息,
關於逝去的歌謠,那些痛泣之聲,
為旋律不再,奏響詩曲哀悼吧,
音樂已死,而我們悲鳴不已。
- 奧菲斯的遺產
➤ 官方歌詞原文The wanton zephyrs softly sigh
Of ballads fled, whose woeful cry
Doth keen a dirge for strains now gone,
For music's death we wail forth-on.
- Orpheus' Remnant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菸草事件三的主題是「妓女」,打算用男性凝視的方式開頭又不想太直白,就遮遮掩掩變成女人的雙子山。官方NPC 萊伊夫人持有全港最大的妓院,佷直覺安排老船長和赫阿修在妓院見面,過程中也很直覺變成藉由「妓女」這個身分來討論事件。
赫阿修形象耿直 baby face,想利用老船長的玩笑調侃他不像其他水手那麼常往妓院跑,所以寫到「菸草」。菸斗相對海盜形象比較常見,但此處想寫寫看口嚼菸,老船長一邊咂嘴一邊帶點不認同年輕人的那種粗鄙調調似乎不錯。
已經蒐集一些關鍵字,但苦無串聯起來的靈感。離結企剩一個禮拜才動工,事件三之後就沒有像前兩篇那麼專注呈現時代印象了,往一切從簡、順其自然的方向,把重心回歸一老一少兩個角色身上,所以事件三的主題也是「赫阿修」,我終於開始交代這個年輕船員的資訊(癱倒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好預兆的緣故海上天氣變換不定,生死看天,因此水手是相當「迷信」的族群,擁有不少關於好運厄運的事物聯想。這點是老船長角色設定的起點之一,我想捏一個相當迷信的水手,於是在他身上加入一部份的宗教色彩。經歷意外獲得「恩賜」,信仰強大渴望榮耀,卻不打算像其他海盜積極去死。
老船長相當看重生死,前篇寫到的船上戒律,也是直接取水手文化中的禁忌來用。吹口哨被視為向風挑戰,會引來暴風雨所以成為禁忌。在船上吃香蕉、先伸出左腳上船也都是壞運的象徵,
不小心寫成右腳上船後來偷偷修掉,我真是看資料看到昏頭了。船上規矩通常奠基於船長的個人魅力,但禁忌本身可能引來「死亡」就是一種威信了。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此篇的「紅色天空」也是一種預兆,水手文化裡流傳一句話 "Red Sky at night, Sailors delight; Red Sky in the morning, Sailors take warning."
早晨的紅天,代表厄運,出航可能遇上強風和壞天氣;晚霞的紅天,則代表好運,水手會擁有一整天無風或微風的好天氣。老船長不喜歡赫阿修這種熱衷去死的年輕人,但他很迷信,就由著好預兆好心情的緣故讓赫阿修上船了(老船長:我是為了錢錢
嗆辣紅椒的歌曲〈Black Summer〉寫到 "The night is dressed like noon, a sailor spoke too soon." 也是引用了紅色天空的典故。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早懷疑你喜歡老的關於赫阿修喜歡老的,
老的船,不是女人,但美魔女萊伊夫人說不定他真的可以?很早就寫在草案內,對比達格女王一見鍾情,決定加入船隊。沒時間寫太細,不過大概和赫阿修嚮往海盜有關,「蒼老」於他來說是經歷一個時代的痕跡,下篇會再延伸這部分。
我為文中的瓦力成份感到ㄅ歉……一方面「衰老」等同「接近死亡」的確是角色的核心主題,只要時機恰當就會把相關文字塞進去,像是事件一的瑪格麗特 & 事件三的萊伊夫人。
另一方面,也是有意無意吸收了很多我偶像的寫法和喜好。上了年紀的妓女技巧更好,靈感來自冰火的港口城市/水手文化相關章節的敘述,一如既往是粗糙的模仿借用,但我蠻喜歡這種讀完有點一言難盡的內容,像是揭開五彩的面紗,看見幻想故事背後一點也不光鮮亮麗,
美少女原來也會拉屎。
✎富貴一生的種植園前篇提到歐羅巴的農工,此篇繼續交代赫阿修從父親手上繼承了種植園。販奴船和種植園都是海權時代的鮮明刻印,老船長的「販奴船」是大西洋奴隸貿易盛行的結果,赫阿修的「種植園」則是奴隸貿易興起的緣由。「種植園主」代表著剝削者、有錢有勢有產業之人。不過此篇我主要想依託這個「衣食無缺」的背景,去表現赫阿修太過年輕的天真癡傻。
「有老婆兒子」聽起來像反駁老船長的玩笑話,但這是真的wwww,至少在我最初構思角色的草案裡是這樣寫啦。赫阿修為了當海盜拋妻棄子、賣掉種植園,更凸顯年輕人喜歡到處闖闖,不想就此安定下來的特質,還有殖民時代的男性對宏大敘事:光榮、偉大、征服、傳說的追求。
翻書找資料過程看到一句俗語,「為了玩樂而出海的人,也會把遊地獄當成消遣。」赫阿修說不定就是這種白目小孩w,水手是危險性極高的工作,海盜刀口舔血的生活就更不用說了。
許多底層人士由於命運所迫成為海盜,在他們所處的環境這是更好的出路,也是那個時代少數能突破階級限制,獲取巨大利益的事業。就像維京人流傳英勇戰死以後,會被女武神引導至英靈殿的傳說,背後是身處貧瘠環境,為了生存奮力一搏。海上生活充滿波折,海盜們或許也是為了安放心靈,才會形成「榮耀而死」的價值觀。
老船長老了才發現,陸地的連繫才是最珍貴也最難獲得的,所以他一直都有點看不爽赫阿修,明明可以躺著賺錢享受人生,卻冒性命之危放棄天倫之樂,選擇海盜之路。
-
隨新航路開闢,西葡兩國走上殖民之路並從海外獲得巨大財富,一躍成為歐洲最富有的王室。16世紀末17世紀初起,英國、法國、荷蘭等國也幾乎同時起步,成為新興殖民國家並希冀超越兩位始作俑者。自此,非洲、拉美直至南亞各地,處處都有歐洲「探險家(conquistador)」和「商業公司」的足跡。為了從殖民地獲得更多的財富,早期的殖民掠奪等搶劫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歐洲人開始著手經營殖民地。在北美種植園裡種植菸草和棉花,在西印度群島種甘蔗,在中美洲、南美洲開發金、銀等礦藏,在印度種植茶樹等等。最初種植園和礦山勞動的多數是白人契約工,他們是歐洲各國橫渡大西洋而來的貧苦移民,這些人在原居住地與種植園主或海外勞務公司簽訂契約,到美洲後用幾年勞動來償付為他們墊付的旅費,契約到期後,便成為自由民。 因白人契約工大多不適應美洲酷熱的天氣和繁重的勞動,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勞動力嚴重不足,於是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殖民者最初試圖奴役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但並未獲得明顯收益。直至後來他們發現了黑人的力量遠大於印第安人,並且黑人對於熱帶的疾病有很強的免疫能力,所以在種植園或礦山使用黑人奴隸勞動要比使用白人契約工的分攤成本要便宜的多,又便於管理。於是,三角貿易便自此正式開始,而且逐漸成為一樁賺錢的買賣興隆起來。——節錄自
維基條目 ✎不該回頭,不可去看歌謠名稱為〈奧菲斯的遺產〉,奧菲斯的音樂連賽壬都會慚愧自盡,是好適合港口的題目,但最著名的故事,果然還是冥王答應令他的亡妻重回人間,條件是離開冥府之前都不可以回頭。
以「不可回頭」的概念琢磨老船長投身海盜事業後不後悔好像不錯,不過他更偏向既來則安之,可能要換個方向。又查到聖經中羅得之妻也是回頭看了遭受天罰的城市,最後化成鹽柱。所多瑪的覆滅和港口的結局相似,把羅得之妻寫進來能夠成為隱性的呼應,於是思路切換成,怎麼把兩個故事串聯起來。
和飛翔的幽靈船一樣的路術,去探尋傳說可能隱藏的意義。所多瑪和冥府分別代表著「毀滅和死亡」,可以把描寫方向轉到老船長對大海的信仰上。弱者無法承受大海帶來的殘酷,所以神靈告訴他們不要回首逝去的事物。而這個弱者,也包含不願直視死亡的老船長。
✎血脈與血手又來說說NPC的我流看法,妓院老闆娘萊伊夫人與黑幫頭子亞伯拉罕,除了走私生意的合作也有肉體關係的姦情。雙方子女不少,發展成《百年孤寂》那種魔幻又 Drama 的畫風應該很適合。NPC介紹僅寥寥幾筆,但設定很有意思,爭議點深究起來,每個事件都好適合延伸成一部小說。
夫人的大女兒二女兒,一個是妓女,另一個與黑幫成婚,分別擁有母親事業的一部分,使我想到「傳承」這個主題。如同官網寫到的「婚姻也是一門生意」,陸地之人以親族「血脈」或婚姻的「契約」連結綑綁,把父輩的產業傳承下去。
實際寫出來的連結性好薄弱,不過有構思要透過血脈的「血」連結到一人團滅掉整個黑幫的傳奇人物「血手」馬克西姆斯。港口是一個能夠為了妓女大打出手的地方,血手這麼動作片主角的劇本,難不成也是為了女人和愛情?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愛神的咒詛愛神的咒詛,指涉的是「梅毒」。有一學說認為梅毒是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時帶回來的疾病,透過水手和妓女四處播散開來。梅毒擁有許多非正式的別名,其中一種便是「水手詛咒」,因為當時處處留情的水手,正是罹患梅毒的高危險族群。
性病(venereal)來源於拉丁語 venereus,與羅馬神話的愛神維納斯(Venus)有關,因此又被稱為「愛神病」,代表此種疾病和性交、愛欲有所連結。文中寫作「愛神的咒詛」算是結合了兩種別稱。
至於全身起疹發腫的某位船長,則是捏他歷史上的知名海盜「黑鬍子」愛德華・蒂奇,傳說他在鬍子上點燃引信,以瘋癲的形象聞名,推測可能是梅毒症狀影響的緣故。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歌謠的價值海絲特原本也會走上大姐二姐的道路,與小約翰成婚,使兩個家族的生意合作關係更為緊密,但她脫離了母親的利益和血脈的約束,自己成為音樂家,以譜寫歌謠的方式留下「遺產」。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這種活法十分港口 (?) 在官方結企噗看到海絲特的結局是「榮耀而死」其實內心有點感動嗚嗚。其他地方歌謠或許不值得一提;在港口歌謠卻是「最偉大的資產」。
這個設定很有趣,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地方,不是某個具體的人事物,而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依靠口耳相傳的歌謠。我在寫「歌謠,建造了維珀利伯」的字句時也是這麼思考,歌謠虛無縹緲,是否也代表生活此地的人,底下的根基亦是極不穩固。
事實上真沒錯,海嘯一來全沉了。
☜ 不拚命三丸
3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但傳播度極廣,跨越職業階級,深植民心也是歌謠的特點。歌詞內容皆是民心所向,最下流的小黃歌記述著他們直白的慾望;最高尚的史詩,則敘寫他們純粹的嚮往。或許這就是歌謠的價值:為辛勞無聊痛苦的生活,提供傳說、夢想和希望,提供追尋榮耀,奔向死亡的一個理由。
萊伊夫人年輕時因為黑幫的爭搶,活得太過勢利,她過度看重金錢物質,老了也變得愛慕虛榮,這樣的妓女大概很難理解音樂和文化的價值,才會洩憤燒掉女兒留下的樂譜(好多腦補)。
我特別喜歡事件三的歌謠名稱用到 "Remnant" 這個字彙,從大的事物中分離出來的殘留、剩餘的一小部分,也有遺跡的意思。那些餘下的部分,可以指奧菲斯死後留下來的音樂,也可以指海絲特的樂譜燒剩的部分。或是萬物消逝於風,但仍留在港口民心中的某些東西。
✎保持寂靜前兩篇都是以歌謠來命名事件,事件三忽然跑出的標題令我有點困惑,為什麼要「保持寂靜」?率先聯想到的是「噓!」 的情境,連結到海絲特的自殺事件,會不會比較像警告的意味,如果你知道真相不要到處張揚(陰謀論角度)。
老船長講得好像瞧不起早早犧牲性命的年輕人,但比起批評反對,他心中是偏向惋惜的態度。我很喜歡已逝事物的主題,翻譯完〈奧菲斯的遺產〉想要在文中延續哀痛的情緒,察覺官網主題曲被替換為無人聲版本,所以擅自把「保持寂靜」詮釋為港口民對音樂已死的「哀悼」。也延續了上一篇人民對神父的懷念,用相似的方式結尾。葬禮很樸素,但悼念的方式也可以很隆重。
不管中途怎麼繞遠路,都希望思緒走到最後能有一種哦哦恍然大悟的感覺,很喜歡那種會在收尾給我驚豔的文章,不知道自己寫有沒有呈現出來。
✎勝敗皆需一死越寫越直白抵達這篇,圍繞的主題和老船長的態度似乎已經沒什麼好藏的了,能額外補充的資料也越來越少,不過還是有始有終好好聊完。
在思考事件四的 NPC 扎伊爾向普爾特提出「無意義的賭局」,到底打算爭取什麼……海絲特的名聲嗎?但如果婚約早就解除,那她又是為什麼自殺?既然贏了也要死,扎伊爾所謂的自由又是什麼?
想了想,說不定就是看大人物輸掉尊嚴,沒了面子這件事。自己微小的力量還能撼動世界,這就是「自由」!對默默無名、無法留下成就的年輕人來說,挑戰強權,挑戰世界的規則,可能是他們最看重的,可以為此而死。就如港口的世界觀資料提到,有乞丐用叉子殺死素不相識的偉大海盜,高喊榮耀含笑而死。
港口或許會緬懷他們,不過在老船長眼裡,這不是自由也不是勇敢,甚至不是足以被記住名字的方式。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艦長的女兒又寫到〈畏懼號〉算是小小補遺,事件二提到的「艦長火辣辣的女兒」,指代的是九尾鞭 (Cat o' nine tails),得名九條帶結的細索+鞭打後宛如貓爪的傷痕,這個刑具最初使用於英國皇家海軍的體罰。
皇家海軍的九尾鞭唯有艦長可以使用,因此有「艦長女兒」的別稱。正式懲罰於甲板舉行,將聚集所有船員「觀看」,並藉由擊鼓等儀式提升觀賞性。
犯下叛亂等重罪,最嚴重的懲罰可能是在全艦隊面前公開接受鞭笞。 被罰者輪流送至各個船艦,令全艦隊的水手皆能觀看刑罰。還會用海水當作惡劣的消毒劑,去澆灌水手受傷的背部。懲罰需要經過數月、數年才能結束,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艦長的頭顱取代埃西奈王國的軍旗,在風中搖搖晃晃。」參考了「黑鬍子」愛德華·蒂奇最後的死法。只不過現實歷史的情境和文中恰好相反,黑鬍子的海盜船在海灣遭遇兩艘英國皇家海軍軍艦,雙方經歷血腥的亂戰以後,黑鬍子身中數槍數刀,頭顱被中尉掛在軍艦的船首斜桅,身軀則丟入大海。
–
九尾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諸島之間的燻肉人老船長有時會用「燻肉人」來代稱「海盜」,這麼寫和加勒比海盜的歷史淵源有關。歐美國家的人名地名經常有其他意義,我蠻喜歡用寫出原意的方法試圖還原文化承襲的痕跡。
16世紀後半至17世紀,歐洲正值宗教革命巔峰,受到迫害的新教徒乘船前往新大陸,伊斯帕尼奧拉島便是當時的走私者天堂之一。西班牙政府意圖解決島嶼北部非法貿易的問題,採取強硬的人口遷移政策,部分居民逃往內陸,成為盜獵牛隻的「叛徒」,他們與當地原住民學習用木架燻烤肉品的方法,販賣給過路的走私者和海盜船。
Buccaneer 的意思是海盜,但專指西印度群島地區的海盜,源自阿拉瓦克人燻製肉品的手法 buccan,法語採用為 boucan ,因此燻肉之人被稱作 boucanier,也就是英語化後的 buccaneer。
✎縱橫盧納穆拉的海岸弟兄土圖嘉島(La Tortuga)形狀與烏龜相似因此得名,這座「烏龜島」位居交通繁忙的航道,地理位置優越並且資源豐富,適合種植菸草,吸引了「燻肉人」與其他「擅闖者」進駐建立貿易站。1640年起,島上的法國殖民者開始攻擊過路的西班牙船隻,開啟了加勒比海盜時代的序幕。
當時龜島周邊海盜的行動模式以作風殘忍聞名,他們會駕駛小型的帆船槳船,在夜裡悄悄靠近大型西班牙船隻,趁哨兵發出警告之前搶先登船洗劫財物,並將這些西班牙船隻收歸所有,作為海盜船使用。
「海岸弟兄」便是加勒比海盜興起之時,自由又鬆散的島嶼兄弟會。它代表著土圖嘉島民的身份認同:包含燻肉人、非法走私的擅闖者和法國殖民者。這個海盜聯盟從未以任何形式統一,卻令當時的西班牙政府相當頭大,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海上勢力。
–
有位法國觀察家對這些早期「燻肉人」的描寫如下:「他們就像是屠夫手下最卑微的傭人,在屠宰場裡待上八天都沒有洗澡。」他們無論是生活、工作或睡覺都是穿著粗糙的皮革獵衣、粗布衣衫和豬皮製成的靴子,也將動物油脂塗抹在皮膚上來防蟲。他們將烤肉和獸皮運送到沿海地帶賣給「擅闖者」,「燻肉人」則會購買武器、火藥和彈藥作為交換。他們以小團體行動,漸漸發展出獨有的複雜行動代號,並於日後演變成「加勒比海盜」之間的代號。 伊斯班尼奥拉島的加勒比海盜行動時會組成六到八人的獵捕小隊,集思廣益達成決策共識。男性加勒比海盜彼此結為伴侶是常有的事,這樣的關係叫做 Matelotage 基本上是指「睡在隔壁床鋪的人」 ,更常讓人聯想至「水手」的法文字 Matelot。
這樣的伴侶制度本質上就是同性婚姻,在加勒比海盗的自治法律或準則中被稱作「海岸模式」。Matelot 可以在伴侶死亡時繼承對方的財產。海岸弟兄並非嚴密的聯盟關係,比較像是由這些小型伴侶關係和獵捕小組所形成的鬆散組織。
土圖嘉島是一處聚集地、貿易中心,也是可以招募船員的地方,卻不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西班牙人就曾經攻佔這座島嶼三次。戰爭來來去去,但只要「越線」西班牙就永遠是敵人,無論母國的政治情勢如何,荷蘭、英國和法國的加勒比海盜仍會彼此合作。
海岸弟兄從來沒能成為統一的聯盟,也從未長成需要對付的真正海盜勢力。從1660一直到1670年代,這個聯盟始終如一,總是鬆散地由個別的成員、伴侶、加勒比海盜小群體所組成,他們因短期共同目標而結為盟友,卻不具更遠大的政治理念,正因如此他們才願意接受法蘭索瓦·羅羅內 (François L'Olonnais) 或亨利·摩根 (Henry Morgan) 等活躍加勒比海盜船長的帶領。
摩根甚至自詡為「海岸上將」暗示自己至少有段時間在本應人人平等的海盜社會中高人一等,但遠征隊一回到皇家港或土圖嘉島,任何聯盟關係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節錄自《黃金海盜時代:得海洋者得天下》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渴望成為的模樣說起來有點害羞,但赫阿修的告白是事件四第一個決定寫進去的構思w,我先瞄到事件五的內容,才在這篇先鋪了一點兩隻角色結局的安排。
很想把那個時代氛圍營造得磅礡、殘酷又浪漫,但老船長在我自己眼裡,並不是什麼很偉大或名聲顯赫的海盜。他或許去過很多國家的港口,看過不少人世風景,喝過各地的美酒,
睡過各種姑娘,卻沒有什麼豐功偉業可以拿來說嘴。連他的外號「神賜者」代表的,也就是單純從海怪嘴裡「苟活下來」這件事而已。
海絲特的樂譜被燒掉,扎伊爾贏了賭局以後履行條件自殺,似乎港口發生的一切都展現了人世無常的特性。狂歡以後回家獨處,總是特別落寞。老船長回首年輕時和兄弟們聯繫在一起,那段恣意享樂的時光,我想他的心情大概也是格外空虛。一起經歷那個時代的人們皆葬身大海,只剩他活到老年。
如果所有事物都會消逝,似乎一切的努力掙扎都沒有意義,但活在世上與其他人相遇,不論有意無意總會留下迴響。老船長和赫阿修就是如此,他們的關係不會友好親密到像真正的朋友,也不會拘謹疏遠到像上司和下屬。然而彼此身上的特質,都是雙方很在意的地方。
電影《午夜巴黎》有一個「黃金時代」的主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最理想、渴望活在當時的黃金時代,有他們喜歡藝術、作家、名人活躍其中,但那絕對不是自己身處的時代。對於赫阿修,他嚮往的黃金時代,就是形塑了老船長這個人的海盜年代。所以赫阿修才會說老船長是「活著的傳奇」,因為歌謠裡唱的都是「已逝的傳說」,但他卻真正見證了海盜的崛起。
一點題外話,最近看了《名模大間諜》剛好也有前浪 & 後浪角色的互相啟發和影響,劇情好白爛好好笑還是莫名被感動到QQ,我果然很喜歡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化學效應。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世界上最自由的港埠海盜幾乎就是嗜財如命和暴力瘋狂的代名詞,但假如要為海盜下一個標籤,我應該會選「自由」。海盜社區人人平等的普遍信念,「想要什麼自個兒去掙」的生存方式,還是水手到處旅行「風帆所到之地,皆是歸宿」的生活型態,無不代表著不被陸地綑綁的「自由」。
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的原意,還是我的穿鑿附會?維珀利伯港 Port Vesperliber ,似乎可以把港口名拆解為 Vesper-Liber,在拉丁文 Vesper 是黃昏、夜晚的,Liber 則是自由、不受拘束的意思。
所以這裡既是「世界上最邪惡的城市」,滋生犯罪邪惡的溫床,也可以是「世界上最自由的港埠」,海盜船、私掠船、漁船、商船、販奴船、軍艦,上百艘船隻聚集此地。想要去哪裡,想要跟隨哪位船長,水手可以自己決定未來的目的地。
✎不畏風雨,不畏艱辛既然老船長的主題是對抗死亡,反過來說,主題也是好好活著。所以寫了「唯有活著,才有機會領受好運」還有「不要害怕活著,哪怕世界不如你期望得那樣美好」。
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積極去死可以是自證清白的方式,或是拒絕世界荒謬成分的反抗行動。是勇敢,也是無法承受世界真實面貌的懦弱。從年少的理想主義過渡到老年的現實主義,必須看見傳說和歌謠以外的部分,接受世界和理想的摩擦碰撞。
《麥田捕手》有句話應該快被我引用到爛掉了,聊年齡轉變的主題常常提,但真的非常喜歡。
「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記,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記,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謙卑地活著。」老船長也有所收斂。想想能活到七八十歲,說不定就是不斷接受世界一再讓自己「失望」這件事?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不畏風雨,不畏艱辛。總覺得如果不是寫在快要接近結尾、接近結局的地方,說教意味就會變得超絕濃厚,一直試圖在粗淺直白和我應該要把角色真正想說的話藏起來之間反覆橫跳(抱頭
這部分的靈感也是宮澤賢治的詩作〈不畏風雨〉,以前就在其他地方讀過這首詩,後來在日劇《重版出來》看到又被深深感動。
文字樸實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技巧,情感卻能擊中心靈。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可以如此純粹美好,不帶競爭的心機目的。能感受到宮澤賢治恬淡慾望的思想,還有捨己為人的自我期許。粗茶淡飯不以為苦,覺得這可能是「熱衷生活」最理想的型態,我也想成為那樣的人……
–
《不畏風雨》|方格子 vocus宮澤賢治《不畏風雨》重版出來片段(B站連結注意 ✎曲終人散曲終人散,老船長和赫阿修的僱傭關係也結束了。完全是用對照組在捏一老一少兩隻水手,很早就有預想分道揚鑣的可能性,但我腦補的都是比較衝突的戲劇性場面XD,實際寫起來有一點點像忘年之交平淡分手的感覺,這種接近現實調調我也蠻喜歡的。沒有太多愛恨糾葛,分開就是人生的體悟還有目標追求不同。
開始販奴累積資產,是老船長對抗死亡的行動,也是赫阿修決定離開的契機。沒有機會仔細描寫太多,但我思考很久赫阿修對販奴會是什麼看法,感覺應該是反對的,他並不看重金錢利益,而是為了冒險和傳說才成為海盜。
赫阿修對老船長是崇拜和尊敬,老船長對赫阿修則是鄙視、憐憫和不能完全放任他去死的複雜心理。因為是對立角色一般的人物,所以他們都很在意對方,但實際上也沒到很熟w。
兩個人隨便喇低賽沒什麼問題,但除了此篇大概也沒有多少真正交心的時候,比較像彼此生命中(不可忽視)的過客,分開了也會一直記得對方的前任主管和下屬。
不是很緊密深刻的關係,不過以創作角度來說,他們確實不能沒有彼此。被家庭家業綑綁的赫阿修,夢想成為老船長那樣能夠獻身大海的自由海盜;而老船長經歷半輩子的漂泊之後,同樣羨慕赫阿修那樣有妻有兒、有家有田的陸地之人。
覺得沒有描寫得很好,但兩隻角色在構思之初,我想塑造的就是不同身分階級、不同年齡體悟帶來的價值觀差異。他們是一種錯位的雙向奔赴(好
➤ 事件五:老船長的慈悲|他會永遠冷酷如鐵除了歌頌他,我們還能做什麼?
他引領我們穿過水汪汪的迷宮,
抵達這個久未人知的島嶼,
而此地,卻遠比我們的家鄉更加和藹?
- 百慕達
➤ 官方歌詞原文What should we do but sing his praise
That led us through the wat’ry maze
Unto an isle so long unknown,
And yet far kinder than our own?
- Bermudas
✎西海總管西海總管 West Sea Steward Company 簡稱 WSSC,歐羅巴大陸上的特許公司。由〈埃西奈王國〉的貴族與富商共同出資成立,專司西海灣岸之間的遠洋奴隸貿易。販奴船往返途中經常受到海盜和私掠船的埋伏打劫;接近海盜巢穴的盧納穆拉海尤為嚴重。於是近年西海總管公司開始以豐厚的利潤攏絡海盜,令他們駕駛或護送販奴船隊航行,以達成雙贏的局面。
複製貼上自己寫的設定w,原型是英國的「皇家非洲公司」,不過皮
Logo的參考是荷蘭東西印度公司。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等當時的海上兄貴都有從事大西洋奴隸貿易,但皇家非洲公司運送奴隸的數量超越了任何一個機構。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皇家非洲公司創立於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期間(1660年–1752年),由國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詹姆士負責管理。沒什麼特別的取名的靈感,很簡單暴力的拿王朝名字來改。
「Stuart 斯圖亞特」最初的拼寫為「 Stewart 史都華」詞源是「steward 管家」的意思。負責管理照料某項事務的人,可以是管理莊園、土地或其他財產的管家或代理人。
當時皇家非洲公司的投資人皆是倫敦的貴族與商人,那這間特許公司的角色,也有點像是出資者們的管家,ㄟ乾脆就叫大西洋管家公司吧!西海總管,替您經營西非沿岸幾座奴隸海灣的代理人;也可以解釋成整個大西洋奴隸產業的總管理者(頗具壟斷意味)。
說不定 The House of Stuart 也可以翻成「管家家族」,會擁有這樣的姓氏,大概斯圖亞特家族的祖先可能就是「管家」之類的出身,我亂猜ㄉ但佷粗略翻了一下維基,好像真是如此wwwww
蘇格蘭王室總務官(英語:High Steward、Great Steward)又譯為王室總管、王室大管家及總管大臣等,是沃爾特·菲茲阿蘭於12世紀在蘇格蘭獲封的頭銜,他的後裔世襲傳承了這個頭銜,人稱斯圖亞特家族。
讓我聯想到冰火之歌歷史中的「園丁家族 House Gardener of Highgarden」,翻成意譯莫名好笑。常常只看音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查原意都會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意思,外國的姓氏源流好好玩。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沒什麼機會用到的 Logo,四個字母有點難塞進去,還是三個字母視覺上比較平衡一點。所以也可以簡稱西海公司或吸管
家公司(
什麼技術性原因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出航的好日子老船長要用什麼樣的情緒度過港口的最後一天,是這篇文章的構思起點。聽說大地震發生以前,可能會有地震雲、動物騷亂這些奇妙的徵兆,老船長相當迷信,用「天有異相」去寫港口末日好像不錯,但我又不太想讓他發現這些預兆,處於警戒和恐懼的狀態,於是把旗子插得很沒存在感。
我也希望赫阿修的未來可以一路順遂,所以將最後一天想像得風和日麗。水手看天吃飯,有好天氣,自然也有好心情,就順著這樣的情緒,讓老船長接下新的公司委託,來到碼頭道別。
一老一少兩隻水手相遇時是好預兆,離別時也有好天氣相伴。除了迎接地震海嘯、迎接死亡的那一part,我期望整體能以比較和緩舒服的氛圍,結束這次企劃的角色旅程。
✎不敢描繪的幻想最後一篇帶到貿易公司說服的片段,還有老船長買官退休的
平行世界人生跑馬燈,彷彿戰爭結束我們就回老家結婚旗子插得超刻意XD,但這些也是捏捏人設時就有在思考的內容,等到最後才一次實裝(滿腦子狗血ㄉ窩……
企劃的舞台是港口,主軸仍是「陸地上」的故事;而非「大海」。創海盜類型的角色可能不太好發揮,所以這次導入角色的切入點比較歪一點。港口三十日是老船長販奴工作(人生目標)途中的小小休息站,也是意料之外的壽命終點。
過了輕狂的年紀,老船長才終於看見海盜事業擁有的盲點,因為時日無多的恐懼,開始羨慕、渴望陸地之人(赫阿修)的生活方式。這部分的靈感和構思參考了歷史上的知名海盜——亨利·摩根的人生經歷。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亨利·摩根作為海盜打拼的前半生,幾乎可以說是最標準、最典型也最符合大眾戲劇化想像的海盜生涯了,但他的晚年生活也非常有意思,不同於其他海盜被抓起來絞死,或者因為風暴、流血、疾病的普遍死法,亨利·摩根的人生過程真的是點滿了幸運。
牙買加的海盜因為英國與西班牙的停戰協議失去政府支持,但亨利·摩根送往倫敦接受審判,仍然獲得國王的赦免,甚至在日後受封爵位,擔任牙買加的副總督。他在牙買加查緝非法活動,並且經營著種植園,過上許多海盜夢想不到的滋潤生活。
或許死在海上才是最符合海盜和水手的末路,但亨利·摩根成為總督(還是副總督?),在陸地受到景仰尊敬的胖胖晚年生活,似乎也是一個夢幻到沒有海盜會去幻想的完美大結局呀。
_
亨利·摩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
亨利 . 摩根晚年拋下加勒比海盜的身分:把精力投注於他在牙買加的眾多資產。英格蘭法規後來規範不得劫掠西班牙城鎮,摩根身為牙買加副總督也積極查禁舊時盟友的海盜活動。摩根回到牙買加後餘生13年都在打理農田,並與昔日戰友把酒言歡 ,特別的是,他還開始查緝那些未能遵守私掠規範、轉而從事非法海盜活動的前加勒比海盜。摩根的體型在晚年漸趨福態,最後於1688年水腫過世、醫師判定病因為「飲酒與熬夜」。摩根的死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東、加勒比海盜的日子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受到高度管制的小型私掠團,但是仍有少數的末代英格蘭加勒比海盜冒險出海襲擊、為海盜的歷史寫下全新的篇章。——節錄自《黃金海盜時代:得海洋者得天下》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新的海盜國度喜歡英年早逝充滿遺憾的劇本,開企前有想過赫阿修的結局大概是跟老船長一起再見,不過隨著企劃走走寫寫我也誕生一些不捨的情緒,恰好最後的事件是很好的機會,讓赫阿修離開港口去到其他島嶼。
歌謠〈百慕達〉的情境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百慕達以幽靈魔鬼、船隻頻繁失事的傳說著名,海狼的船隻載著倖存者,成功穿過水迷宮抵達此地,也透露一股懷著希望告別舊日,迎接新天地的開闊之感。
官方最後的事件安排很巧妙,現實中的海盜歷史也和西印度群島的發展息息相關。燻肉人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海岸弟兄的烏龜島土圖嘉,世界上最邪惡的城市皇家港,然後黃金時代的海盜共和國拿騷。一個島嶼接著另一個島嶼,海盜的家園沿著加勒比海遍地開花,他們的王國也跟著時代浪潮不斷衰弱又興起。
結企已久才查閱到相關資料,不過讀到百慕達紋章的沉船典故和下面的拉丁箴言還是內心感動,好適合港口的結局嗚嗚嗚。"Quo Fata Ferunt" 意思是「命運所指之處」或「命運引領我們之處」,通常被解釋為「隨命運所趨」,意味隨著命運的安排前進,不論前方的道路是什麼,勇敢地面對未知的未來。
百慕達紋章上失事的船是維吉尼亞公司的旗艦海洋冒險號。1609年,這艘船被艦隊司令喬治·薩默斯刻意擱淺在百慕達,以避免其在一場風暴中沉沒。船上所有人得以倖免於難,百慕達的聚落也由此產生。 紋章下方的拉丁語格言——Quo Fata Ferunt,意為「無論命運(將我們)載向何方」。_
百慕達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百慕大徽章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海怪都該怕他衝著死亡水上主題樂園跳企,開企時的人口普查勾的當然是榮耀而死嘿嘿,不過結企前的表單統計,一度因為寫不完又跳票到「恥辱而活」,原打算再用後日談苟點篇幅,事後想了想老船長都這麼老這麼存在焦慮了,繼續歹戲拖棚不太好玩,而且他值得一個乾脆俐落的善終,還是改回死亡結局。
至於如何定義「榮耀而死」,包括被海嘯追著百米賽跑然後滅頂,想了一些死法但感覺都太輕於鴻毛不太榮耀XD,既然恐懼的是死亡帶來的遺憾虛無,果然還是得直面它才算得上光榮。即使命運的巨浪當前,所有的抵抗都沒有意義……
我很喜歡老船長最後的身姿「巨浪貪婪張開大嘴,而他欣然躍入其內」,不只被動接受,還主動迎接命運的撲打。這段靈感來源《流浪者之歌》,悉達多經歷人世浮沉領悟了「一切只須我的欣然贊同」的道理,達成真正的圓融圓滿。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透過赫阿修視角寫「他會永遠冷酷如鐵」和「海怪跟著巨浪回來尋仇」,最後再來個回馬槍呼應角色樓的設定我也喜歡。有點像開放式結局,但船長確實死了沒錯。既然註定不會重逢,是生是死的差別也不大了,但不管身在何方,赫阿修都會記得老船長是個冷酷硬漢,海怪(任何磨難)來了都難不倒他。
當然世界上沒有永遠的事物,但我喜歡人們始終不會失去盼望,始終會在掙扎後找到一條出路。老船長的設定是冷酷如鐵,對港口發生的事件總是冷嘲熱諷,不會有什麼實際作為,但我寫著寫著默默感覺不斷吃書,因為這老頭好像也不是十分冷漠w……真正的冷漠是不聞不問、理都不理,他熱衷談論他人的模樣,反而也是愛著世界的表現。
傲嬌的海盜大概不會對誰講出什麼正面評價,但赫阿修、海絲特或者港口的年輕人,老船長或多或少都能理解他們,並且抱持著無奈、憐憫與不會親口承認的肯定。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船過水有痕:如同行船,時而波折,時而平緩。弄整理噗時在噗首寫下這段文字,靈感源自超立方聊山道猴引用的敘述,出處可能是
這本書。用行船比喻命運無法掌控的特性再貼切不過了,好喜歡。
–
人生恰似行船,船行順利嗎?那天、那刻悉心揀選舵手與船員,啟航以後卻遭遇風雨。該介懷嗎?能使的力都使了,接下來只能交給別人,也就是讓舵手處理。天候不佳,無法航行,船上眾人茫然失措,問起:「現在吹什麼風?」「北風。」風向不對,能怎麼辦?「什麼時候吹西風?」先生,會吹西風的時候自然就會。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
終於把五篇文章的幕後記錄完畢,沒想到雜談竟然寫了一個月,還蓋了超過百樓(再度吐血,已經是可以再玩一次三十日死的時間……怎麼覺得真正投入寫作腦袋反而動得快一點,花絮整理起來比想像中燒腦許多。下次如果還要寫烹飪紀錄,可能會採用更簡單省時的方式。
時隔多日回首看來,覺得好多穿鑿附會我日常想挖坑躲起來,第一第二篇有點用力過猛,後三篇又寫得過於潦草了,尤其草草收尾的最後一篇感到不甚滿意,一邊回憶構思一邊又覺得羞恥感滿滿的土撥鼠尖叫RRRR,日常後悔發出來救命。
但也是因為有了死線的限制,才能好好結束這段旅程,很開心能參與到這個企劃。喜歡參企,就是喜歡寫字過程投入其中,跟著一個角色一起經歷他的人生。
再閒聊一些角色相關的五四三,就把這放了好久的棚子結束掉。
最初的起點是《燈塔》這部恐怖電影,很喜歡羅伯派汀森和威廉達佛兩人的瘋狂演出,因此萌生也想捏捏兩隻水手的想法。片中「一老一少」水手的衝突,以及關於「殺死海鳥」的不祥之舉,指點了我關於海洋文化的方向。
老船長「神賜者」的設定結合流行文化中常見的海怪傳說,與撈資料過程找到的英國敘事長詩〈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古水手之歌(又譯古舟子詠)。古水手之歌的內容講述一個年邁水手因為「射殺信天翁」,令他們的船隻在荒蕪冰冷的南極招至種種可怕的厄運。詩句風格陰森神秘,充斥著象徵隱喻的手法,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經典。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自介欄引用的 "Instead of the cross, the Albatross about my neck was hung." 正是指殺死海鳥的事情。信天翁取代十字架,掛在我的脖子上。信天翁被視為死去水手的靈魂,所以水手普遍相信殺死海鳥會導致厄運的發生。
詩句原文利用「脖子上掛著一隻信天翁」,象徵水手犯下罪刑後承擔的良心重負,但放到老船長身上,我想著重的主題則是從「海怪」嘴裡倖存的事情,提醒他不要忘記大難不死的「恩賜」,不要忘記「活著」不易。
在基督宗教的語境,Grace(恩賜/恩典)代表上帝自發賜予人類的禮物,有「白白賜予」、「完全出乎意料」並且是「人們不配得的」。本該葬身海怪的肚腹卻平白活了下來,老船長將自己的經歷視為神靈(海神或上帝)的恩賜,因此擁有了「God's Grace」的外號。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爬資料發現刺青也是水手身分認同的文化產物,畫立繪時有想過要用胸膛上的刺青來表現「被吊著的信天翁」但覺得刺青好難設計喔,就退而求其次用項鍊來表現(怎麼又是技術性原因wwww
至於老船長到底有沒有被海怪吞下肚?如果他有主線的話,海難和海怪傳言可能會是我想重點圍繞的主題,但因為事件內容比較難歪過來,就順其自然留下空白了,日後有機會開新短篇寫前日談,可能會再構思看看怎麼圓比較好。
不過企劃世界觀沒有奇幻元素,理所當然也是沒有海怪的。但人們假若相信,不論事實是真是假,往往也會得到相印的驗證。海怪傳說在海洋文化中具有一席之地,所以可以當成老船長遭遇海難,在冰冷海水中恍惚感受的死亡威脅,或單純作為海上生活的挫折波瀾也通,好像怎麼詮釋都可以。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外號和項鍊的設定,是希望老船長這個角色能和海洋/水手文化有所聯繫。至於販賣奴隸+曾經當過皇家海軍,則是翻看各個海盜條目時結合其他作品的印象,在腦袋篩選出來的「關鍵字」。
如果世界觀有明確的時代地區參考,那我也會希望寫出來的角色(至少設定上)會像真正處於那個時代的人物。一度決定把老船長取名為「約翰」、「愛德華」或「弗朗西斯」幾個在當時頗菜市場的名字,代表他只是眾多名叫約翰的海盜中,最庸庸碌碌、最一事無成,也最長壽的一個。
不過後來還是從其他航海家和海盜的名字裡頭,選了更順眼的來拼組。老船長的名和姓,分別取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航海家 Humphrey Gilbert ,以及17世紀的英國海盜和私掠船長 Bartholomew Sharp,至於他的生平輪廓則是參考下面幾位現實海盜。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約翰·霍金斯:曾在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販賣奴隸,建立奴隸制度,被認為是首位以三角貿易盈利的英國商人。
「海盜王」亨利·埃弗里:年輕時在皇家海軍服役,離開海軍後開始從事大西洋的黑奴貿易活動,替皇家非洲公司工作。後來亨利·埃弗里加入私掠船,在一次叛變中被推選為新船長,成為海盜。
巴索羅繆·羅伯茨:原本在販賣黑奴的商船上工作,被海盜洗劫後加入了海盜團隊,但羅伯茲入伙後不久,海盜船長戴維斯便在非洲的幾內亞海灣被殺死。羅伯茲因此被推選為新任船長,帶領海盜團。
亨利·摩根:出生於威爾斯的一個小村落,參加了海盜團體海岸兄弟,開始了他的海盜生涯。晚年受封爵位成為牙買加總督,過上富裕的生活。
販奴、海軍、出身低微、推選船長……大致抓個攏統的形狀,去和想表達的「生死價值觀」主題相互融合。
赫阿修的外號原本想取「紳士」來用,但想想「農夫」更貼合種植園主的身分,也更有親切感。他的構成靈感來自以下幾位人物,有錢有地卻成為海盜 or 年輕(早逝)。
亨利·詹寧斯:一位受過教育的船長,在牙買加和百慕達擁有莊園,足夠過上舒適的生活,因此他的海盜行為動機仍受到推測。
斯蒂德·邦尼特:當上海盜以前是一名鄉紳,人稱「紳士海盜」。生於富有的英格蘭家庭,繼承父親的遺產。參加過民兵組織卻不會航海,由於婚姻問題,買了一艘船當上海盜。
塞繆爾·貝拉米:18世紀初著名的海盜頭目,人稱「黑山姆」或「海盜王子」,以對待俘虜仁慈慷慨而聞名。傳說為了迎娶當地鄉紳的女兒,出海尋求財富成為海盜。他成功掠奪當時最先進的販奴船〈維達號〉作為旗艦,卻於同年遭遇風暴葬身海底,得年29歲。非自願的拋妻棄子了。
☜ 不拚命三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梳理烹飪過程稍縱即逝的想法,真的塞了好多亂七八糟(倒,其實沒什麼時間深入研究,附註資料也沒有全部啃完,整理得有點心虛……作為未來新短篇的食材,期望未來某天能夠把手上的參考書好好讀完。
很喜歡閱讀冰火之歌時感受到的濃濃風土民情,即使擁有層層架構的世界觀,和繁多設定堆積出來的「歷史感」,卻一點也不難讀,很輕易就能進入角色的心境,這是我深感佩服的地方。所以我也期望自己的文字能夠寫得淺白,以及透過偷渡現實的影子,使角色身上存在一點點某個時代的印記。
海盜這一群體的組成,擁有不同的國籍、種族、階級、年齡、性別,或許如此才能成為民主精神的奠基(爭取不是只有一種人的權益)。雖然把一老一少兩隻水手設定成實驗對照組,但我想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在時間長河裡刻下自我痕跡的渴望。只是期望完成的方式,因為年齡和出身背景有所不同。
破百大樓聊了太多沉重,最後用三首歌輕鬆愉快收ㄍ尾!葉啟田意外符合海上男兒,就沒有改詞了w。
感謝所有留下小愛心,還有願意駐足閱讀拙作的人
西海灣,西海灣。總管的西海灣,有我許多的老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海有一位老船長。假如你先生來自維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一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髮。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遲來的
感想,Bravo!!說不定後續我還會有其他想法
FisherSakana: 哇不遲不遲,貓貓願意撥空閱讀拙作非常榮幸,也謝謝你用心的感想和稱讚!最近腦袋被壓扁,我結束完手邊的事情再來慢慢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