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歪Shay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出處】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作者:魚豊。
於2020年-2022年連載的日本漫畫。
【原文】
ラファウ:あなた方が相手にしてるのは僕じゃない。異端者でもない。ある種の想像力であり、好奇心であり、逸脱で他者で外部で……畢竟、それは知性だ
⿻沙歪Shay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劇情簡述】
時代背景:15世紀前期,歐洲。
是以C教為首的政權,當時C教主張宇宙的運行方式是「地心說」,不僅只從天文學角度來描述其運行原理,亦使用宗教哲學角度去解讀,這種解讀方式帶給人們恐懼,藉此可鞏固和合理化有權者的行為。當學者在研究有別於正論(地心說)的「地動說」被發現時,這樣的研究其意味便是與當權者作對,是想要撼動當權。
【註解】
能夠感動。
這是最擊中我的一個重要時刻。人性裡面正是仍然有一些願意堅持捍衛一些自由的人,他們不惜藉自己的身軀擋在權力的最前線,想要守護他相信的信念。在後面的幾集仍在描述這件事,有人並不真的明白他此刻在捍衛的是什麼,有人只是願意相信同伴,有人體力相挺,這些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來,雖然只剩下現在課本上的一頁篇幅裡面的幾行字,但是身在其中的人是真的花費了他的一生去捍衛這些理念。
我想起有一段傭兵在說他很喜歡日出的時刻,但另一個人卻時分討厭,那會讓他想起許多不好的回憶,但是就在傭兵第二次向他訴說自己的感想的時候,另一個人問,你為什麼要告訴我呢?我已經告訴你我不喜歡這件事了,這個傭兵說:對,我知道,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你這是我真的很喜歡的東西,我想是因為我們相遇了,我就想要傳遞出去我的喜悅。
然後明白可能終有一刻還是會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論是隱藏自己的信念為求穩妥,或是挺身而出用更為尖銳的手段去捍衛。
能不能有一天,我們終於有了足夠的勇氣去面對這段歷史,而不會因內心對悲傷的恐懼和抗拒,而就此閉上眼睛。
我們可以驕傲地面對它的,不為自己的怯懦懊悔。
中世紀(15世紀)歐洲對天體運動的科學認定,究竟是地心說還是日心說的討論,為何會連帶與宗教、權力的變革有密不可分的關連
是以C教為首的政權,當時C教對於地球的論述是「地心說」,不僅只從天文學角度來描述其運行原理,亦使用宗教哲學角度去解讀,藉此鞏固自己的權力,合理化有權者的行為。漫畫中就有呈現出其驚心的一面——各式的刑罰(漫畫第1集),另有眾多篇幅在描述宗教哲學角度的解讀方式帶給人們的恐懼(漫畫第2、3、4集)。
在此本漫畫裡,因爲日語用詞的習慣,而使用「地心說」,在日語裡——「地」使用了日文片假名「チ」(chi),在後面的劇情中,同時辯證了同樣日語發音的「知」——意味「知識」,以及辯證了「血」
地球 (ちきゅう)
知識 (ちしき )
血 (ち)
註:日語(chi)的片假名是「チ」,對應平假名則是「ち」
「(過去の異教徒の言葉は)感動できる」
「フベルトさんは死んで消えた。でもあの人のくれた感動は今も消えない。多分、感動は寿命の長さより大切なものだと思う」
「だからこの場は、僕の命にかえてでも、この感動を生き残らす」
「(狂気?)確かに。でもそんなのを、”愛”とも言えそう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