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想到前幾天逛百貨公司時,名品樓層ㄉ洋裝一件要$15,000、薄毛衣要$27,000⋯⋯(ninja)
latest #18
不是這輩子能高攀得起ㄉ(ninja)
不過就算中ㄌ20億樂透,也不會想拿去買超貴衣服(衣服能穿就好ㄉ心態
也不會想拿去吃超貴餐廳,每道太精緻小份,吃不飽+我是木舌吃不出差別(完全粗人
The top 5 avoidant discard excusesThe Moment An Avoidant Realizes They Lost You (THIS ...Avoidants Secretly Hope You Do THIS When They Stonew...這兩天繼續看逃避型依附相關ㄉ影片,感覺製作者的本意是分析逃避型、科普對此不了解的觀眾,但留言區都會不知不覺成為焦慮型依附ㄉ大型吐苦水聚會(rofl)
立即下載
抱怨的點確實情有可原,畢竟焦慮型和逃避型的需求本就不同,但又無可避免地相互吸引,相愛相殺也不是一兩天ㄉ新聞ㄌ

焦慮型又更擅長表達意見和情緒、並且相對急切地去尋找解方,因此每次遇到討論場合,就會感覺都是焦慮型在說話,然而這種極端不平衡的比例背後,其實也多少明示了不同依附類型在關係中傾向表現的模樣
看到有某個影片下方的留言問說:「為什麼偏偏逃避型就該獲得更多支持、同情、和支援?」同時抱怨他們明明是關係中的情感暴力加害者,覺得很有趣(?

一方面是可能一半以上比例的逃避型,除非真正被點醒去尋求協助、或突然自我認知到自己的不安全依附模式,很少會主動去找這類影片來看;相反地,焦慮型更常主動去搜尋「如何讓逃避型回到我身邊」「如何讓逃避型感到安全」等影片

近期網路上分析逃避型的影片比較多了(無論是科普類還是純抱怨類),可能是焦慮型希望了解/拯救逃避型,而希望製作者製作相關影片;又或者少數的逃避型希望找到自助的方法

然而觀眾又大多數為焦慮型依附,這類影片底下又充滿焦慮型對逃避型的抱怨和負面經驗⋯⋯
但我抽離出來看就覺得,如果我是逃避型:
1. 如果我毫無自我認知→我不會去找這種影片來看
2. 如果我有點自我認知,嘗試去找了這類影片來看,然後看到留言區充滿對我的類型的抱怨→我會因為批評而直接縮回自己的殼裡
3. 如果我有充分的自我認知,去諮商了、也努力轉變自己的依附類型了,結果看見這些留言→我會覺得淦我有在努力了為什麼都看不見
有趣的點是,焦慮型會非常渴望去改變、甚至「修好」逃避型,但逃避型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獨立性以及別人對他們的任何批判

當焦慮型「修不好」逃避型時,他們會感到沮喪和焦慮,認為你沒有照我希望的方式做、沒有用我希望的方式來愛我、我的諸多付出沒有受到應得的感謝和尊重⋯⋯初期會發揮忍法把一切情緒壓抑下來,但到後期忍不住了就會大爆發

在此同時,逃避型在過程中愈發用對方「修理」自己的意圖和行為,去證實內心「真正的我毫無價值、不值得被愛」的思維,並且同樣認為對方沒有用自己希望的方式來愛他們、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喘息、只是一股勁地要他們突然變成另一個人,初期會對此忍讓,但到最後就會突然消失不見
其實一切都起源於對彼此、甚至自身依附類型和對「愛」需求的不了解,然而相愛時無法互相了解,相殺過後獲得了解、卻被傷痛蒙上了濾鏡,言語化後就容易變成「絕對不要接近某某類型,他們曾經對我⋯⋯」、「某某類型都⋯⋯,不值得你的時間和精力」
問題出在缺乏去除成見的溝通,成見容易導致討論某個客觀話題時,個人情緒和過往經驗被觸發,然後就⋯⋯沒辦法討論ㄌ,因為都在講自己ㄉ、聽不進去別人ㄉ想法(ninja)
然而焦慮型和逃避型最大的難題就是溝通,一方太想溝通、一方不想溝通
但就算坐下來溝通了,如果對彼此懷抱著成見、用「你為什麼不能這樣和那樣?」「那你又為什麼不能這樣和那樣?」,我想還是會演變成追逃場面ㄅ
就⋯⋯整體是出在不了解、不理解ㄉ層面上,然而因為各自ㄉ心理創傷,無法去除個人情緒去客觀地看待問題本身(thinking)
(我覺得很多現代問題,包括人際、政治、事業⋯⋯都有這種傾向XDD)
想起我曾在何處也激情地發表對逃避型不公不義之舉ㄉ大長串抱怨⋯⋯唉,電死(taser)
總之最終還是該回到最簡單也最困難的解方上:自我接納、療癒自身
難爆763,我自己覺得沒有專業協助、大幅度地改變生活習慣,非常難達成
本身也落在焦慮型光譜內(不知道現在變了沒),但接受到留言區的能量還是會感覺不舒服(p-sick)
我在百貨公司看到好看衣服,也會回家搜看看價格,發現設計費真的很貴(摸摸滑掉

之前家裡去吃過法式餐廳,雖然每個都小小,但因為有很多道,所以吃完很飽!而且每個都好好吃 喜

原來逃避型不會意識到自己是逃避型嗎 & 為什麼會害怕失去獨立性,還是說在他們眼裡焦慮型是管太寬,所以希望焦慮型克制一點,不要「控制」自己

真的我也覺得大家如果把煩惱、矛盾講清楚說明白,事情會簡單很多XDD
yuri3140801:
對⋯⋯會覺得他們好看是好看得有道理、貴也貴得有道理⋯⋯(ninja)

哇真ㄉㄇ!!打破我對精緻料理ㄉ印象,那可能我這輩子還沒ㄘ過真正高級ㄉ高級料理(?)以後有機會+有錢時去吃吃看(banana_rock)&蠻好奇法式料理都在ㄘ什麼?

應該說相較於其他類型,逃避型對自身情緒冷處理慣了,比較難讓他們自覺自己的依附類型,即便察覺到異狀,也會偏向選擇壓抑或無視;如果別人來指出他們的問題(尤其親密關係伴侶),他們偏向認為別人在貶低他們的人格(來自自卑感)和侵犯他們的舒適圈(來自害怕失去獨立性),就更難去意識和學習關於依附理論的知識(thinking)
yuri3140801:
逃避型對獨立性的執著,算是他們保護機制的一環!
逃避型的成長過程中,由於養育者沒有滿足逃避型的情感需求、經常在逃避型需要支持時不在場,逐漸逃避型就養成了「凡事都必須自己來」、「任何人都不值得依靠和信賴」的思維,久了便習慣將自己放在數道圍牆的正中心,不讓任何人輕易靠近並看見真正的他們

但在此同時,也因為沒有足夠的情感支持,導致人格養成不健全、沒有建立自我價值感,造成他們內心充滿自卑感,這也是他們選擇與親密關係保持距離的原因之一
他們潛意識相信關係只要太靠近,真正的自己就會露餡,而真正的自己是如此卑微而又卑劣,任何人看了都不會喜歡,即便是原本喜歡他們的人,也會在此之後拋棄他們(對「被拋棄」的恐懼也是逃避型依附ㄉ其中一環
yuri3140801:
所以他們的「獨立」其實是假性獨立(真正的獨立應是自信而無憂慮的),他們其實渴望有依靠、有情感連結,但害怕打開心房、讓你看見他們,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更無法接受他人

另外其實不只焦慮型,如果安全型不小心戳到他們的點,他們也很容易縮回去(?
所以有蠻多安全型抱怨說自己跟逃避型交往過後,變成妥妥ㄉ焦慮型,因為逃避一直逃一直逃,他們得一直追一直追,只有內心強大而堅定ㄉ安全型才能穩穩地當作此人不存在(?

對真的,很多事說開就簡單明瞭得多,省去一堆猜疑,累累(sleep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