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發完了總共9000多字真的太誇張
--------------------
〔最終篇——誕生與昇華〕
就像最初在歐洲各地頌唱的唐璜傳說,
音樂劇的開場白猶如吟遊詩人般:很久很久以前……
#DonJuanMusical
細細品味,或許是Félix Gray留給我們的彩蛋?
在音樂劇版可以發現各個版本的唐璜作品的影子:
在莫里哀的戲劇中,唐卡洛斯的出現形象、雜揉那個與唐璜相處起來溫暖而輕鬆的僕人迦納雷爾探討哲理的身影、埃爾維拉的愛與恨、唐路易斯對兒子的關心及勸說,皆轉變成劇中我們熟悉的那些重要角色形象;
從莫札特的歌劇中,開場幾個弧形拱柱的布景似乎啟發唐卡洛斯唱〈擁有一切的人〉時的舞台設計,〈Qui〉角色戴面罩的形象、最後角色們對於唐璜死後的大合唱,也能看到莫札特劇作的身影;
拜倫的長詩主要出現在法劇中歌詞提到的世界各地地名彩蛋;普希金的劇作可看出伊莎貝爾脫胎自女歌手蘿拉、瑪麗亞改寫自唐娜安娜,卡洛斯的道德標竿勸說形象也在這裡被加入、豐富了法劇中同名角色的設定。
在本劇中,最終結局的唐璜不再是因為宗教性的天罰(雕像的索命)墜入地獄,反而是出自忌妒與愛,更貼近真實的人性。
不論古今,在各位作家、劇作家、音樂家或詩人的筆下,唐璜看似位不改其風流本色、有著悲劇性結局的「反面角色」,但有趣的是在不同作品的描摹下,唐璜出現了更加豐富飽滿的角色形象——有的善良、有的癡情、也有的理性——就如卡繆所認為的「唐璜風流的背後潛藏著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努力」,也如音樂劇的歌曲〈唐璜已死〉中,借瑪麗亞之口唱出的「渴望與全世界為敵的勇氣」。
唐璜的人生觀中,吸引女人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愛情的魅力不過是一種手段而非最終目標,他更注重這個過程,即是生活、存在的目的;
他的哲學中,愛、生命都不持久,多數人用世俗的道德規範限制自己,為何不接受這個萬物皆不是永恆的事實,使自己在曾不能以一瞬的存在中享受歡愉呢?正因如此,一些西方研究者認為唐璜代表了人、也就是我們自己,他對生活的慾望與把握當下的熱愛、對生命與時間的超脫使他超越生死——面對死亡時仍是會恐懼,但死亡不會、也不應該成為追求真實與自由時的阻礙。
細品隱藏在如此表象後的生活哲理,在這位花花公子嘻笑怒罵、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背後,無處不揭示了他的無畏、堅持理想、嚮往自由——便是自古自今,自伊比鳩魯以來,無數人們所嚮往的生活態度。
====================
〔後記〕
因為看人家論文好像都要寫個後記或是感謝之類,我終於寫完這東西時想說也來寫一下好了。
最近被論文格式荼毒害我差點在考慮用「二加二等於四、四加四等於八(莫里哀,1665)」這種格式,後來想想為了自己的身心靈健康還是算了(誤
總而言之,我居然在大約一週內,看完幾乎上面所有作品原文或是戲劇、音樂表演,生出一份比至今我任何一學期寫過的個人書面報告都還長的小論文出來,再次感嘆真愛力量的偉大。
在這個查資料的過程中我的確學到很多,也感謝阿毛和零蕥在我快憋不住想劇透時聽我發瘋,這樣發掘的過程真的為我帶來許多樂趣,下次ㄨㄛˇ……短期內應該不會有下次了(希望)。
咦咦咦咦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