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個小測試,就是只看文章中的對白,或是完全不看文中的對白。如果只看對白就能理解全文,那作者應該搞錯了體裁,他該去寫廣播劇;如果不看對白也能看懂,那些對白就可以省略不寫
只有對白和敍述夾在一起兩者都不可刪去時,那篇文章才算是寫得對的
從此以後自己寫對白都總記着這一點,要讓對白和敍述緊密結合起來
如果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那另一種「動機」就很重要,那就是角色說話的動機
角色說話可以是為了說明,為了提問,為了表示親近,表示厭惡等等,總之他必然是為了甚麼才開口說話的,而作者必須搞懂他說這句話是為了甚麼,然後寫出來的對白才會有意義
而比起角色直接抒述真實感受的對白,口是心非,指桑罵槐的對白寫起來和讀起來都更有意思。意在言外的對白比坦誠更有質感,也更生活化,畢竟沒有人會哭着大叫「我好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