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德國還是維持在2023年4月廢除核電,到現在超過1年,德國的能源現況和對核電的態度為何?9歐元交通月票、綠能建築、全民少開暖氣,拒絕俄羅斯和核能的德國,如何推動能源轉型?|The Real S...
latest #7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德國將俄羅斯視為重要盟邦,歐洲安全要和俄羅斯一起保衛;俄烏戰爭之後,全歐洲都轉變立場,支持烏克蘭。在文化、社會、學術、能源等各方面,歐洲與俄羅斯一刀兩斷,也面臨痛苦的轉型過程。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時,德國55%的天然氣,50%的煤炭和35%的石油都進口自俄羅斯,位於國內的天然氣儲槽更是由俄羅斯國營事業所有。為了不受制於俄國並確保冬天能源使用,德國政府以超高效率(歐洲標準)將天然氣儲槽和管線收歸國有、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從挪威美國卡達等國家瘋狂收購液化天然氣、推出9歐元交通月票、推廣補助隔寒節能建築。
2023年4月關閉核電廠,到2024年4月剛好一年,核電減少的缺口正好是由再生能源補足,甚至再生能源增加的量還比缺少的更多(再生能源由49%→58%)。再生能源大幅成長也是10年努力發展的結果。
立即下載
再生能源快速成長後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電網的建設要跟上,而且電網的投資成本很高,這也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需要面對的問題。
2023年德國有15%的電力進口,原因是歐洲共用電網且能源是市場決定價格,所以如果有更便宜的電就會從其他國家買,例如法國夏天時因為用電量低但核能發電量無法很快降載,多出來的電就會便宜售出。德國目前發電廠發的電量讓全國使用是綽綽有餘。
俄烏戰爭後,德國的確也有核電廠延役的意見,但有2個原因無法做到:
1) 福島核災之後,對核電廠的安全要求非常高,蓋新核電廠會不符成本
2) 10年前開始逐漸廢核,導致現在核電的從業人員很少,所以反對延役的反而大多數是電力公司,電力公司都已經投入再生能源等新技術,要回去做核電還要從國外招募人才
另外還有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德國的最終處置場近期發生漏水問題,導致民眾很恐慌,如果連歐洲大陸這種古老穩定的地質都有困難,台灣更需要思考如何解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