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內在身體:
要與內在身體經常保持連結,關鍵在於:時時刻刻感受它的存在。如此,你的生命將獲得迅速的深化和轉化。你愈是專注於內在身體,它的振動頻率就愈會提高。(p.146)
24.負面心態:
每當你意識到,自己又出現了負面心態,不要把它視為一種失敗,而要視為一個有利的訊號。這訊號在告訴你:「醒一醒,跳脫你的心智,臨於當下。」(p.228)
6.覺察抱怨:
你是否覺察到自己在抱怨某個處境,抱怨別人做了或說了什麼,抱怨你所在之處、人生處境、甚至天氣,無論這些抱怨是說出來或只是念頭。抱怨,就是不接受事物的本然。(p.113)
4.撇除舊有模式:
打破你否定當下、抗拒當下的舊有模式。練習把注意力從過去或未來之中抽離,尤其每當你以為不那樣做不行時。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跳脫時間的向度。(p.192)
27.不要詮釋:
安住於你所在之處,全然打開你的感官感覺。環視周遭事物,只要觀看,不要去詮釋。看著那些事物的光線、形狀、顏色、質地,並覺知到他們靜默的臨在。(p.90)
33.不再等待:
放掉等待的心智狀態。一旦你發現自己陷入等待中,馬上跳出來,回到這一刻,純然地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如果你能臨於當下,就不會再有任何等待的需要了。(p.113)
7.接受你的選擇:
有什麼事是你現在「應該」去做,但你沒有做的呢?如果有,現在就起身去做。或者,全然接受這一刻毫無作為、怠惰又消極的自己,如果那是你的選擇。(p.113)
9.完美的時刻:
你可以應付當下,但永遠無法應付未來,也沒必要。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p.113)
49.成為有意識的:
成為有意識的,意味著你全然活在當下,所有負面心態幾乎都會在瞬間煙消雲散。當你處在臨在之中,任何的負面性都無法存在。(p.77)
2.以當下為家:
過去,你以時間為家,只偶爾造訪「當下」;現在,讓自己改以「當下」為家。只有當你人生處境中,出現了必須處理的現實事務時,才偶爾造訪一下過去和未來。(p.57)
29.保持中立:
聆聽頭腦裡的聲音時,要保持中立,不要評斷。你很快就會明白:聲音在那兒,而我在這裡聆聽、觀看它。「我本是」並不是一個想法,而是對自身臨在的了悟,這領悟來自比心智更高的層次。(p.40)
10.回應之前:
如果必須對情境做出回應,請先專注於內在,感受你的內在身體。當你把意識從心智抽離,立刻會回到默觀與臨在狀態。你所需要的答案和行動,都會從這個層次向你湧現。(p.152)
47.切換:
當你不得不使用心智,尤其是需要想出一些創意的解決方案時,讓自己每隔幾分鐘,就在思考和靜默之間,意念與無念之間,來回擺盪一下。(p.45)
11.留意間隙:
即使在與人交談之際,也要有意識地注意到字與字之間的間隙,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短暫間隔。這麼做,你裡面默觀的向度就會成長茁壯。(p.172)
20.內在的動靜:
養成習慣,常常自問:「這一刻,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這問題會引導你到正確的方向。不要分析,只是觀看。專注於內在,感受情緒的能量狀態。如果感覺不到任何情緒,就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內在能量場上。這是通往本體的途徑。(p.107)
41.思維與意識:
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沒有意識,思維便無法存在;但沒有思維,意義仍然可以存在。(p.45)
感知而不納入自己的思考內?
感知而不去加工訊息
9.完美的時刻:
你可以應付當下,但永遠無法應付未來,也沒必要。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p.113)
34.對生命說「是」:
永遠要對當下這一刻說「是」,臣服於事物的本然。對生命說「是」,然後你將發現,生命突然開始為你作工,不再跟你作對了。(P.57)
35.自由解脫:
有個好消息:你可以把自己從心智中解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解脫。現在就踏出第一步:時時聆聽你頭腦裡的聲音。(p.40)
12.保留注意力:
在你忙碌的生活中,不要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全放在外界和心智上,留一些給內在。即使是處理日常瑣事、面對關係、或親近大自然時,都要感受你的內在身體。感受深藏其中的默觀,讓當下之門保持敞開。(p.161)
4.撇除舊有模式:
打破你否定當下、抗拒當下的舊有模式。練習把注意力從過去或未來之中抽離,尤其每當你以為不那樣做不行時。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跳脫時間的向度。(p.192)
7.接受你的選擇:
有什麼事是你現在「應該」去做,但你沒有做的呢?如果有,現在就起身去做。或者,全然接受這一刻毫無作為、怠惰又消極的自己,如果那是你的選擇。(p.113)
40.創造間隙:
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你就可以在心智之流中創造出一個間隙。只要全神貫注於當下這一刻,就足夠了。(p.40)
48.當下的覺知:
覺知到當下這一刻,不僅能在心智之流中創造間隙,也能在過去至未來的連續體中創造間隙。唯有透過間隙,一切嶄新、具創意的事物才得以進入這世界。間隙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清淨空間。(p.48)
13.從裡面感受身體:
將一部份的注意力放在內在,別讓它都往外流。從裡面感受你的身體,就像是用整個身體在聆聽或閱讀一樣,想像身體是一個單一能量場。接下來的幾天和幾週,把這當成你的練習。(p.146)
18.暫停:
停下手上的事一會兒,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的一進一出。藉此,你覺知到臨在,那靜默而強大的存在。(p.83)
35.自由解脫:
有個好消息:你可以把自己從心智中解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解脫。現在就踏出第一步:時時聆聽你頭腦裡的聲音。(p.40)
33.不再等待:
放掉等待的心智狀態。一旦你發現自己陷入等待中,馬上跳出來,回到這一刻,純然地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如果你能臨於當下,就不會再有任何等待的需要了。(p.113)
42.強迫性思考:
聆聽自己的想法時,你會感覺到意識的臨在—那是你深層的自我,它一直存在於你的想法背後或底下。這就是你終結非自主強迫性思考的開端。(p.33)
18.暫停:
停下手上的事一會兒,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的一進一出。藉此,你覺知到臨在,那靜默而強大的存在。(p.83)
46.擔憂:
你正在擔心嗎?是否有許多「要是…」的想法?一旦你認同心智,它會把自身投射到想像的未來,創造出恐懼。那是無解的,因為想像的未來根本不存在,那只是你的心魔。(p.113)
10.回應之前:
如果必須對情境做出回應,請先專注於內在,感受你的內在身體。當你把意識從心智抽離,立刻會回到默觀與臨在狀態。你所需要的答案和行動,都會從這個層次向你湧現。(p.152)
9.完美的時刻:
你可以應付當下,但永遠無法應付未來,也沒必要。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p.113)
30.選擇開悟:
有意識地選擇開悟,意味著捨棄對於過去和未來的執著,只聚焦在當下,讓當下成為你生活最重要的焦點。(p.270)
14.覺知本體:
覺知到本體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將注意力焦點,從思考直接轉到身體上。你將會感受到,本體像是一個無形的能量場。你感知到的有形身體,就是從這能量場取得生命的。(p.144)
18.暫停:
停下手上的事一會兒,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的一進一出。藉此,你覺知到臨在,那靜默而強大的存在。(p.83)
18.暫停:
停下手上的事一會兒,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的一進一出。藉此,你覺知到臨在,那靜默而強大的存在。(p.83)
32.空間:
要覺知到,那允許萬物如實存在的空間。聆聽聲音,但不評斷它們。聆聽聲音底下的靜默。觸摸某個物品,任何皆可,然後承認並感受它的本體。(p.173)
33.不再等待:
放掉等待的心智狀態。一旦你發現自己陷入等待中,馬上跳出來,回到這一刻,純然地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如果你能臨於當下,就不會再有任何等待的需要了。(p.113)
24.負面心態:
每當你意識到,自己又出現了負面心態,不要把它視為一種失敗,而要視為一個有利的訊號。這訊號在告訴你:「醒一醒,跳脫你的心智,臨於當下。」(p.228)
4.撇除舊有模式:
打破你否定當下、抗拒當下的舊有模式。練習把注意力從過去或未來之中抽離,尤其每當你以為不那樣做不行時。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跳脫時間的向度。(p.192)
21.開悟:
開悟意味著,選擇安住在臨在狀態中,而不是待在時間裡。開悟的意思,就是對一切的發生說「是」。(p.45)
28.保持臨在:
保持臨在,然後觀察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你不僅會覺察到痛苦的情緒,也覺察到那個「觀察的人」—靜默的觀看者。(這就是當下的力量,是你意識臨在的力量。)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p.103)
30.選擇開悟:
有意識地選擇開悟,意味著捨棄對於過去和未來的執著,只聚焦在當下,讓當下成為你生活最重要的焦點。(p.270)
1.第一優先:
深刻體認:你擁有的只有當下這一刻,讓「當下」成為你生命中的第一優先。(p.255)
42.強迫性思考:
聆聽自己的想法時,你會感覺到意識的臨在—那是你深層的自我,它一直存在於你的想法背後或底下。這就是你終結非自主強迫性思考的開端。(p.33)
9.完美的時刻:
你可以應付當下,但永遠無法應付未來,也沒必要。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p.113)
32.空間:
要覺知到,那允許萬物如實存在的空間。聆聽聲音,但不評斷它們。聆聽聲音底下的靜默。觸摸某個物品,任何皆可,然後承認並感受它的本體。(p.173)
40.創造間隙:
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你就可以在心智之流中創造出一個間隙。只要全神貫注於當下這一刻,就足夠了。(p.40)
23.三個選項:
無論身在何處,全然安住在那裡。如果此時此地讓你難受、不快樂,你有三個選擇:離開它、改變它、或全然接受它。想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你只能三選一,而且現在就要做出選擇,並接受後果。(p.113)
46.擔憂:
你正在擔心嗎?是否有許多「要是…」的想法?一旦你認同心智,它會把自身投射到想像的未來,創造出恐懼。那是無解的,因為想像的未來根本不存在,那只是你的心魔。(p.113)
9.完美的時刻:
你可以應付當下,但永遠無法應付未來,也沒必要。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p.113)
2.以當下為家:
過去,你以時間為家,只偶爾造訪「當下」;現在,讓自己改以「當下」為家。只有當你人生處境中,出現了必須處理的現實事務時,才偶爾造訪一下過去和未來。(p.57)
34.對生命說「是」:
永遠要對當下這一刻說「是」,臣服於事物的本然。對生命說「是」,然後你將發現,生命突然開始為你作工,不再跟你作對了。(P.57)
18.暫停:
停下手上的事一會兒,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的一進一出。藉此,你覺知到臨在,那靜默而強大的存在。(p.83)
6.覺察抱怨:
你是否覺察到自己在抱怨某個處境,抱怨別人做了或說了什麼,抱怨你所在之處、人生處境、甚至天氣,無論這些抱怨是說出來或只是念頭。抱怨,就是不接受事物的本然。(p.113)
39.停下來:
當你停止在那不斷掙扎、想逃離「當下」的強迫之感,本體的喜悅就會流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中。當注意力轉向當下的那一刻,你會感受到臨在、默觀和內在平安。(p.80)
19.上下樓梯:
每一次,當你在上下住家或辦公室的樓梯時,全神貫注於每一個腳步、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次呼吸。讓自己全然地臨在。(p.40)
8.沒有問題:
問問自己,這一刻你有什麼「問題」?不是五分鐘後的你,明天的你,或明年的你,就只是這一刻的你。當下這一刻有任何問題嗎?(p.90)
10.回應之前:
如果必須對情境做出回應,請先專注於內在,感受你的內在身體。當你把意識從心智抽離,立刻會回到默觀與臨在狀態。你所需要的答案和行動,都會從這個層次向你湧現。(p.152)
47.切換:
當你不得不使用心智,尤其是需要想出一些創意的解決方案時,讓自己每隔幾分鐘,就在思考和靜默之間,意念與無念之間,來回擺盪一下。(p.45)
39.停下來:
當你停止在那不斷掙扎、想逃離「當下」的強迫之感,本體的喜悅就會流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中。當注意力轉向當下的那一刻,你會感受到臨在、默觀和內在平安。(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