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豌豆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在流行文化中被架空的社會運動 - 安蒂.柴斯勒 | Readmoo 讀墨電...Andi Zeisler著;周彧廷譯。

「賦權」就如「女性主義」,曾經是個具有定義的詞語。兩者如今都已經遭到稀釋,部分原因是社會懼怕它們的定義會產生變化,某一部分也是因為市場接納了它的(某些)目標。

#讀嘛讀嘛
latest #9
香豌豆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試試ChatGPT)

柴斯勒探討了女性主義如何在流行文化中被利用和扭曲,分析女性主義在媒體、娛樂、廣告和商品化過程中的變化,批判這些過程如何將原本旨在爭取性別平等的運動轉變成一種消費品。
香豌豆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流行文化中的女性主義形象從電影、電視節目到廣告和流行音樂,逐漸被簡化為吸引消費者的標籤,而不再是一種社會運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市場女性主義」,企業利用女性主義的語言和圖像來銷售產品,但往往削弱了女性主義的原始意圖和力量。柴斯勒批評這種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認為流行文化中的女性主義形象往往膚淺,未能真正挑戰性別不平等和父權制。她認為,這種現象導致人們對女性主義的誤解和矮化,忽視了其真正的社會變革潛力。因此,作者呼籲讀者認識到流行文化對女性主義的挪用,並鼓勵大家重新審視和理解女性主義的原始目標,即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和社會正義。

(謝謝ChatGPT)
香豌豆
5 months ago
女性主義一直以來的核心問題──女人是否與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機會和自由?──正漸漸浮現於早該在數十年前就解決的領域。這世界越看越不像終於透澈了解女性主義,我們反而是在放任一種虛有其表、自我感覺良好的女性主義,搶走社會對各種不平等沉痾已久的關注。這種女性主義利用的是姊妹情誼與情感支持等簡單的主題,例如「加油,姊妹」之類的推特或Instagram照片,還有雜誌上那些關於為己而容的歡欣文章等等。性別平等的奮戰如今已經從一項集體目標澈底轉變為一種消費品牌。
立即下載
香豌豆
5 months ago
女性主義文化歷史學家兼媒體評論家蘇珊.道格拉斯(Susan J. Douglas)早已指出,在一九八○年代,向女性下廣告之所以會成功靠的就是有效以解放結合地位及權力。隨著新自由主義、貪婪是好事的論調成為菁英階級中的共通語言,奢華美容產品、設計師品牌和健身課表就變成了解放的成就,而不僅僅是消費品而已。「對雷根時代的女性來說,」道格拉斯寫道,「菁英主義和自戀完美地結合成一項訴求,呼籲大眾別管政治了,管好個人就好,這樣你或許還能想想辦法改善。」在隱晦不言的後女性主義時代,選擇的呈現更巧妙地轉化為所謂的「賦權廣告」(empowertising)──一種在完全獨立自主的消費行為中稍稍援引女性主義的廣告手法。

⋯據稱為女人賦權的廣告,其實根本無法剷除將女人性化的常規──甚至可能還更加刺激了這種行為。
香豌豆
5 months ago
瑪喬莉.佛格森(Marjorie Ferguson)在一九九○年出版的論文《權力意象及女性主義謬誤》(Images of Power and the Feminist Fallacy)中創造出「女性主義謬誤」(Feminist Fallacy)一詞,形容「再現於媒體的強勢女性會為真實婦女轉化為文化可見度及結構性賦權」的信念,質問「我們研究文學、電影、電視劇和印刷媒體對女性的描繪,是將它視為一種目的嗎?抑或我們是把那些描繪當作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來研究?」
香豌豆
5 months ago
由於文學、電影、音樂等諸多範疇的準則都已經根深蒂固地將(白人)男性故事理解為放諸四海皆準,而女性故事就只是特別興趣,於是這種觀點歷來都遭到貶低輕視。

⋯人數的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數量的意義,它事關對「男性故事」和「女性故事」的價值信念,更是對於這兩類故事並不互斥的一種認可(正如《憤怒道》已充分展現)。女性經驗也有潛力和男性故事一樣放諸四海皆準並且引起廣泛共鳴不應該是一種激進的概念;然而,有兩項主要信念在好萊塢尤難撼動──那就是「女性只能夠訴說女性的故事」,以及「對男人來說,女性故事依然是一種特別興趣,既是『非我族類』也難以信服,甚至是極為陌生」。
香豌豆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把女性主義當成一種僵化的衡量標準,會壓制最初引人觀影的敘事潛力。觀賞不符合女性主義的電影,並不會妨礙任何人以女性主義視角觀影。無論是否通過貝克德爾測驗,《憤怒道》都是一部精采刺激又張狂的好片,主要是因為它就像其他更早出現的反烏托邦電影一樣,只要仔細審視電影敘事,就能看出它赤裸裸地譴責父權體制是如何傷害每一個人。僅僅因為它有別於平常好萊塢會在暑假熱門檔期推出的那些將女人邊緣化的電影,就急著為它鼓掌叫好,其實一點價值都沒有──因為如此一來最終得出的結論便是,我們應當期待的作品也不過爾爾。
香豌豆
5 months ago
女性主義和時尚的關係已經變得更加多元又微妙。現在有主張身體自愛(body-positive)的獨立設計師和零售商,皆致力於販賣品質良好且精準剪裁的大尺寸服飾,他們總能為尺寸和身形常被多數設計師及零售商忽略的女性帶來福音。還有鑽研一系列議題的女性主義時尚雜誌和部落格,研究範圍更是從性別認同、性慾符碼,再跨足到織品的歷史及結構⋯

⋯先不論這些倡議想把女性主義重塑成一種新的通用語,光是認為靠單一團體或一場倡議行動就能使一種多元的社會暨政治運動不專屬任何人,並獨力為其「重塑品牌」的想法就相當引人擔憂。
香豌豆
5 months ago
⋯重塑品牌是一種求之於外的招攬行動,藉由將女性主義淬鍊至一張圖像和幾句話來盡可能地廣泛吸引受眾,和加強女性主義之內涵(重申核心價值、強化古今對女性主義運動有所貢獻的多樣論述)截然不同。

這在女性主義如此多元的時代根本不可能達成──嚴格來說,現在不再可能指涉單獨一種女性主義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