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看完木下惠介《二十四隻瞳》(二十四の瞳,1954)。

如此反戰作品。

https://images.plurk.com/7mzbSjXA6JqZquE5ysNOnL.jpg https://images.plurk.com/4pLQBwdgm9sxzM8hBlb1VM.jpg
latest #12
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好奇 1954 年的氣氛,怎麼拍出這樣反戰的作品。

難得這樣細看一部電影。邊看邊筆記邊暫停。

「滿州事變」、「上海事變」、因為反戰而被指責為赤色分子、「支那事變」、「大東亞戰爭」、玉音放送。

故事從 1928 昭和三年開始,結束於 1946 二戰結束隔年。
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場景超級多,不知道如何如此有效率拍片。

特寫、近景、中景、遠景,各自效果都很讚。替母親送別的遠景,相當哀戚。
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又是瀨戶內海。之後看電影盡量記得發生場景,未來或許還可一遊。

這次不是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季,而是當年主要以捕魚為業的小豆島。
立即下載
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高峰秀子的魅力。《情迷意亂》、《女人步上階梯時》、《浮雲》,都好美。

日本當年有高峰秀子、田中絹代、原節子等人,真的好讚喔。
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國小老師的教學自主受限,只能教國家通過的那些內容;必須對其他事情裝聾作啞,否則可能被警察帶走。若是跟學生說不希望學生去當兵,會被認為是膽小鬼,甚至是赤色份子。
leahahaha
6 months ago
眾人或歡送或強顏歡笑送別男子出征的畫面,想起其他看過的照片與紀錄畫面。

不知在當年在臺灣的爺爺奶奶,看到的與日本本島,是否有所不同。
leahahaha
6 months ago
原先對於電影鏡頭把每個小朋友的臉一個一個特寫凝視的做法,感到略困惑,通常電影不會花這麼多時間在每一個學生身上。

隨劇情進展,才感受到,先前如此耐心帶觀眾認識每個同學的樣子與姓名的用意,也是因為這些銀幕時間,才支撐起電影後段那些惋嘆傷逝的情緒。反倒覺得這些銀幕時間格外重要。
leahahaha
6 months ago
照片的作用。照片在電影裡的作用。

孩子們想念大石老師,前去千里迢迢尋找大石老師,走了許久,總算正巧遇到,拍照留念,攝影師還特地調整了左下角小朋友的身體,以便適當拍攝。整個拍照過程,在電影裡拍了下來。而那張照片,事後不斷在電影裡出現。

這張照片成為凝聚全班的紀念物。情感的載體。

去大阪打工不幸患肺病的同學,病榻上看著這張照片。老師到訪,也看了那張照片。事隔二十年班上團聚(男子多戰死),同學們討論起這張照片,而因戰爭失去視力的同學也還能如同具有視力那般一一詳述照片裡每個人的姿態。

照片與電影,那喚起回憶情緒的功能⋯⋯
leahahaha
6 months ago
最催淚的應該是收尾,腳踏車本身,以及騎腳踏車畫面的再現。

喜歡目前看到的兩部木下惠介作品,還想補完更多。
leahahah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還是不得不說,也很喜歡這個心得,抓到情感的精髓(而我總會先從枝微末節開始講起)。@hobbestory - 繼續看了木下惠介1952年的「卡門歸鄉」、1954年的「二十四隻眼睛」、19...
hobbes
6 months ago
噢XD
leahahaha
6 month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