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語
7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雜談/碎碎念]
6/1~6/30

上週末完成了苦候多時的二創本,原以為會稍稍鬆口氣,不料工作接踵而至,還是沉默(沉沒?)了許多。Anyway,等下週應付完大客戶就能輕鬆一些了,應該啦

這兩天在為方格子上的徵文比賽寫文,話雖如此,其實是想完成之前寫到一半的《Sometime When We Touch》,對,也是先前提過的「心碎的故事」。
於今閱讀2021年的敘述,還是能看出青澀的痕跡,難說是我的文字掌控力真的提升了,還是單純不像當時能用一股衝動就寫完整個故事,故而視角也變得刁鑽

開心地分享Snow Patrol的新歌,首句就讓我揪住了:Snow Patrol - The Beginning (Lyric Video)
latest #73
譁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Enough〉

沒看過這檔節目,但一直有在留意楊宗緯的舞台,連續幾週古怪編曲(之前《聲生不息》也是如此,讓我懷疑是不是電視台想讓他碰軟釘子)後,上週的節目除了他有個好舞台外,還有這幾年來我越來越抱有好感的張棟樑
雖然歌曲的主故事線不同,但兩首歌的核心都有種「overwhelming(令人難以招架的)」的嘆息。《若月亮沒來》講的是我在東莞時遇到的中國年輕人,我見他們在「內卷」的世道中浮沉,使用唾手可得的廉價娛樂撫慰被有毒社經結構侵蝕的靈魂,《足夠》談的是還未能邁出那一步的關係,你很好,但我想,對此刻的我而言,孤獨才是一種自我憐愛。【纯享版】杨宗纬宝石Gem携手原唱王宇宙演绎《若月亮没来》 独特哭腔搭配催泪Rap 舞台共情力直接拉满!...【纯享版】张栋梁搭档银河快递温暖演绎《足够》 治愈声线瞬间抚平内心的伤痛! #天赐的声音5 EP6 20...
譁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寫作途中〉

雖然在寫結局註定悲傷的故事,但是滿腦子都是黃色廢料
疫後伊利安在托利亞的推介下開始健身,大腿&腹部的薄肌肉get,亞瑟開玩笑說他脖子上的刺青在大汗淋漓後很性感,托利亞問他是不是成了健身房的天菜
伊利安:應該還好吧⋯⋯大部分的人都在專心做自己的事,不過有幾個人很熱心,我剛去時常常指導我怎麼用健身器材,最近在結束後常問我要不要出去閒晃
托利亞:(看向亞瑟)我記得你們英國人可不是這麼熱情的民族吧
亞瑟:⚠️(大寫紅危)
荻青
7 months ago
熱情的英國人(rofl)(rofl)
健身房天菜伊利安⋯⋯很有畫面
立即下載
譁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zoe3q3q: lol 我覺得很可口 (x
事後證明,伊利安遇到的那幾位是真的看不過去、想要幫忙新手上手的好人,但伊利安也遇過健身女網紅的搭訕(他平時已經努力避開了對方的鏡頭,架不住對方直接上前攀談),在一眾人看熱鬧的目光裡,最後他只能尷尬地拿出了健身時會取下的婚戒
托利亞:你完全沒在解釋啊,伊留沙。你不知道有些人的性癖就是已婚人士 例如監獄或成人片
伊利安:⋯⋯
亞瑟:(腦中出現了各種打碼畫面)
譁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那些我沒有活過的年代〉

先前提過,我對《日昇之歌》懷有一種像是漫遊癖的鄉愁,是因為我未曾真正在那個年代活過。正好滑到游靜新書的自序,裡頭有句話讓我深有感觸:「電影成為重新認識我出生前的家、我出生前的香港的最重要路徑。」

個人而言,八九〇年代的電影對我的影響並無音樂來得多,因為人少年時代的所見所聞將影響他一生的審美,而我在那個年紀接觸的,多是我父母的審美。
我不認為那是壞事,只可惜這是長大成人後慢慢意會到的事。
我很喜歡日昇之歌裡面你所塑造的那個年代。不曉得為什麼我對於那個年代有很多的想像與憧憬(有時會覺得自己生錯時代)。
很期待繼續往下讀(最近三次元前所未有無比忙碌,所以沒什麼娛樂的心神和時間,期盼能夠繼續好好閱讀的時候)✨
也祝福小語六月愉快。
譁語
7 months ago
mochihina: 有趣的是,我在收集資料時,看到某些評論家認為香港在七八〇年代的影業音樂更加輝煌。因此我想,Good old days的心態或許存在於每個時空,畢竟多數青少年在成長歷程中,除了同儕外、接觸的無非是來自父輩的時尚與審美
也祝福木陽搬家&三次元一切順遂,夏季已經悄聲來訪,希望能帶來燦爛但不灼人的陽光
譁語
7 months ago
〈遇見20歲的我〉

Facebook的回顧功能有時會翻出挺有意思的東西,若不是我的帳戶被盜過兩次,必然會有更多值得一笑的東西 黑歷史 (??
言歸正傳,這是我大學時經過台北車站時,看到牆上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རྫོང་གསར་ འཇམ་དབྱངས་ མཁྱེན་བརྩེ་ ཆོས་ཀྱི་ རྒྱ་མཚོ རིན་པོ་ཆེ)《近似佛教徒》的節錄時所生的心情。我認為它是散文的碎片,不是真正的詩,但我喜歡

-

我在K區地下街遇見一首詩
人潮洶湧 口裡說著英文的老先生在櫃台前問路
我杵在路中央看它 比電線桿更筆直
就像好萊塢愛情片的 那種特寫
這世界忽然靜了下來
譁語
7 months ago
我在傍晚五點遇見一首詩
汗水淋漓 肩膀被背包繃出兩道勒痕
像條散著剩菜味的潮濕巷弄
但在那瞬間 我竟想不起滿身狼狽
只剩醒來發現自己還活著 那種無來由的喜悅

我在這個城市遇見一首詩
五光十色 慾望與目的似乎毋需遮掩
可它就待在那兒 像你一輩子
終究會等到的那個人 像故鄉的陽光
僅僅是存在 就使你的靈魂欣喜若狂
譁語
7 months ago
我在不懂詩的時刻遇見一首詩
莫名其妙 那甚至長得不能稱上一首詩
我註定被文學專業的人取笑
但就那一眼 我直想用貧乏的美感
捍衛詩這個字眼

我在K區地下街
傍晚五點的
這個城市
一個不懂詩的時刻
我遇見一首詩

-
譁語
7 months ago
(續樓上)

這讓我決定手動轉縱光的噗:@writerdream - 【創作相關】 我覺得鍾情寫作的感覺很像這樣的: 你愛上一枚流星,它卻早已永...
我確實在很多創作者的作品裡得到力量與能量,那些美好的領悟與「奇蹟時刻」我無以名狀,只能姑且稱之為詩。
譁語
7 months ago
〈讓你覺得餓的buff〉

瑪莉姑姑是個優秀的麵包師,所以寫到她時常常覺得飢餓,從目前使用的註解就能窺見一二

*法式鹹派(Quiche)又稱洛林鄉村鹹派、洛林鹹派,是以雞蛋揉合熟煮的碎肉、蔬菜或起司(牛奶或鮮奶油)等食材製成的糕點,為法國傳統爐烤佳餚。
*糖漿餡餅(Treacle tart)是由油酥脆餅和糖漿製成的傳統英格蘭甜品。
*聖誕樹幹蛋糕(Bûche de Noël)是法國聖誕節的甜點,作為聖誕大餐的最後一道食物,用以代替從前過冬至的另一個習俗。
*蕾絲小脆餅(Brandy Snaps)是大英國協地區流行的傳統小吃或甜點食品,通常是將焦糖的脆餅捲成像雪茄的管狀,中間填入打發的香草(或白蘭地)鮮奶油,類似於義大利奶油甜餡煎餅卷(cannolu)。
結霜丨加班
7 months ago
我好餓 看起來都好好吃……之前有吃過法式鹹派,真的非常美味 譁語之後也可以試試看
原來我也腦內回噗了,謝謝小語幫忙轉噗
當初在寫那一段時,就像噗內所說是為了英文口說的期末講稿,想想這樣的心情一定不只我有一個人所擁有,所以就發出來了。結果彷彿所有情緒都凝聚在噗首幾段話裡面了,寫完的當下覺得情感耗竭,下面只寫得出幹話
想想也是好事,這代表我的傷感在幾句話後就結束了,沒有累積到太多的程度
譁語
7 months ago
yui_sou1216: 謝謝唯霜推薦!我隱約記得多年前好像吃過一次法式鹹派,是很豐裕的口感跟滋味

writerdream: wwww最好的總是出其不意,而無論如何,一生之中能有幾次與最稱心意的文字相遇,也是某種程度的幸福吧
蟲派
6 months ago
lag被上了飢餓buff,尤其法式鹹派看起來超棒,還沒有機會吃過希望今晚夢裡有
譁語
6 months ago
randomBug01: lol 祝福蟲有個好夢~
我查資料時特地找出了《British Bake Off 英國烘焙大賽》的食譜,大晚上看那頁面實在不太友好 (???
譁語
6 months ago
〈求神問卜〉

今天是亞瑟的生日,要開逆轉嗎
開起來(lots)
等另一組人設定完成再開(lots)

(dice4)個月
譁語
6 months ago
好呦,看起來噗神希望我多籌點資金
準備(dice12)x(dice20)
噗神不要害我
譁語
6 months ago
Miss Saigon

佈景、燈光和演員的歌喉非常值得稱許,期待已久的直升機也沒有縮減,一出場我媽就「哇噻」

這劇本被譽為《Madama Butterfly 蝴蝶夫人》越南版,裡頭將宗教信仰轉化為更合乎民情及當地歷史的共產對抗,某種程度上,我必須讚譽裡頭紅歌設計及軍士的演出,這種意識形態的對立呼應到劇情角色的故事線相當令人玩味:
女主角的父母因為戰亂死去,她為逃離跟不愛的表哥的婚約(共產陣營),隻身到準備陷落的胡志明市(當時稱為西貢)並愛上美國大兵。
在陰錯陽差下,美國大兵在撤軍時沒能帶她返國,她只得在故土隱名埋性生活,甚至為保護自己跟美國大兵的孩子,殺死了成為越共幹部的表哥。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為了活下去,為了孩子的未來,女主角只得求助牽線讓她跟美國大兵相遇的皮條客,在九死一生中遠渡曼谷又做起皮肉生意,一心一意等著美國大兵歸來,會帶著母子倆到充滿希望的美利堅開啟新生活。
可事與願違,傷心歸傷心,回到家鄉的美國大兵亟欲清掃那段不堪的記憶,過去在墮落的西貢中見到的清明月光(女主角),如今看來也成了令人痛苦的一部分。因此,他結婚,自顧自地開啟了新生活,對過往緘口不言,直到得知那抹月光尚且安在,還有了他倆之間的愛苗——
最終,他遵從於自身的怯懦,決定將那段露水姻緣、曾經在神佛前許下的「永恆的愛」視作「作為美國人的善舉」,促成絕望至極的女主角用他留下給她為數不多的紀念(配槍),走上絕路。

如果以政治學的角度來看,這無疑充滿討論空間,畢竟美國大兵無法帶女主角撤逃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政府封鎖了大使館。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而單以主故事線來說,確實是狗血的醍醐味,但皮條客這角色使得整個故事的層次豐富了許多,其一是他最精彩的solo曲《The American Dream 美國夢》,再者是他在劇中牽針引線的推進(包含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兩面討好)、乃至這人物存在本身搭建出的價值觀與信念。
所以,當劇終謝幕時,他比愛情線男女主角更晚出現,作為最後一名謝幕的卡司(通常是這齣劇的主角)時,我先是驚訝,隨後也找到了應該能夠自圓其說的說詞:整個故事就是美國夢的生與滅,像是《The Great Gastby 大亨小傳》的綠色燈火。

因為沒找到本次出演卡司的片段,我就用了先前的版本:'The American Dream' by Seann Miley Moore, Kiara Dar...最後放個2014年的精彩剪輯:Miss Saigon @ the Royal Variety Performance 2014
譁語
6 months ago
〈Selling〉

看完劇後跟噗浪登出的阿赤碰面小聊,就創作跟諮商談了不少有趣的觀點,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正在於近來在社交網路廣傳的XX師、XX教練、身心靈議題顧問等等。
令人眼花撩亂的稱號搭配跟心理諮商服務相仿的話術,藉由模稜兩可的說詞讓諸多人誤解他們具有心理師的專業,服膺於對權威的敬重之情,加上一丁點巴南效應的作用,順利使其受眾相信/信服當事人的「專業」,然後繼續把這些誤解推廣出去,使之本質上成為一種新興信仰。

坦白說,我無意指摘這麼做的人,因為他們確實可能出於想要幫助他人的善意,但這種在邊緣遊走的行為讓我難以尊敬他們,尤其是操縱人對特定專業信賴的小聰明。
回到我想說的話題,無論是所謂大眾心理學、MBTI或實體產品,都不脫「販售(行銷)」,只是你是否被說服了自己就是會這麼做(買這東西)的人。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續樓上)

阿赤和我都接觸過諮商,因此我倆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能產生多少不可測的變數稍有眉目。
往深入說,任何互動中都存在「販售概念」的意圖,只是人會在不同的場域使用不同的措辭,例如「談判」,例如「推銷」,例如「遊說」,例如「傳教」,例如「宣傳(propaganda)」,例如「洗腦」。
本質上,它們都是相同的,無非是要重新塑造或重申「我(或者我希望你)就是會相信這個的人」的認知,因為唯有當你相信了這點,你才會繼續接收我傳達的信號,完成我想要你完成的事(通常是能夠鞏固我自我認同的事)。

這聽來可怕嗎?
如我上頭所言,我無意批評任何人,畢竟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建立自我認同,藉由這些重塑與創造找到存在意義,可選擇相信什麼,以及這些相信背後的東西是否值得相信,是我覺得很需要討論的。
譁語
6 months ago
〈有靈魂的故事〉

昨天跟阿赤聊到另一個話題,是當創作的壁壘降低,要找到有靈魂的故事在資訊海中益發困難。
隨後我提到最近在整理《Lekker Druk》的人設,但於我而言,必須先有主故事線或這個人物的生命故事,我才能順著那些脈絡整理成條列式的設定,像認識一個朋友那樣、慢慢在腦海擴充對這個人的了解,而不是反過來,藉由喜歡的元素拼湊出法蘭克斯坦。
拼湊出來的「成品」就不是愛嗎?我不會這麼說,但必須說,我認為那是很多愛的碎片,不足以構成一個人立體的面相,所以感覺缺乏人性,不像「真的」。
或許跟年紀有關,我已揮別只想將思緒一骨腦兒道出的年少時代,更相信現實才是堆砌虛擬或夢想的基石,而非敵人。
我想寫很多關於愛的故事,有靈魂的故事
譁語
6 months ago
〈跟風〉

看到河道上很多有趣的回答,佛系跟風,歡迎大家隨意問
https://images.plurk.com/25x3rF12x3r6R6skEHtn0f.jpg

感謝Apo提問,我等醒來(?)在這邊回21&30
另外第1&2題滿明確的,是我國小三年級時開始寫小說(或說模仿寫小說)的時候,但當時的OC叫什麼名字我已經忘得精光
我想看10、18、22
荻青
6 months ago
4、28
譁語
6 months ago
謝謝上面的朋友來玩,我下面一併回覆

4|設定好球區
不確定這個好球區指的是喜好面,還是擅長的方向。
單以喜好面來說,有在動腦的OC我大部分都滿喜歡的,雖然我可能不擅長描寫;而以我擅長描寫的方向而論,脫離不了邏輯辯證、部分黑色幽默(或者性格機歪)的生物──嗯,不是人也可以。

10|在搞OC時最熱衷描繪什麼
以思考居多吧,他/她/它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跟這世界互動,怎麼活著的。
戀愛也好,經歷的一切也好,都是讓他們在特定場景顯現自身特質,表現「他是他」的過程。總的來說,我還是相信存在先於本質一派,所以故事都是他們告訴我的,我是藉由這些故事來了解他們是誰。
譁語
6 months ago
18|一件想為取材而做的事
呼麻和打炮吧(
呼麻不多說,但那味道太重,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嘗試,但下回去荷蘭我會試試奇幻蘑菇。其二是我總好奇人為什麼在破處後會有奇妙的變化,而藉由肢體互動遞進的距離感也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有人因為做了而變近,有人卻因為做了而不能更近),但因為硬體設施(?)限制,這是一個我懷疑此生無法達成的念頭。

21|搞OC生涯裡屢用不爽的梗/設定
情感閉塞的人物對於愛的質疑與渴望、成長痛的孤獨,還有用融合科學現象或理論闡述人性。
結構上或許相似,但每次寫起來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22|在自己寫的故事裡不會碰的情節
替身梗吧?情感面的那種。
我認同人會因為類似的場景產生情感召喚,但將對某一人的情感複製疊加到另一個個體上,至今我還理解不能,所以應該是寫不出來。
萬人迷也有點障礙,我總沒來由的尷尬。
譁語
6 months ago
28|沒講過但很喜歡的腦洞
這我不記得有沒有講過,但在高中時我寫了一個小品搞笑風格的短篇,叫做《73》。
故事大綱是一名對他院內科醫生一見鍾情,所以不惜翹班也要天天掛號追求對方的兒科醫生,被內科醫生認定腦子有洞(。
因為所以,內科醫生那間醫院的精神內科醫生也介入了這個亂七八糟的粗大單箭頭戀情,讓人難以辨別他是發自真心,還是只是覺得有趣所以瞎攪和。
如果硬要有屬性tag,大概是這樣的:
認真心軟內科醫生X無厘頭自戀開朗兒科醫生X腹黑毒舌精神內科醫生(前後無差,畢竟根本沒走到CP文的階段)
譁語
6 months ago
30|OC對作者最大的影響
同10提到的,故事都是他們告訴我的,所以於我而言有點像是多認識了朋友。
而在記憶的碎片或生活日常遇到什麼,有時會像是他們跟我活在同一個時間空間中,直觀產生「啊,這是那個XX喜歡/跟那個XX根本一模一樣」的想法,進而拓展我對該個體的認識,然後找個良辰吉時把這些故事文字化。
以情感面而論,OC是給我一些空間以現實為基石(他們本身的存在與我經驗主義的重合處),去觸碰虛擬的各種可能性,包括OC本身的人格成長、領悟,乃至他們彼此之間建構的關係。那感覺有點像是看電影,可能你無法復刻一模一樣的人生,但那些東西不僅是路過視網膜,也會在心上留下某種餘韻,給人帶來傷感、喜悅,或是微弱卻不滅的希望。
譁語
6 months ago
〈Pride Month Review〉

因為方格子活動赫然發現到了這個月,然後再亂摸的過程中,發現在Google搜尋欄打上「驕傲月」,搜尋結果頁面就會出現一小段動畫: https://images.plurk.com/1cgh9BEzA9QfAO3L8Cr8ff.png

在所難免,我開始回憶過去作品裡的LBGTQ+元素,很多不是特意強調人物有什麼屬性或性向,就是自然而然浮現了他/她的全貌,也不排擠順性向的異性戀,因為我認為排擠社會多數的創作也是某種怪誕的臆想呈現。
有機會的話,未來會想寫些性單戀(lithromantic)和無浪漫傾向譜系(aromantic spectrum)的故事,但我對此沒有太多預設立場或計劃,總覺它們如果想要出現,宇宙意志自然會告訴我

【好樂團 GoodBand】-我愛你,卻不能拯救你 Demo
譁語
6 months ago
〈Laid-back〉

重新讀上面的OC問卷,22中「自己寫的故事裡不會碰的情節」事後讓我想到一點,是女同志間的性。
這對我的困難在於性別認同與性向造成的藩籬(that's not my nature),我很少對某個分類產生明確的異我感,但那主要在於我對我自身的認知,並非我對這個群體的認知,而我短時間應該是沒辦法跨越這個檻
譁語
6 months ago
〈求神問卜〉

交期修羅場前只好求助玄學,無論結果如何起碼還有結果,但交期不管怎樣都是沒有交期
能不能準時出貨(lots)
什麼時候能拿到委託圖(開逆轉)?日(lots)(lots)(lots)
(dice20)上述單位
譁語
6 months ago
哇靠,16週是4個月
⋯⋯算了,能準時出貨就好
譁語
6 months ago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https://images.plurk.com/7t3Cpn4uDsOMw3SYpnC1kz.jpg https://images.plurk.com/1R7z5917QmNzK9iIrtagyv.jpg https://images.plurk.com/7oneC9EikkPHYojmtmGN6e.jpg https://images.plurk.com/2dttKegHsyvL5y9MoZv7uN.jpg https://images.plurk.com/1gzfyHcr8TNXmfgnSJqOHu.jpg https://images.plurk.com/4v8IvQCxIXD5v1zmAl5ffh.jpg
蟲派
6 months ago
來問一下11,為什麼我覺得我自己有問發現實際沒有 (腦子出走)
喜歡看大家創作的背後想法,大家都不同很有意思,小語第22的答案我反而好像反而會去想辦法挑戰,把一個很尷尬的梗弄到我自己不尷尬🤣(但前提是我放下腦內寫文的惡習)
蟲派
6 months ago
然後海邊的天空好藍喔,最後一張木麻黃(?)變成框框好喜歡
譁語
6 months ago
randomBug01: 謝謝蟲來玩!熱得讓人發慌的六月天,腦子有時隨水分從身體出走都是很正常的啦 (謬論
11|搞OC時,不常被人在意但很關注的點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意這個,不過我通常會設定OC的學經歷,從他們的興趣或主要認知功能切入,思考他們的升學過程歷經了怎樣的教育,後來選擇攻讀怎樣的學門,因此對他們的思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等等。雖然細節會在準備成文時再進一步查詢(例如各國升學學制/技職學制),但大致上在他們出現時,這些軌跡在我腦中就形成了七八成
這兩天的海空顏色飽和度超高,但也好熱,所以我們沒有下水,就是在恆春古城那附近繞繞踩點(我們喜歡警察局附近的鴨肉冬粉的滷味),是每年都會來一次的故地重遊之旅
可是我也變黑了好幾度
譁語
6 months ago
〈有感而mur〉

悄悄(?)把噗首改成了整個月,本想再開個下半月的噗,但這週太炸裂,以至於回過神時已經到了這時候,為最後十出頭天開噗好像是在騙卡馬wwww

言歸正傳,前兩天有件事讓我略感微妙,所以難得在公河發匿名噗,倒也不是想要爭得認同,只是好奇這樣的景況會被如何解讀。
放個讀噗避免因為轉譯而曲解旅人的發言:p/3fxveapm1s
事後我跟阿赤討論到這窘境,與其說是職場氣氛或「是不是男人我就都會喜歡(或相反)」的辯論,讓我躊躇的或許是另一個問題:
人們只會看見我的軀殼,看不見我的靈魂,因此在不出跨櫃的情況下,我好像也沒有給對方合理的契機「看見」我認為是我的那一部分,這種行為模式是不是也牽制著我建立關係的可能性?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而其實我的性傾向目前仍是個巨大的謎團。
我和女性也會產生某種心有靈犀,但相對而言,男性身上好像有種特質會讓我「想得更多」,因此我才模糊地判斷自己性向偏男性。

我好像有意識地在找尋對方是看見我這個人,而非基於某些社會制約順理成章的標籤、將我作為擇偶選項的證據。
可這微妙的正在於,有時人們是因為他們的相信(如相信我是個女性)而認知我是可以發展的對象,所以才會生出其他情愫;反過來也是一樣的,當我無法體認到「在女性之前,對方當我是我」的認知,我也無法對此或準備要發生的一切產生信賴,遑論更深入的關係鈕帶。

至於我願不願意讓對方看見(出櫃),有時困難的點在於這個對象是在怎樣的場合認識的人,而那個場合的氛圍與群眾是否具有「如果我說起這些特質時能夠理解」的理解力與知識底蘊⋯⋯通常會讓我產生這種疑竇的,往往都是現實遇到的人。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續樓上)

儘管有諸多前車之鑑,人們還是對「眼見為憑」深信不疑,而我厭煩為那些本就不理所當然的事物解釋。

阿赤說了一段很好的話:「多數人,甚至連性別圈裡面的人,都不一定有這樣的認知或著這種感受。畢竟大家對於人類賦予生物特徵的這套系統深信不疑,而這套系統連接著的就是社會認定的性別系統,男生就是怎樣,女生就是怎樣,等等諸如此類。說真的,我覺得這很難有一個判定標準,到底要不要出櫃這件事,有時候是一種感覺⋯⋯就相處下來你大概知道這個人的涵融有到什麼程度。其實出櫃這件事,說穿了,也是信任與否的關係。」

我們都認同,有時單一議題不是只有該議題本身,而是很多複合因子組合而成的結果,因此單以表層切入反倒可能被盲點誤導,忽視最根本的原因。

然後我想起一些言情小說常見,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的情節。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主角因為各種原因扮演了另外的性別,但在真實的性別曝光後,這一路走來的夥伴就立刻愛上了他/她。」

我以前無法摸清對於這種「HE」的反感是出於什麼原因,後來慢慢意會到,這種廣為流傳的意識形態,加劇了我對某些性別認知的反感。
以上述的橋段為例,那或許和我的主張(唯有對不將我視作女性的人才能產生戀愛方面的好感)有點相似,但實際上的運作卻是反過來的,他們藉由性別去否認自己原本認識的那個人,繼而說服自己「這是一個好的擇偶對象」。
當然,作為反串的主角來說,真實的性別本質上無異於我想要被看見的那些,都是自我認同的延伸,但我還是感覺到相當不舒服

我在高中時讀過一本以跨性別女性為主角、節奏(也可能是翻譯)很怪異的小說《Myra Breckinridge 永恆的媚拉》,加劇了這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以下有R向情節,請自行迴避]

出版社與維基小說給這書的定義差異甚遠,一者說是前衛的情色文學,一者說是諷刺小說,雖然我沒有讀完全部,但我想兩者都是。
開頭是主角(MTF)變性後覺得人生換然一新,然後開始到學校任職,將男人們迷得團團轉,沈溺於以女性的角色將自己捨棄的身份(性別)玩弄於手掌心。可許多橋段比起「享受女性的身份」,更像是在「報復曾經讓自己受苦的男性身份」,讓我相當迷惑,比如說,在主動割除男性生殖器(變性手術)後,戴上假陽具粗暴地雞姦垂涎她美色的男學生

當然,我要談的不是這點,而是在這個所有人都相信主角是個徹底的女人後,她遇到了一個女孩。
她隨女孩喜悅而喜悅、情傷而情傷,但在女孩暗示因為兩人都是女性所以不能進行下一步,主角又慢慢萌生了念頭,想變回男性和這個女孩度過一生。
譁語
6 months ago
apofenia: Apo的問題很有趣,甚至正因為是假設所以有趣,謝謝提問
我認同是有這樣的人(喜歡女性是對方靈魂的底蘊的一部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誰,如果再加上可以不帶預設立場地與他人互動,那我確信,我跟這樣的人有很大的機率、會成為緊密的朋友。
是的,是朋友,不可能成為伴侶,因為烙印在我靈魂的也有「自我認同是男性」這區塊,所以這無關乎對方對我的感受如何,而是我對對方的感受無法延展成戀心。
以一個不恰當但直白的例子來說,純直男不會因為一個Gay再好而成為戀人,反之亦然,若要Gay與一名異性戀女性攜手終生,我認為在長期承諾與溫情是可達成的,但其他構成浪漫愛或激情的那部分或許就相對缺失了⋯⋯既然如此,何必非要是愛情呢?我單純這麼想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apofenia: Apo的邏輯很清晰,但我不太青睞2,因為雖然我遇過、不過我也知道在被拒絕情感後還要成為朋友的機率實在太低,因此從一開始(對方表示追求之意時)就不會將此當做出發點。我上方提到有機會變成朋友,主要/多半是基於「對方是女性戀,但並無將我視為擇偶對象」的前提,一如旅人在匿名噗提到的「就算是異性戀,也不可能每個異性都喜歡吧」論點。
此外,我不大確定Apo說的「對方實際上有想清楚」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對方認知到自己是誰,也清楚認知我是誰(什麼)嗎?
至於是不是按照我的思路與行動,就至少每一次接觸都有人要讓步(或許是針對這詞),我倒是不認為,單純就像媒合平台,總有適合的人選和不適合的。人生何其短,任何將就或許都是當下說服自己的那個理由聽起來特別動人,人終究無法欺騙自己一生
譁語
6 months ago
〈不知道會不會成為遺憾〉

這週很忙,很懷疑人生,還婉拒了一個跳槽機會。

那是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想要嘗試的、台灣目前很少人涉獵及鑽研的植物,跟接下來要運作的碳稅和碳中和有關。
我不是在做了某個決定後會一直回想「如果當時__就__」的人,因此我只是稍稍覺得遺憾,然後開始思考,我可以怎麼說服老闆讓我做那個職務類似的事 (老闆:
蟲派
6 months ago
雖然我對於裝載意識的載具(?)沒有困擾,但對小語所說的「標籤」先於「我」的部分很有感,也曾有在踏入曖昧時期時,體會到與對方互動時,這種標籤先於自己的剎那,然後頓時就萎了
不談論內在時,個人的性傾向其實挺自由流動的,但真要觸及更深入的關係,比起載具本身的基礎設置,在一般的交流中感到無法被當作個體關注,而是先感受到標籤襲來。或許比起所謂的性傾向選擇,我跟小語某種層面都更在意對方是否是在跟「我」交流,而對方腦子想像中的我吧。
然後有點共鳴小語那個是否該出櫃的疑竇,雖然不知實際困境是否相同。初入職場有時面對同事時,會想當一個自己會比較喜歡這樣對待自己的人(?),但遺憾的是如果跟對待自己在意的議題時一樣認真,通常會換來更多困擾,所以現在就會選擇當個小丑打哈哈過去🤡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兩位可以繼續討論沒關係,我有點熱感冒,所以可能下班後再來慢慢回覆。

先把我的看法回歸初始一些:其實可以當作一種「信念」或「偏執」,根本上我不是相信性別如同表徵的人,因此當對方以表徵來理解我時,我就不會給對方任何深入的機會。
進一步說,如果對方表達的是在表徵之外,我先看見「你」,那有兩種可能,我們可以建構緊密的關聯,可能是浪漫關係(戀愛)也可能是其他長期關係(友情)。
造成這二者決定性不同的點是雙方的偏好,如審美偏好、生活風格偏好、性偏好等等,可能有很多原因,畢竟很多人會成為摯友而不是情人本來就有很多原因

此外,Apo上面說的對方是誰,我想蟲跟我所處的產業都能很明確感知到特定的視角或思維,而那個小型社會的文化氛圍,往往是性別標籤跟自我認同混為一談的綜合體,至少那些人如此確信。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而是不是在這種混沌(?)中的互動都無法「看見」對方原始的樣貌?
我認為不然,只是當你掛了太多濾鏡,要看見真實或者沒有經過主觀意識矯飾的東西相對困難,更何況用反向工程推論原始的模樣可能是更大的工程
而我們是不是有看見對方?誠如上頭不斷重申的,我理解「性別是自我認同一部分,並且也相信他人的性別是他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的人,事實上,那是某種意義上的主流,我也羨慕他們可以不用為這些惱人的認同問題困倦,因此我不鄙夷他們沒看見他們自己是誰,只是因為對於「性別是否為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這議題產生的分歧信念,會讓我思考我們適合哪種距離的互動,畢竟價值觀不同,沒必要互相說服什麼
蟲派
6 months ago
小語保重,還好今天是禮拜五
然後睡醒發現莫名被點到,還突然有個隱沒性少數處境的帽子戴上來只好回應一下🙃
apofenia: 你想討論議題的心很好,但有沒有可能實情是這樣,我並沒有打算參與討論,為社會議題甚至是給予小語解答的意圖😂
我的留言雖然看似也觸及了你發起的情境研討高峰會(?),但實際上單純是只是我和小語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互動默契下的簡便行文,單純回應小語分享偷偷說的事情,表達一點同溫層的擊掌,以及提醒在面臨自我認同迷霧,陷入是否該對一個同事開誠布公的糾結時,還是要多照顧自己一點的關懷。
簡單來說我沒有想代表什麼我們談論什麼大道理啦,我只是一個想跟朋友說:嘿,兄弟雖然我們不一樣(突然唱歌),但在異溫層辛苦了的普通朋友😂😂😂
蟲派
6 months ago
apofenia: 不過這事剛好也可以現用來解釋一點你的問句連發,所以就這個狀態當例子簡單解析一下。
我所說的「對方」是誰,「對方」是忽略我之所思,自認為在跟我對話的存在。對我來說現在的「對方」就是你。
而現在的狀態是,我真的沒有看到你(畢竟我沒有預期在跟朋友講話時會被點名戴帽子),但我可以確定你處於一個身陷議題解析聊很嗨的狀態,因此沒有看見我只是想對朋友說話的實情,而且我不認識你,你卻對我的話下了定義,你等於是在對我沒有「前理解」的狀況下,擅自抓重點來定義我回應的意思,你沒有在意我的回應是基於什麼角度與立場,甚至也沒有保留語境就貼好了標籤,對我來說就是你定義了你想像中的我,並且沒有要跟我交流,只是想輸出自己的觀點。
而以小語的回答,對我來說他並沒有錯誤理解我的意圖,所以小語是看到了我,而你沒有,大概是這樣。
蟲派
6 months ago
apofenia: 很開心你有懂我的意思,我也能理解找到人討論議題的愉快,隨著話題引發新想法也是自然的現象。不過小語的這個噗沒有那麼單對單,而你一開始引用的陳述方式,用詞沒那麼精確的將立場差異區分,反倒還包含其中,所以為了避免誤會,我還是得表態一下,因為我人也在這個噗裡。
總之我收到你的歉意了,謝謝:-)
譁語
6 months ago
randomBug01: 後來發現是中暑,去刮個痧後好了七成。這時節真是百毒俱興,蟲工作代理結束後勢必要好好休息

apofenia: 沒事的,誠如我先前提過,我相信在河道上的各位都是成熟獨立的個體,所以有經過妥善且充分的溝通、誰都沒有抱持著「被誤解了@@」的遺憾不歡而散,這樣就很OK了
在閱讀你的提問與思考裡,我再次感受到,性是很有趣的議題,所有人都置身其中,因此會有更多尚未定義或儘管有定義可還是有其他討論的空間,這種複雜性帶來的探索勢必是Apo跟我今後也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吧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改運〉

一方面因為節氣,一方面因為內外部環境,這週的狀態都是「怒怒怒喪氣無力怒怒怒怒鬆了一口氣但又怒怒怒」,昨天更是早上醒來就開始感覺頭暈,分不清是熱感冒還是中暑,整天昏昏沉沉,得一邊上班一邊擦點精油回神
而我媽也身體不適,先前類似的情況最後是尋求玄學得到了緩解,所以我便請她去收驚時幫我把衣服帶去,順帶除穢氣(儘管端午擦了些午時水,但效果好像不太顯著)。
相較於準備過運(否極泰來)的我媽,師父說我這兩、三年可能會比較辛苦,尤其要防小人。
我:兩、三年這個維度是不是長了點
媽:過兩天去夜市買個尾戒(防小人)吧

而在刮痧釐清是中暑後,我整個人清爽了很多,可見當時身體狀況多差(雖然很糊但慎入): https://images.plurk.com/7EciGbu2pyCFMwXeF3n0r4.jpg
譁語
6 months ago
〈閒聊〉

附近麥噹噹負責店內音樂的店員跟我品味很合,去了幾回都感覺像是在聽我自己的歌單。
來吃早餐一踏進店裡聽到NIKI,立刻感覺對了 NIKI - High School in Jakarta (Official Music Video)
🫂抱抱小語!希望你身體健康🧡
兩三年真的奧好長😅希望尾戒能有幫助
能進入一間音樂品味與自己相似的店真好,尤其吃東西的時候如果聽見的是好的聲音(或音樂)會吃得比較舒服
譁語
6 months ago
xty8511: 謝謝木陽,我好很多了,今天努力吃苦瓜和仙草降火氣
晚上快快樂樂地去看戒指
我常常到一間店都會先注意背景音樂和佈置,然後開始發散性思考會是怎麼樣的人,滿有趣的w
譁語
6 months ago
〈跟風〉

奈的分享太有趣,所以我也試著來填填看,有些記憶已經相當薄弱,所以可能填不完整
#那啥從小到大參加過的社團讓友列評價最出乎意料
國小:其實我沒有印象國小有社團課,但我當時參加過糾察隊和合唱團,唱的是女高音,直到國中音域才變成女中音
國中:話劇社(我演過土著wwww),還有⋯⋯呃,數學研究社,簡單來說就是以社團課為由將全校學生打散分班加強數學能力的變態加課,應該還有別的但我想不起來
高中:素描社(對,我學過畫畫,國小也在學校得過小獎,但學藝不精)、化學研習社(就是做點科展熱門的有趣小實驗,像是氮氣冰淇淋之類的w)、圍棋社(依舊學藝不精,社課都在神遊玩五子棋)
大學:管弦樂社的幽靈社員(只學會長號的指法我就逃走了XD),比起本質更像桌遊社和廚藝社的天文社 (?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續樓上)

國高中的校內娛樂(?)我實在想不太起來,不過學校是有些莫名的比賽,而我所待的班級名次意外的都很不錯。
國中軍歌比賽時我們唱的是《夜襲》(我懷疑現在這年紀可能只有當過兵的人才會唱),去升旗時好像還要精神答數(現在記不太清楚了,是「雄壯,威武,嚴肅,剛直⋯⋯」後面忘了)。
高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美名啦啦隊比賽,實際上是健康操比賽。附帶一提,那時的國民健康操已經不是「聽共Lucy時常做運動」,前段操做起來很像太極(),我就想問哪門子的啦啦隊如此
其他的志工時數我多半是假日去幫小朋友帶課輔,有些事情做了之後我也記不起來,看到那些證書才熊熊想起有這些事
Ether💙
6 months ago
Art_y_an: 最近過於忙碌因此直接消失><今天才發現小語居然有去看西貢小姐!!!
我是看七月加演的場次,真的很期待演出
譁語
6 months ago
studyteagram: 讀到洛的噗只想給你大大的空氣抱抱(天乾物燥,維持社交距離避免中暑x),適時將注意力和時間聚焦在自己所需是必要的
對,我在台中歌劇院看的,不知道在其他劇場的呈現方式如何,預祝洛這次不需要為任何事情錯過,並且有美好的觀賞體驗!Don't worry, be happy
譁語
6 months ago
〈怪天氣帶來的怪循環〉

天氣太熱->中暑->害怕中暑所以開始食用冷飲、寒性食物->爆咳
蟲派
6 months ago
點播一首怪天氣YELLOW黃宣 & 9m88 - 怪天氣 Strange Weather (Official Musi...中暑刮痧真的很有用……最近的天氣真的很悶熱,然後又有各種感冒在流行,小語要保重!我現在唯一的希望是明早不要再看到假單而是看到同事本人
小語的社團經驗好豐富,我回憶居然想不起自己有參加什麼社團,大概都在混,毫無記憶🤣
不過我記得國中時有什麼話劇比賽時負責寫過劇本,雖然已經沒有印象實際寫的內容,但主題好像是什麼老梗的孝順,結果我寫的卻是搞笑劇,所以獲得了好笑但偏離重點的評價😆
Ether💙
6 months ago
Art_y_an: 謝謝小語~(大抱抱 小語也要多補充水分
我去的場次是在國家戲劇院,上次去看貓也是在那裡看的,體驗很不錯
希望這次不用因為任何事情錯過原本安排好的行程
譁語
6 months ago
randomBug01: 我就是想到這個所以寫了怪天氣,可惡為什麼天氣不能像是黃宣的聲音有groove (在說蛇麼
我已經矯枉過正地流一天鼻涕了,接下來要再開始乖乖運動養身體了,蟲也要好好保重身體,不要累壞了
我也是在寫噗時才回憶起自己幹過那麼多奇奇怪怪的事,現在看起來什麼都學藝不精還不如去圖書館睡覺wwww
想看那劇本!!!這讓我想到高中音樂課老師叫我們分組演「離婚」為主題的短劇,我們選的故事主軸相當迷樣:新婚燕爾,男主角發現妻子每天都會在半夜磨刀,心生恐懼,久而久之不堪精神壓力就請求離婚了。
我在裡面演的是男主的8+9好友,出現是為了找他打牌

studyteagram: 我喜歡戲劇院的格局,直升機出現的場景勢必更精彩吧!祝福洛觀劇快樂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月經痛擊〉

感覺小標加兩個驚嘆號‼️會很像以前出現在《夢夢》還是什麼元氣少女漫畫的標題
吞了止痛藥下去,現在希望這藥有助眠效果
認真思考是不是該開個逆轉尋開心,但想到要寫噗首一堆注意事項又覺得鬧心 變成尋死
譁語
6 months ago
〈暗湧〉

滑到這部預告片,想到並無直接關聯、只是背景跟黑道有掛勾的二木言《喜樂年華》。
高中看那名不符實的小說看到懷疑人生,後來又更堅定了我「為什麼非得要破鏡重圓?給我拿碎玻璃扎死對方啊」的混亂邪惡信念 (欸2024台北電影節|廣角台灣| 愛作歹 Silent Sparks
譁語
6 months ago
〈故地重游〉

基隆只要天氣好,每個畫面都像是一幅畫。
https://images.plurk.com/2QgFhEj6RoScCFV5D2QutU.jpg https://images.plurk.com/5dwXO33ihx6piCbKc3JzGu.jpg https://images.plurk.com/3PsBtQs7d7laY6sTMc8Roe.jpg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出行紀錄〉

目的不是旅遊所以算不上遊記,姑且以記錄稱之。

阿姨家的葡萄成熟了,一個很照顧我、待我如親生孩子的大學教授在上次碰面時曾提到很喜歡,因為在先前的拜訪中就見教授的體況一日不如一日,於是我媽便鼓勵我藉這個機會,北上拜訪教授,順帶將葡萄與最近的合本捎給其他親近的教授學長。
想像之內,預料之外,教授的狀況非常糟糕,教人無從辨明「見一面,多一面」或「見一面,少一面」的分野,像是只剩最後幾片葉子的枯枝。
在晤談短短十分鐘內,我好似——也確實是——報喜不報憂、試圖以雀躍的語調及溫情滿溢的舊事給病榻上長輩挹注能量,效果卻微乎其微。
生命果真像那些過了一夜就突然不再新鮮的櫻桃。
那十分鐘中,我握著教授的手,好像在我爸離開前的那個夜裡。

但願如今我的掌心有溫暖一些,力度有堅定一些。

(樓下續)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不可避免地,車程中又提起了我的浪漫關係的事,包含但不限於近來職場上遇到的追求現況、我對「是否準備好」的看法,以及浪漫關係是否必要的討論。
一路途經陰雨綿綿、驟然暴雨、天色稍霽,到陽光明媚,我在說與不說之間的模糊地帶中,也暗暗理清了先前的焦慮——或者說,基於對重要他人(我媽)的重視而產生的焦慮。
這噗上頭提過,我憂慮自己的主觀意識是否阻卻了某些關係水到渠成、自然發展的可能性,可事實上,這念頭更多來自於我媽的「建議」。
而就許多面向來說,就算是我的傲慢也好、我的膽怯也罷,當我覺得這件事不需討論下去時,或許單純是因為時機不到,那本是「沒有緣分」的一種呈現。
海苔熊的這張圖讓我感覺自由:https://images.plurk.com/6U87h0MszWAts5vCfImNJA.png
譁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續樓上)

另外,我媽主動提出一件讓我十分意外的事:我不需要勉強把假日時間圍繞著她的生活安排。
這讓我一面羞愧自己是否將對於社交的疲憊感表現得太明顯,另一方面也由衷感謝,她確實看見了我的需求,並且沒有對此視而不見,而是尊重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跟她不一樣的需求

認知到這件事時,我有些鼻酸,因為我得到的愛是如此寬大,擁有讓我可以去闖蕩、環抱視界的寬容及慷慨。
當然,那有時會讓我對待這段關係更加小心翼翼,因為我害怕她會因為「我真實的樣子」感到失望;可那也給我帶來相信的勇氣,想要信賴愛的純粹,是我無論是否合乎她所期望的模樣、都不會讓它褪色。
愛是在只有變化是不變的世道中,我想要持續摸索並且相信的東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