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P
7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補台南廢旅二度遊 Day 1
第一天上午場直衝奇美博物館!
還有一些有關創作跟AI生成的想法
https://images.plurk.com/3u0nBTAAVwCe3b8bPLjVsf.jpg https://images.plurk.com/4x636ILZtln6NVbYCiGFEa.jpg
latest #20
6歲P
5 months ago
...原本是這麼想的but租車實在雷所以11:30才到

古巷速克達 這家自助租機車
自主很方便但人員在客人歸還車子後卻不會實到檢查車況的樣子,都是透過照片影片而已
https://images.plurk.com/18drrDFBLnaAVQT0VnbnBA.jpg https://images.plurk.com/3sS76FXEQcRrgo7ctaMGJF.jpg
這胎痕已經完全不合格了,但可能就命中注定吧?平常都會檢查的我那天因為想趕快出發所以省了很多車檢步驟,出發想說高度什麼這麼低,出發大概10分鐘直接大爆胎,客服居然要我自己把車騎回去換
你們讓客人騎爆胎的我有聽錯嗎?
但還是花了半小時左右低速把車馭回去了,不想一早上脾氣,一邊靠路旁歪七扭八危險駕駛龜速回停車場換一台沒問題了才上路,多磨了一小時但出事當下有先打電話給館方說會晚到所以沒問題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路上超危險因為省時間我才用騎的,全程不敢收腳
龍頭幾乎轉不正完全在練核心,邊騎邊在路上大笑成就刷新,習得爆胎馭車術
總之有檢查好的話應該都沒事這也算我有疏忽
高鐵旁就能租車真的比較方便,去年的車行要走15分鐘.....還是斟酌一下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二訪也帶寶寶,收到的光合系植物皮革小托特超好用很愛用它
https://images.plurk.com/767Pm2k1RAJkKJGrulIqcg.jpg
之前審核看到就很喜歡了一直誇這家包好看,同事也都覺得這個小托特令人驚艷,結果因為良心廠商送了一箱樣品大好人直接整箱抱來試背還給挑一個喜歡的,立馬拿下 從此成為愛用包 喜(app-wave)
:這小廢包到底能裝啥 怎麼不挑這種有用的(大托特)
我&同事:你不懂啦
直男真的不懂這種精緻有用小廢物(?)的好耶
立即下載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次從停車場直接走側邊就沒經過正面了,到達直接看到神秘景向,那隻禽類不是誤打誤撞來的,旁邊的工作人員說他幾乎天天來,並且喜歡被拍,會向鏡頭展示牠的美貌
眼睛是水藍色真的挺美長向挺端莊,但因為趕著入場所以沒把相機嚕在他臉上拍w
https://images.plurk.com/Sks7ctdxRj2RdkbuTJOat.jpg
入場後認真看展也幾乎沒拍什麼照,逛展不愛拍,幾張特喜歡的作品,主要是神韻、光影呈現看到入迷,週三觀展品質沒話說,可以坐在沙發上看中間不會有人擋住視線 很舒適
語音導覽的話不是所有作品都有
讓人看著入迷好像自己就跟畫裡的人處在同空間 https://images.plurk.com/1qjurTnXdtLLVs21YWGP5O.jpg https://images.plurk.com/5nk0LhBOFML3ZGVellbdDY.jpg https://images.plurk.com/uG5LrpX1bl6EKenbij88S.jpg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原本周三票裡寫說常設不開放,但居然! 有! 開! 看完特展快樂地跑去再逛上次沒逛完的常設,瞧這空曠的
沒有小孩尖叫聲、沒有卡位玩手機仔,可以用自己最舒適的節奏完全沉浸在展場間,何等幸福感謝奇美願意開放休館日參觀
幾乎沒人的2樓走廊又更像血緣詛咒的教學大樓了
動物標本區通常是小孩最多最吵的地方,能夠近乎包場安靜細看極為難得...
https://images.plurk.com/44FUyqKwQjUR815s4hwMoS.jpg https://images.plurk.com/2xGBtJ96SPGxpQdfFyMi0v.jpg https://images.plurk.com/eSz4WZo3pCcwxR2k80kg2.jpg
好靈魂w
https://images.plurk.com/26Z0mERUpjztZtXOaphPB.jpg https://images.plurk.com/1ZlUv2GnKPLmNrB1HYGAM4.jpg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最後寶寶和鬼鬼合影,靠在二樓扶手的時候不禁想到像這樣一座宏偉的博物館,百年以後也會成為一座宏偉的古蹟。
現在國外很多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也都是這樣經過日積月累,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故事,這樣一想就覺得有點感動
科技再進步,人文方面的寶貴資產還是有其無法被取代的貴重及獨特性,這是很我一直都很喜歡人文的原因
https://images.plurk.com/3ED9JZ5perpLMTcZq4X44J.jpg
即將閉園、出館時的天氣,台北那幾天都在下雨,但到了台南卻連傘都不用拿,三月跟老天祈禱預約的好天氣保佑奏效了很快樂
https://images.plurk.com/2kYINNpZXOZ5cSl9L29ycw.jpg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悠閒旅館check in,這次住
星 鑽 國際 商旅 hua hotel - Google Search
咦現在才發現他好像有鬧鬼傳聞嗎,但住宿體驗還滿不錯的服務員很可愛也很貼心
跟我姐聊這個他才告訴我第二天晚上她問可不可以留廁所燈睡其實是因為睡覺時一直覺得有視線,但我每天都秒睡睡超好
說是基本上跟我出去的話影響都比較小,可能八字重🤔
他朋友住另一間旅館好像嚴重被鬧w聽說台南大多旅宿都有鬧鬼傳聞
https://images.plurk.com/2Q2dURnNewA1vxnubVDP3B.jpg
房間有挑高自在沒壓迫感,浴室比預想大,以價格來說十分滿意,含早餐住三晚每晚1200有找,步行就可以去旁邊的河樂廣場玩,環境不吵鬧
然後房間點心也滿意(欸)每天換的捲心酥口味不同、每天都吃掉www 果醋也好喝不過有點甜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nlRmNTKMSOeZXif9WVZH9.jpg 晚間出去散步覓食,天空美美的(app-wave)
吃一家本地小吃的藥膳排骨.....加上控肉飯
甜但好吃且便宜實惠....南部果然還是要吃小吃但my sis 不愛小吃所以跟他去都沒什麼機會吃不然我想三餐吃小吃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一直都沒有學過正規美術,未來也不確定會不會想去學,感覺畫畫純粹當舒壓而已沒有精進的企圖
看著眼前每幅畫作,老實說不見得看得出多有深度的見解,但覺得感受得到畫作筆觸的美好與細膩,我覺得藝術對我來說就是如此、是每個人靈魂的一扇窗,欣賞靈魂不需要學術知識也不需要任何門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靈魂,只需要欣賞與感受他人的就好了,那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現今對於「藝術」所產生的諸多限制門檻與天價大多是某些企圖透過階級隔離以從中得利的某些族群所精心設下的屏障與規則。
遺憾的是有很多人真的就因為這些人為限制而相信了自己是被排除在「創作者」之外的那群。
說起來雖然現在創作方式也數位化了,但實體創作不會取代的理由大概跟電子書取代不了紙本書類似吧,也沒必要去探討有什麼差異,因為形式上就是不同,人各有所好爭論無益。
6歲P
5 months ago
現在數位創作很容易接觸,甚至也出現了所謂的AI繪師。
有關AI創作相關議題似乎動不動就廠得沸沸揚揚,我自己因為不是本業所以沒什麼受到影響,自古以來凡是牽扯到利益面本來就會有無止盡的爭執。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因為沒有利益糾葛所以我自己本身僅就著「創作者」這個概念去思考,曾經討論到有某些自稱「AI繪師」的人認為「AI繪圖使得那些擁有創作能力的人不再能獨佔創作的權利」,當初聽到這個說法時覺得有點訝異、感到有點小憂傷,多數時候對立關係中的受害者與加害者並不真實存在,但是衝突的起因多半是起自有人先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然後他們會想辦法為自己爭取「權益」以達到內在的平衡,然而伴隨而來的情況是,他們會逐漸成為別人眼中的加害者,接著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的另一方,會開始下一輪的權益爭奪。於是支持AI創作與反AI創作的聲浪都越來越激烈。
其實每個人都有創作的能力,創作也並沒有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更沒有獨佔一說。
方案、穿搭、料理、擺設、塗鴉、隨筆寫下的文字都可以是創作,所謂的「能與不能」和「會與不會」,真正的限制並非在技法上,而存在於思惟上。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我更常感覺到的是在加入戰場前,可能需要先想清楚自己在「創作」中所追求的東西究竟為何。
或者,其實並不是在追求「創作」,而是背後的其他東西,比如金錢、名聲、身分地位、認同感等等...,與一個打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創作意圖的AI使用者爭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始終不會成為真正的創作者。一個無法憑一己之力從無到有進行「創造」的人,無論用AI「創作」了多少張圖,那些技法、美感始終都不屬於他們,而且那些口口聲聲說的「創作」還都是盜自於別人的心血。除非他們在使用AI創作的途中,自己有開始憑雙手創作些什麼。
最近看到有些開委託的帳號,乍看圖完成度很高,價格卻便宜的驚人,細看之後完全不意外,因為圖與圖之間並沒有「創作者」本身的存在。
一個完整的人走在創造的路上,展現出的不同面向是會有連貫性真的。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AI圖哪怕是畫面再溫馨,只要看的幅數達一定數量,我就會開始產生類似恐怖谷效應的反應、會感到不適。
乍看美好但細節糊的一團糟、有大大小小不合理之處,不同畫作間沒有創作者個人的筆觸、偏好、執著、審美、品質堅持,全都沒有,就只是一件遠看挺好看的作品而已,就算是精緻到毫無瑕疵異樣感也依舊存在,那樣的東西完全不耐看。然後重點是過度依賴工具的人,並不理解自己的創作本身的原理。
搬到文字來說也挺明顯的,生成文字通常說法很籠統、很官腔很適合論文體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他們也沒有能力解讀作品
人們在欣賞一件讓我們覺得「很厲害」作品的時候,幾乎從來都不是因為那件作品本身有多厲害,而是對於創造出那件作品的人感到欽佩,如果一個人本身並沒有內涵與歷練、僅動動手指、花幾秒鐘用工具生成一件與自身歷練並不匹配的「作品」,哪怕是再精美,大概也不會受到真心看待藝術的人們的追捧吧?
更何況那件工具本身還存在侵權的疑慮。
在我看來AI生成不過是將別人的東西拼湊的惟妙惟肖,而不是「創造」。
但藝術的核心卻是創造,無論是實體或僅僅是一個概念。
有些人說跟AI聊天會覺得AI很有智慧,比人還要像人,然而就現況而言我感覺到的更像是其實很多人根本活的不像人、僅僅是擁有一具肉身的某種東西,並沒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於是他們會覺得AI模擬出的人心很有想法,卻不曾意識到其實自己本身就已具備擁有與AI相同思辨深度的能力。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有些人確實不在意創作者,只想看大量的好東西,哪裡有得看就往哪裡去,對他們來說創作者是誰根本不重要,只要有糧吃就好,我會覺得這類人大概率會是AI作品的客群,因為他們對於品質挑選並沒有自己的堅持,品質不一、邏輯不符、畸形或者扭曲也不會是他們察覺得到的異狀,如果本身是對於自身美感養成有意識,並且想要在創作上獲得認同感的人與這類人相處久精神真的很容易會被扼殺。
在這個時代裡,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與想與怎麼樣的人打交道十分重要。
隨科技進步,找到自我與迷失自我的人們已經日漸走向兩極化,這點在近幾年非常明顯,這是我所感受到的,兩者仿佛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空,看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世界。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之中還存在一種最可怕的矛盾體,AI小警察
聲稱想要辨別AI、誓死守護創作價值,看到創作動不動就心生懷疑發起圍攻,然而卻是去以記誦的方式用死邏輯判斷別人的作品,而不是嘗試去提升自己的審美與對筆觸的感知。
有次看到一幅好作品底下留言第一句「xxx糊了、頭髮都是分岔,AI吧?」覺得挺荒唐的,說白有些時候現實比虛構離奇,畫到有點累懶得掐線懶得精修頭髮亂岔,某一陣子鬼遮眼所以畫出來東西偶爾歪斜骨折乃創作日常,專業的就算了人家只是自己畫爽圖根本家常便飯
他們所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我不知道,但凡哪一個警察自己有在創作的都還說得過去,但目前看過亂出征基本上自己一幅作品都拿不出來......拿不出也罷那就不要亂出征吧有些很棒的創作者真的會因此受傷。
真正的創作者卻還要向一堆看不懂的人證明自己清白,很荒唐。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只用死背的方式試圖去判斷創作的價值與真偽而無法憑自己的直覺與感受去判斷,那麼身為一個生來就帶有靈魂的個體而言,實為可惜。
現在遇到AI和AGI就已經對於自己身為人的價值感到有所動搖的人,等到ASI出來說不定會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必要?
電腦科技玩意兒發展是一回事,自己則是確確實實存在於此,與其擔心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先好好摸索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才是首要,在拚命向外求知以前,先嘗試相信並探索自己的內在經驗是很重要的(nottalking)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點其實AI也可以很明確的給出答案,重點是這些事情有好好向內走的話不用問電腦也都能走到,比起嘆息自己智能不如電腦,不如好好去開發自己的智慧、找回自己是人類的感覺。
https://images.plurk.com/EdxbH5GZDojqswEpm2yNb.png https://images.plurk.com/5RdUcqD9hPVU4Tr7EoqJbN.png https://images.plurk.com/6wKC9INGfWAvT4V8Azi30G.png https://images.plurk.com/5zS7muQSRFMK80xgcKCyEz.png https://images.plurk.com/1Q6T3ernTiNE35s5YpxmqR.png https://images.plurk.com/7uYLVYeBdULsEvnMQiEx9u.png https://images.plurk.com/54txCRnymhM0TTvTSffe8X.png
6歲P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之前中泰美術館的《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展裡面也有諷刺科技發展是為了幫人類處理瑣事,所以人類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創造藝術,結果當今天現況卻是一堆人把科技拿去拼藝術,自己繼續做著高度重複性的雜事。

我覺得以扭曲的方式使用AI的人們,「與人道漸行漸遠」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他們未來自己必將承受的代價了,過度依賴的後遺症終將反噬誤用者自身。
6歲P
4 months ago
總之觀展後感觸多多,自己也好好地反省了一下ˊ H 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