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跟阿熒大談各種上世紀醬魯(上世紀),對許多作品的想法變成了「我知道自己為什麼對這部沒興趣但也知道為什麼其他人會喜歡這部作品」
覺得這樣明確指出自己的喜好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也可能是我還會一直想要學習怎麼分析文本的動力吧
/24.02.04
睡前發個鬼太郎電影心得捏他(日記複製貼上)
在看電影之前我完全沒看過其他系列作或漫畫,只先看了電影簡介跟影評。但這部新米也是可以看懂的,在角色介紹跟故事敘述上是蠻簡單易懂的,沒有甚麼特別的轉折,就算後期揭露真相的部分也沒有太出乎意料之外。
我還蠻喜歡鬼太郎整體營造的氛圍的,有好幾幕都覺得到那種漫畫分鏡感特別明顯(像是水木進入龍賀家廳堂時用兩旁族人的瞳仁移動來表達出一種詭譎的凝視;或是ゲゲ郎回憶跟妻子一起喝蘇打汽水時畫面裡除了汽水是彩色之外其他都是用黑白色調呈現),而我覺得最帥的打鬥場面是ゲゲ郎對上長田幻治的鬼道眾,畫面行雲流水而且還保有漫畫般的筆觸。但說完了喜歡的地方也該來說說我覺得的缺點,在我的感覺上鬼太郎誕生有蠻多處劇情的銜接不夠順暢,在畫面之間會產生一個空白,導致我在觀看時會卡殼一下,用自己的腦補順過故事的劇情。
還有前述漫畫感明顯,換個角度來說就是畫格切割的太大,之間沒有平滑的轉場或連接。但即使如此我覺得還是瑕不掩瑜,畢竟他好好說完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在整體結構上看得出作者想做一些安排,只是因為手法都很簡單所以看起來好像沒什麼。
#
反芻了一下觀影當下的心得,目前還是沒有改變相關的評價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原作很老派的關係(嗎?),觀影當下都感覺到一種在看畫格影像的復古感
跟畫風無關,只是某種運鏡?轉場?之類的操作手法以觀者角度來看也太過刻意,說實話不會不好看,但就是沒有特別感到驚艷
當然我也有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變成太過麻木的觀眾,或是對結構太過在意導致途中一直被自己的想法打斷
但一邊也是有點想不負責任的說,編導的技巧實在沒有高明到可以說服我
稍微紀錄一下,覺得卡頓感最明顯的應該是在那些哭倉村日常般的畫面,好像只要沒有緊湊的劇情,一到情節鋪陳畫面就會開始掉幀
覺得二刷時可以再觀察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覺得他結構疏鬆
/24.02.20
二刷時比較可以仔細觀察垃圾場的決戰這部劇場版的結構跟細節。
因為還沒看原作漫畫跟動畫,就單以圈外人初見的角度來看,垃圾場是一個節奏明快、清晰易懂又不會流於淺薄的故事。我覺得它許多地方的轉場都很有設計感,原本想要說技巧華麗但其實我感覺到的不是お洒落那種,而是在場景轉折處可以看到編劇在這裡很明確的用了一個技巧,它沒有想要把這個精心規劃過的過場用什麼隱晦的意象或技藝包裝起來,而是很坦然的攤在觀眾面前,不會刻意的去指,也沒有要讓人很用力去層層撥開才能看到它想指涉之物。
在運用意象上也是,垃圾場裡所有的意象指涉都非常明確,幾乎不需要去特意解析,這有個好處是讓觀者在過程中不用花心力去記住電影裡出現的意象,因為幾乎都會在下一刻被誰說明,所以可以專注於閱讀劇情。
我還蠻喜歡這種簡潔明瞭的敘事方式,其中用了太多細膩的節奏調整在展現這種明快,在第一次看時可能不會察覺,但二刷時就能很明顯比對出來,而因此歎服於這部節奏的精巧。
#
講到節奏感就讓我想到鬼太郎誕生……唉沒有比這更貼切的反例了好惋惜……
我還是覺得那些空白跟斷點處理的不夠好,每次看都覺得有小刺卡在喉嚨……回家還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苛刻,看完都覺得心情複雜還有點傷心(
二刷時比較可以仔細觀察劇情前半段的伏筆,也可能是因為已經知道劇情走向,所以有些第一次看時覺得卡卡掉格的地方在二刷時覺得還好了,卡頓感沒有上次那麼明顯。但老實說我還是覺得這部的轉場沒有做得很平滑(也有可能是刻意的),有些切換場景處還是蠻喜歡的,但漫畫感很強這點還是沒有改變。
結構的部分,我在想或許是因為劇情及場景切換有些地方很緊湊、有些地方空白感略強,可能讓我感覺這樣的安排有哪裡不太平衡才會得出結構疏鬆的評價。總之二刷還是好看的,也還是覺得鬼太郎誕生這部電影劇場版可能是以角色塑造取勝,至少我是不會像在看灌籃高手電影那樣在享受他的轉場或結構上。以我的標準來看鬼太郎就是做得不夠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