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蘋果今年的爭議新廣告,我原本對那廣告感到反感,到哪裡討論,我就表達我對它的反感,直到有一位經常互動的網友點破我,讓我反思了很多事,千字文下收,可能逆風。
我想了很久,(打這篇也花了好久ww),或許那個廣告,確實也是一種有藝術的呈現方式吧。
讓我想起多年前與幾年前,兩次參觀台北市立美術館時,都有遇到類似的經驗
多年前那一次,我遇到的是一場用聲音與光影交織的藝術展,其中使用了很多的"不協調音"(也可能只對我來說是不協調音,其他人聽是正常),不協調音加上明暗分明的光線,讓我感到不舒服,離開展場以後,我有跟當時跟我一起參觀的伴伴說那個環境讓我很暈很不舒服,但是我伴伴則說他沒有這樣的感覺。
前幾年第二次參觀,遇到更令人迷惑的展覽,是現代藝術,然後多位創作者的聯展。
其中一間的作品,很寫實,布置的像近代的紡織工廠,有大型紡織機,一些小型的紡織作品,一面掛著工作服的牆面,一個座位區,坐位區桌面上有小型紡織工具與作到一半的作品,一幅大型紡織作品,織出了很多人的大合照,只是不知為何"缺損"了一部份,作品旁的桌子上放了一些小工具,剪刀、油畫的抹刀、油畫顏料,和一塊"歡迎參與創作"的牌子。
其實我一開始參觀這個房間時是很放鬆的,那些小型紡織作品的圖案很精美,我跟我伴伴就各自分開看不同的作品,直到我們又靠近那幅有部分缺損的大作品附近時。
然後,那個女生,拿起剪刀,把紡織大合照上的一個人減了下來,放下剪刀後又拿起油畫抹刀,挖了一點油畫顏料又抹到大合照裡的另一個人臉上,然後抹開,直到那個人被顏料遮住,這個行為讓我聯想到了一些可怕的聯想,瞬間讓我心跳加速血壓飆升,耳邊轟鳴定在原地。
那個女生後來到坐位區坐下,開始用小型紡織工具紡織,而我在回神以後馬上離開了房間,我伴伴可能是因為看到我快步離開所以也跟過來,我跟他分享了我看到了什麼,我伴伴就說「那可能是創作者請來演出行為藝術的人」,那時我才知道,有行為藝術這樣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我也表達了我對那個行為藝術的感受,我伴伴則表示他沒有聯想那麼多,所以並沒有太多的情緒。
雖然這兩次的體驗對我來說是負面的,但不能因為我的負面體驗,就說那不是藝術的一種表現,明明當年也都有得出同樣的感受,但是多年後意識與認知受到衝擊時還是表現出了類似的反應。
--
然後我在打上面這一篇時,突然聯想到,我對那篇廣告表達激烈的反感,不就跟那個女生,剪去紡織作品的一部份、抹除作品上的一部份內容,我不就也是在做類似的事情嗎?就是希望那個廣告的表現形式不再出現,讓它從世界上消失;我真是萬萬沒想到,多年後我會變成當年那個刺激到我的那種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