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到圖書館看書。

最後對圖書館的記憶,是大一時,興致勃勃的在附設圖書館晃過所有書櫃,殊不知,爾後只徒留被期中、期末和一堆報告淹沒的賣肝日常,不是印講義,就是在前往印講義的路上。

平時原文書看到膩,閒暇時間根本不想再碰書,於是大學那幾年,是我最沈迷RO的時期

如今就連鄉鎮圖書館也跟進電子化,搜尋館藏和辦證都非常方便,下收我待了半天的感想。
https://images.plurk.com/47Y9ES1WA6Y45vpdIWm32x.jpg https://images.plurk.com/4UXK4ItEN39Be4vmPQ3Jta.jpg
latest #21
起初我花了一個半小時,想在茫茫書海中尋找對未來職涯的靈感,不過,只憑主題找書,就像沒有過篩的麵粉,花了很多功夫,卻沒幾本符合需求。
後來發現,利用「線上館藏系統」搜尋關鍵字,很多感興趣的書,其實就藏在我不經意略過的書櫃中,這是因為圖書館對每本書的「分類」,和一般在書店看到的「主題」不太一樣。

搜索內容相關的書,並找到擺放位置

首先想找的主題,推薦用「全文」搜索,雖然比「題名」的範圍還大,但發現有趣或有毒的書機率相對高。
https://images.plurk.com/1f61M4nKwjPu63jTBHCNLH.jpg
立即下載
接著點進感興趣的書,依據「索書號」找到相對應的書櫃,再按照各層的編碼,就能快速找到目標。
https://images.plurk.com/QHxKNfpCi2N3Qv7xMXQBg.jpg
例如索書號:「494.35 8676」就符合右邊「企業管理—行銷/廣告」的「494.35 8400-499.999 9999」書櫃範圍,接著就是在各層間從「494」、「494.0」、「494.1」⋯⋯找到「494.35」+「8600」後的編碼。
https://images.plurk.com/7nGmZY8ExvibvgmfA0Qf02.jpg
實際放的位置不一定精確,最終我是在「8700」這層找到,且前面幾本也大多都是8600後的編碼,但相對大海撈針,用「索書號」尋找、歸位還是非常快速。
https://images.plurk.com/Lc5MrDSKkeBL61BN87Z39.jpg

選擇圖書館,而不是書店的理由

同樣是看書,顯然在附設咖啡廳的複合式書店會更愜意,但由於我的目的是「找資料」,不想受到「熱門新書」、「暢銷排行榜」的影響,所以我選擇了免費又有大量館藏的圖書館,可以心無旁騖的找書、翻書。

找書的原則

我挑書的首要重點,就是排版舒適,雖然標新立異的標題和封面容易吸引目光,但緊密的段落、細小的字體,就會讓我興趣全失。再者,就是看簡介和目錄、大略掃過內容,確定大致符合我要看的主題。

以往買書時,只要通過這些門檻,我就會立刻放進購物車結帳,但這次在圖書館的經驗,讓我發現一旦長時間坐下來細讀,就能清楚知道一本書是否和我契合。

例如行銷或斜槓創業的書籍,若出現「爆紅」、「增加客戶」、「快速變現」、「短時間就上手」,這些充斥盈利導向的內容,就會讓我在閱讀中感到如坐針氈。

同時也讓我確信,我看書的目的,是想增加感興趣的未知知識,或是獲得啟發,並非為了獲取短時間的成果,或建構艱深龐大的知識體系。

看書的舒適圈

看完一本書,最重要的就是「輸出」,並且能以自己的話寫出這本書的「概要」、印象深刻的「案例」、對整本書的「結論」,對我而言,就是有架構的閱讀筆記了。

另外發現,我真的不擅長看工具書,比起熟記「規則」和「秘訣」,能從文字中受到啟發、內化並實踐,才是我閱讀的快樂,甚至得到救贖。

這是我從只看「文學作品」,逐漸跳到「多領域」所體悟到的感想,再次證明我真的沒有理科腦

一件烏龍

最終借閱時,發生了和館員間的鬼打牆事件。

由於是第一次來這間圖書館,我滿懷自信的先在線上申請辦證,想著如此就可以避免花在櫃檯寫資料的時間了。

結果在拿出身分證件驗證身分時,館員說我已經辦證過了,但沒審核通過,目前已有兩張借書證(包含我新申請的),只能先驗證舊的借書證,否則兩張都無法使用。
當下我真的一臉 :可是我是第一次來啊?
但館員仍十分堅持我過去就是有辦過,所以我的身份證號才會有紀錄。

莫非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我辦了?
神奇的是,館員還聲稱有看過我,只是我很少來(居然能記得!?)
兩人就這樣卡在「妳就是有辦過啦 」「啊我真的是第一次借書 」的無限循環,遲遲無法解決眼前問題。

所幸最後館員打給休假的資訊人員,確認只是因為還沒開通,所以無法借書,這下終於還我清白。
館員:「過去沒有發生過這個情形勒,所以妳只是大眾臉我認錯啦

也就是說,在資訊人員休假日辦證,如果沒有人審核就不能當天借書,這個盲點居然還是第一次發生。

看來電子化系統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電子書的便利

前陣子因為實體書的空間不太夠,開始研究起電子書閱讀器,知道「Hyread 電子書」APP能借閱各大圖書館的電子書,卻沒料到原來不侷限在閱讀器,它就跟「讀墨」、「BOOK WALKER」一樣,透過手機也可以下載。
https://images.plurk.com/2EcDg8TjuLiDelKyHekq7m.jpg
差別在「要有圖書館借書證,才能借館內的電子書」,而我剛開通的借書證,正好全縣通用,所以憑一組帳密,我就能新增縣內的所有圖書館證,這實在太便利
經過測試,如果不是同一間圖書館的話,一般電子書的借閱額度有5本,和我在圖書館內借的8本額度分開計算。也就是說,如果閱讀夠快,在期限內可以同時借到實體和電子書,這樣就算館藏被外借,也有電子書的管道。

這下真的沒有不閱讀的藉口了XDD
安吉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圖書館真的很棒,我也很常利用!連一些串流找不到的老片都有,比較熱門的書也可以用預約排隊,阿梓推薦的Hyread電子書我也超推!沒想到現在可以借5本了,我之前還只有4本的額度XD
不過其實人缺的一直都是時間XD一本書我分天看大概要看個2週到一個月
艾歐澤亞悠閒旅遊←阿梓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ann6236: 對耶,視聽資料區也有很多老片,其實圖書館什麼東西都有,這麼龐大的資料庫不善加利用真的太可惜了,就卡在時間真的不夠用

我現在也在挑戰能否在三週內把借回來的書看完,希望可以不用續借(?)

看來電子書的發展真的越來越便利了
線上圖書館真的太棒,之前也有在觀望Hyread的閱讀器,等習慣看電子書再找機會去櫃位試用,實體和電子太難割捨XD
jasmine8263: 電子書還可以找 台灣雲端書庫 /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艾歐澤亞悠閒旅遊←阿梓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Brrrrrrrrrrrrr: 啊啊,這個之前有看過推廣噗,剛實際使用發現也非常值得利用啊!

台灣雲端書庫:最大優點是同本書沒有借閱次數的限制,免預約排隊,且借閱時間一到,會自動歸還,節省書櫃空間。
台灣雲端書庫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電子書借閱額度有10本,借閱期14天,續借可以再延長14天。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因為必須有合作圖書館的借閱證,才能外借館藏,所以辦證越多張,這個資料庫越龐大啊
尼可拉斯寒吉🍠身體健康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現在不想寫文章的時候真的都在看書,就覺得看多了就會想寫了XD

Hyread已愛用多年,有用Hyread書店的話也能整合Hyread自家書店買的書。

沉迷電子書那陣子申請了很多間圖書館的帳號就可以每間都借,台灣雲端書庫和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這些都是辦好辦滿。
https://images.plurk.com/2aFnbRxP3ksyuOmM2HEEgu.png

但是我現在比較少借電子書,都是買電子書和圖書館借實體書居多。

因為圖書館電子書和實體書的資源不相通,圖書館有提供借閱的實體書,不見得會提供該書的電子版。

加上現在已經轉用閱讀器看書,覺得買電子書離線觀看操作上會比較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
艾歐澤亞悠閒旅遊←阿梓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u750072: 原來如此,實體和電子相輔相成下,都能增加閱讀的動力,我也是為了增加詞彙量和多接觸感興趣的題材才開始看書的XD

原來買電子書才能離線閱讀,不過光是網路資源就有這麼多,相較實體管道也多了幾分彈性和便利,但實體書店和圖書館的魅力還是非常吸引人,希望讀者和出版社能持續雙贏,讓更多書籍可以被看到。
艾歐澤亞悠閒旅遊←阿梓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過去我也買了蠻多整套漫畫的電子書,現在暫時沒有收入,為了節約,才開始回歸圖書館,這才大開眼界,原來實體和電子都這麼發達了,反而陷入選擇困難,真的有想辦好辦滿的衝動,但當務之急還是有維持閱讀習慣再說吧XDD
不一定要用買的電子書才能離線閱讀,像Hyread借閱的電子書也都能離線下載,時間到他就自動歸還了 因為想看的書常常借不到,或是圖書館沒有,久而久之就想說趁特價直接買就好了。

我純粹是因為閱讀器刷新速度不快,不想頻繁操作,所以都用電腦一口氣在平台買完想看的書,再用安裝於閱讀器的同個app離線下載,閱讀器就純看書這樣(平板和手機的藍光傷眼看久了會疲勞)

閱讀真的是很好的投資,圖書管資源豐富又免錢,不管是電子書還是實體書的資源都可以好好利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