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是什麼影響我們的金錢決策?—讀《金錢心理學》
作者:丹‧艾瑞利, 傑夫‧克萊斯勒
譯者:李芳齡
出版資訊:天下文化(2018年)
推薦 | ●●●●●
排版 | ●●●●●
你今天消費了嗎?讓你花出這筆錢背後的思考脈絡是什麼呢?
本書以日常生活的各項金錢決策了解行為經濟學,從人類原廠的思考方式出發,舉出各種決定下的底層心理和偏誤:
從衣服的售價與折扣、我們常用以規劃預算的心理帳戶、試圖「漂白」天降橫財、期望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於價值的判斷等等。
以下分享四個我覺得有所啟發和提醒的範例:
latest #12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相對價值】
若起心動念想購物,往往會比較售價、折扣百分比或是競品,卻忽略了最基礎也最主要的一點—將花出去的實際價格以0元做比較—當然,我們迫切的想獲得某樣東西時會忘記這點。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例如一件衣服售價100美元,特價60美元。我以往也會覺得賺到40美元,從而高估省了40美元的價值;
然而以財務角度切入,事實上是60美元的花銷,應評估60美元的機會成本—由未來放棄的代價做估算。
作者進一步以買鞋後再買家具舉例。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當你看中60美元的鞋子,店員說距離5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分店只賣40美元,如果是你,會為了20美元的價差去另一家店買嗎?多數人會很樂意為了30%的折扣而再花個幾分鐘。
買完鞋再前往家具店,想要購買1060美元的桌椅,店員再次好心的表示另一家店只賣1040美元,20美元的價差約2%
類似的情境下,會為了等價的20美元開車去另一家店買嗎?多數人會因為佔比低,20元顯得微不足道,而選擇當下結帳。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相對性思維的產生是人腦做的決策捷徑,從而影響我們對金錢的判斷,傾向比較顯而易見地折扣百分比,而忽略花出去一元就是一元的絕對值。
(情境有國情與地理上的差異,以及時間的價格估量屬於價值觀,因主軸為如何使用金錢,不做延伸討論。)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心理帳戶】
相信許多人使用心理帳戶來規劃工資如何使用和儲蓄,但成效有時不如預期,此處的舉例相當耐人尋味。
A情境,購買100美元的百老匯門票,到劇院時門口發現門票不見了,大部分的人選擇不會再買,少數選擇再花100美元買票入場的人,表示當日的看劇費用是200美元。
轉換B情境,決定現場購票,卻在劇院門口發現100美元的鈔票不見了,幸好皮夾裡還有錢再買一張門票,那還要買票進場嗎?大多數的人選擇買票進場,並表示當日的看劇費用是100美元,那遺失的100美元和門票無關。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作者表示,從純經濟學的角度,這兩起事件都花了200元,皆遺失了兩張面額100美元的「紙券」
從人類心理學的角度,兩個事件讓多數人的採取不同的決策,是由於心理帳戶的分類—B情境中遺失的100元鈔票是來自於總帳戶,而看表演的預算帳戶裡還有錢。
這段使人茅塞頓開,除了自制力之外,還因為錯誤的分類方式讓人心生僥倖,導致無法達到預期的理財效果。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花錢之痛】
這章說明商業活動最需洞察的人性問題,也是我認為最實用、多方立場角力的部分,畢竟商人想賺消費者的錢,消費者想保護自己的錢,讓錢發揮到最大的價值。
根據研究顯示,人在失去某件事物時皆會感到痛苦,在付款時確實會刺激腦部管理疼痛感知的區域,金額越大,感受到的痛苦越大。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作者舉例,有兩對新婚伴侶,A對選擇預付套裝行程,B對選擇隨選付費行程,度假中心的所有活動、酒水、食物都有標上價格標籤。
A對享受的所有事物都免費,得到了相當大的樂趣與快樂,越能體驗消費產品的價值;
B對經常省略早餐,無法盡興飲酒,經常在爭論,因為他們對於花費的取捨有不同的意見,他們無法忽視每一筆花費所帶來的糾結,感受到痛苦,樂趣也就減少了。
✒Arle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感受不到花錢之痛,提高購物的客單價和滿足感,於是網購平台和銀行倡導以信用卡提前付款、縮減支付時間和步驟,並將付費與實際使用之間的時間拉長,注意力不聚焦在花錢的行為,痛苦即被有效地被降低,體驗的樂趣就大大的上升。
付現的行為意味著失去,會思考把錢花掉的壞處;
使用信用卡已廣泛的改變我們對於價值的評估,它使我們傾向購買後的好處,同時低估未來的消費。
由於本書是2018年出版的書,不算上譯著時間,6年後的今日許多已經印證的實例,無異於一記警鐘。
【語言影響它的價值】
善用語言,它會像開關一樣使人產生新的切入觀點與脈絡。而描述的用語在人腦中,對於商品的價值估算影響甚鉅,相信很多人曾經被各種消費詞彙打中,為此深有所感。
光是「每日捐10元」和「年捐3650元」就讓人有行善門檻的難易度的比較。
「退款200元」讓人想存回戶頭,不另做他用;而「獎勵200元」會讓人忍不住與犒賞、消費做聯想。
產品本身的價值不變,透過語言,人與商品之間的互動和體驗產生了變化,它建構出人對於產品體驗的預期。
於我而言,我看完這個章節,就忍不住去琢磨如何調整菜品名稱和菜單介紹了。
【結語】
大量的生活日常的案例,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對我做過這種事!」「我也會這麼想!」,或讓人茅塞頓開的心理偏誤。
三大章節有很紮實的架構和學術理論,層層推進,讀起來卻很輕鬆。有效引領讀者反思自身的消費決策,對養成良好的用錢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最推薦的特點是兩位作者的本意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筆親民,列舉的建議相當幽默風趣,因此這本書並不會明確的條列出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規範如何做出聰明的消費行為。
最終章更是相當溫柔地總結「金錢不是生活的最終目的,只是達成各種目標的工具」,我們討論金錢,卻又不受制於金錢的使用;引導讀者去觀察當我們身為消費者,腦袋是如何面對不同情境下的消費決策,保有每個人從消費行為中產生的樂趣。
願所有人都能藉由這本書,讓每一筆花費體驗更愉快,讓生活更有意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