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未申🩵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特殊性(particular)、普遍性(universal)
哲學的特殊性=個別文化展現的樣態不同→事件(evevnts)上的
哲學的普遍性=真理的普遍性=人盡可知→概念(concept)上的
四象未申🩵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真理有二:外延與內容
外延的真理(extentional truth)=科學的、知識的、客觀的、普遍的
內容的真理(intentional truth)=道德的、人生的、主體的、普遍的
四象未申🩵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唐君毅:科學語言-啟發語言-情感語言
(談內容真理與文學語言、情感語言之不同,內容真理有其理性)
四象未申🩵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外延真理的普遍=抽象的普遍(abstract universal)→在概念上的普遍性
內容真理的普遍=具體的普遍、普遍的特殊→由事件體現的普遍性
其實整理起來差不多是這樣,最簡化的說法是如此
實際上的重點是哲學裡概念與事件是相即的
「比如說問仁,孔子並不把仁當作一個概念來下定義,也不是從文字上來訓詁,他是從你的生活指點,當下從心之安不安來指點仁。這就不是用知識的態度來講仁。」(頁48)
四象未申🩵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在閱讀時不能把中國哲學之哲學與西方哲學之哲學混淆
*內容真理為中國哲學所強調
*談內容真理時並不是否定概念的形成
*概念與觀念的用詞差異是否有其原因(待考)
「就著六藝明其意義(meaning),明其原則(principle)這才是儒家之所以為儒家。」(頁54)
超越原則(transendent principle)
「開闢價值之源,挺立道德主體,莫過於儒;察事變莫過於道;察業識莫過於佛」(頁62-63)
四象未申🩵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唐君毅:墨家是不及於人文,次於人文;道家則是過、在人文之上;他超於人文而開出一個境界來。(頁65)
牟宗三講道家的方法有一點奇怪,一開始先從對著「周文疲弊」來講無為,講有又是從相對於無的心境、境界甚至概念來說(出發點不一致);有、無又是道的雙重性,那老子到底是先從道發展出來?還是先從無發展出來?
但可以理解老子之無有,不等於一般西方哲學之存有論處在其「實踐的存有論」,係以人為出發所形成,如同上所說的內容真理,存在有人的主體性;以此,頁101中有不知名者筆記:「如何從主觀的心境的無有,躍入存有論的宇宙論的宇宙創造的無有?是否是否依身起念,將念類比推想於道創生天地萬物?」就牟的說法,老子建立的有無論,並為達到存有論、宇宙論的客觀知識性,那種學問就屬於外延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