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一度遺忘這件事情是因為他現在的女友讓他沒那麼 mean。但這幾天動態回顧跳出來一些他的留言跟貼文
剛剛在想,哇我對這人的容忍度也太高了。我居然可以忍受那種臭到不行的菁英式調侃,並且說服自己他不是真的有惡意。
過了幾年回看那些留言跟貼文很想問他真的有把我當成一個平等的朋友嗎?
(同一人
![](https://emos.plurk.com/92e8898afb030dc2bf72d00b3778a78e_w40_h37.png)
)
撇除那些因為被劃入他的朋友範圍才被迫接受的爛玩笑,他還是有非常多我無法忍受的行為。我真不懂我過去是怎麼連「忍受」這種想法都沒有,就欣然接受了一切。
燦宥 🦊🐶💖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看演唱會被惹怒那件事我居然沒寫出來,我是真的很不高興。
背景提要:我跟他是同學門出身,他帝大社科院做量化,我頂大食物鏈底層社科院+中字輩碩班做質化研究。
看演唱會前他剛好在面試出國唸博的獎學金,我忘了原本的話題,他提起了他的高中學長 L(L唸北部國立社科也很強的另一間學校)說L 碩班做什麼質化研究(忘了具體內容),結果出國還不是要重學量化做統計,那幹嘛浪費時間做那些。
我直接臉臭掉 ^^ 他立刻補上說:哦你不是啦,你一定學界超新星之類的幹話。我當天沒再跟他講一句話。
好像以前都會用他的研究專長跟取徑在心裡幫他辯護,噢他又不懂這些 blah blah 。但最近看到那些動態回顧,我只覺得他哪裡把我當朋友了。
他那種到博班完全沒改的臭菁英病只是轉過去檢討卷到去美國的中國人而已,他怎麼不檢討自己。說別人自負、自戀,他根本也不在乎他說的哪些話會傷害到「他的朋友」(甚至是他自己劃入朋友範圍的人),好像站在學院頂端就最有遠見一樣。事實上,他不過就是未來另一個我會非常討厭的雲端學者而已。
我真的搞不懂這種臭菁英病為什麼要做教育社會學跟階層研究,他的量化取徑很大程度地掩蓋了他對社會真實的無知與自負。
-
當我(廣泛的)愛一個人的時候,沒發作的毛病我就是會吞到底,吵架、不高興的時候也不會拿出來講,因為當時我選擇不發作。但沒發作的事情絕對會成為我離開的理由,我實在非常非常非常記仇,只是因為我愛你,所以不想跟你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