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bQuWOmGSxfubePI5MiXUG.png

想いよ 咲いて



--

全圖、以及審設和部分私設世界觀下收 ▼▼▼

#菫本丸
latest #9
今夏࿐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i03LNJVHcXQKOsvpQlx5n.png

#3月28日は審神者の日 , 至於前一天則是 #さくらの日 ,於是畫了始終想描繪的、審神者向神明獻上神樂的場景。

想い咲く時(TVアニメ『薬屋のひとりごと』挿入歌)
私心挑的印象曲 /////

千早與裳衣紋素材來源 ▶︎▶︎▶︎

--
今夏࿐
10 months ago
@summertales on Plurk
#審神者の日だからみんなの審神者紹介しようぜ

若斷若續用了半年時間整理歸納出的審神者人物設定,中間勾線方式有所改變,感覺角色也做了微整(

--
今夏࿐
10 months ago
噗首與一樓中,審神者衣裝參考了近代神樂浦安之舞的本裝束。

而乘此時節,想藉機叨念些曾寫過的、或尚未以故事呈現出來的,菫本丸故事中有關「櫻花」的種種。也是設定圖樓「仕事」一節中「櫻花為時之政府圖騰」的延伸。

先貼一段本篇故事中刀劍男士顯現的情景,靈感由來於遊戲本家的過場動畫。
立即下載
今夏࿐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

一振太刀為一名巫女虔敬地奉於神社祠堂內、嵌著螺鈿櫻川紋的黑漆刀架之上。

巫女緩步行至太刀對面正坐,背朝祠堂入口處。她朝太刀斂衽施禮,而後執起膝側的鉾先舞鈴。鈴聲清脆圓潤,連綿如落於湖面的春雨。巫女則和著其韻律,低聲吟詠著。須臾,巫女見架上太刀隱隱泛起如水的寒光,遂抬手、自額前花簪摘下一朵含苞欲放的白櫻,置於太刀之上。

觸及太刀之際,一朵白櫻登時化作一簇,紛紛然怒放。太刀刀身陡然煥發無可逼視的森冷光芒,開至極盛的花簇亦隨之綻裂。室內櫻花零落如雨,而待櫻雨落盡,一名衣著華麗的青年已然端坐於刀架之後。青年緩緩抬頭、睜眼,金瞳一如初昇之朝陽,溫暖而明亮。

--
今夏࿐
10 months ago
私設世界觀中,個別本丸刀劍男士僅為複製品般的「分靈」。而作為分靈靈體憑依之物者,為該本丸鍛造而出的刀劍,刀劍男士稱其為「本體」,政府方則將之喚作「依代」。至於刀劍男士用以活動的肉身「宿體」,則為櫻花所化。能化作宿體的櫻花,須由該本丸神事場所中、作為御神體的櫻樹採擷而下。每座本丸的御神體櫻樹,則由時之政府本部所奉納的神木扦插而來。某種意義上而言,所有本丸的核心御神體可謂同根同源,於不同所在開枝散葉。一如源於同一本靈的分靈刀劍男士們,在不同本丸續寫獨一無二的「物語」。

本篇故事中的女審神者乃將御神體櫻樹所開之花摘下後,作為前天冠的花簪使用。

而,當刀劍破壞時,付喪神身姿將以櫻吹雪輾轉零落的方式消失。
今夏࿐
10 months ago
另一關於「櫻花圖騰」的私設,為審神者編號尾數與初始五振的對應關係。「五」之一數於時之政府內部具特殊含義。初始五振非由審神者自行選擇,而是以五人一組、一人一振的方式由政府分配。初始五振如櫻花五瓣,週而復始,無止無盡。靈感由來於遊戲本家 Loading 動畫,以及一周年紀念祝畫集的裝幀設計。

一、六 —— 加州清光
二、七 —— 歌仙兼定
三、八 —— 陸奧守吉行
四、九 —— 山姥切國廣
五、〇 —— 蜂須賀虎徹

本篇故事中的女審神者編號〇五一七,對應其初始刀歌仙兼定。然而故事開篇即以燭台切光忠顯現為發端,未能述及初期本丸,有時間再以前傳和幕間的方式補完,順便帶一帶審神者將城名定為「花守」的由來。
今夏࿐
10 months ago
回到一樓的圖以及歌吧。繪製途中恰逢藥師少女動畫完結篇,喜歡上作為劇中人起舞時伴奏插曲的〈想い咲く時〉,哀而不傷的基調間,藴藉著春雪初融般的溫柔與堅毅,是自己一直很憧憬的氛圍。念及私設世界觀中刀劍男士顯現的機制與場景,由審神者們連綴而紡織著千百年來斗轉星移間的思緒與念想,從而賦予刀劍男士身姿與存在。刀劍男士回應審神者呼喚而顯露形貌的瞬間,也可以說是「思念綻放時」吧?便極臨時也極自私地將之選擇為印象曲了 /////

Mur 了好長一串,十分感謝耐心看到這裡的你 ~
今夏࿐
10 months ago
\\\ 拉線 ///
今夏࿐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噢對,推薦一下這組素材 ——

遠近感のある桜の枝ブラシ - CLIP STUDIO ASSETS
筆刷有點難控制()所以過程中直接以拼貼畫像素材的方式完成背景與前景,散景效果很自然,只要稍微用圖層調色就好,不需動用其他濾鏡, 多虧有它才能及時壓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