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3 months ago
Facebook致命的食物中毒案件:河粉、粿條為何會致命?

台大醫懷疑「仙人掌桿菌」釀禍

台大醫院急診醫師李建璋表示,過去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多半是小吃攤、辦桌,或是營養午餐,這次是發生在百貨公司內的名店,著實讓人感到不安。歷史上大規模導致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李斯德氏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桿菌,近期還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中毒,此次事件當然可能是遭受這些細菌污染。
~龜苓膏~
3 months ago
但是,因為這些病患共同提到炒粿仔條,就有可能是「炒飯症候群」。煮熟米飯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就有可能導致一種特殊細菌「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長,仙人掌桿菌有孢子耐熱,即使炒過也殺不死,等到吃入肚內適當溫度,這些孢子萌芽就產生症狀,近期就有美國女大生因此喪生。粿仔條通常是煮熟狀態放在外面,需要烹調時才大火拌炒,的確有可能產生炒飯症候群。

另有不具名急診醫師推測,該個案可能係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素所致,「米酵菌酸」毒性超強,只要一毫克毒素,就可能致命,ㄓ國地區就曾爆發多起涼拌木耳、河粉等中毒死亡事件。此種毒素由唐菖蒲伯克氏菌引起。
~龜苓膏~
3 months ago
醫師指出,「米酵菌酸」來自保存不當的發酵米及米類製品(如河粉),即使東西煮熟,也不一定就可避免中毒,入侵人體後,毒素癱瘓粒線體,引發重症,在台灣實屬少見。此外,「米酵菌酸」為毒素,並非細菌,想透過分泌物、糞便培養等檢驗,恐怕無法測出結果。

台北市衛生局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1條,立即命業者暫停作業、停止供應餐點,同時到場稽查,並啟動疑似食品中毒調查。目前發現業者未提具員工健檢資料、碟盤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刀具夾放於流理台等3項衛生缺失。

由於餐廳未保留當天的食材,衛生局人員也採集廚師手部、刀具、砧板等檢體進行檢測,並等待醫院對受害者的分泌物與糞便檢體檢驗結果,以確定食物中毒的具體原因。
~龜苓膏~
3 months ago
Facebook既然米製品室溫下放兩小時就會有風險,
「超商飯糰也是半夜加工早上販售,為什麼就不會有仙人掌桿菌呢?」
好問題,飯糰工廠我們剛好略懂略懂,就來講一下:
首先超商飯糰的加工大廠通常有ISO 9002、ISO 14000、ISO22000國際標準驗證,作業流程已經做好一切的風險管理。
再來,超商飯糰的加工流程,從洗米、生米加水到煮大鍋飯就是自動化產線,中間沒有人手在那邊淘洗米,都是機器洗的,自動加水自動烹煮自動翻鍋。
到了包飯糰的階段,海苔跟餡料都在溫控18度C處理,包飯糰的工人全部穿隔離衣髮網手套,沒有人徒手接觸飯糰。
飯糰包好要送到超商販售,全程使用18度C冷鏈車,直接送到超商的冰箱架子上。
所以風險自然就小很多。
立即下載
~龜苓膏~
3 months ago
至於你要打開飯糰放到中午再吃掉挑戰自己的腸胃抗性,那又是另一種故事了。
人的手上充滿了大腸桿菌,室溫25度下,細菌每小時可繁殖幾代?飯糰打開還是快點吃掉比較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