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自處的人,才可能去愛,而非因為逃避自處所以去愛。
本書的目的是要顯示,愛不是任何人能夠輕易縱情享受,而且與人的成熟度息息相關。它想要說服讀者,除非他們設法以最積極的方式發展自己的整體人格,因而達到一種創造性取向(productive orientation),否則他們任何去愛的企圖都註定失敗。
不管怎樣,墜入情網的情況通常只會發生在我和我交換得起的「人類商品」之間。我在做一筆交易,所以我既要考慮對方從社會價值的角度來說是否值得我的追求,也要考慮對方會不會基於我已表現的實力和潛在的實力看中我。這樣,當兩個人考慮了各自的交換價值的限度,感到他們已經找到了在市場上所能得到的最佳對象時,他們便相愛了。
愛是一種活動,不是一種被動的感情。它是「屹立於」而不是「墜入」。
市場性格的人會願意給予,但一定要透過交換,只「給予」而沒有「領受」對他來說就是受騙。
還有人把給予視為一種自我犧牲,因此是一種美德。他們認為,正因為給予是痛苦的,所以才應當給予。給予之所以是美德,正因為犧牲是美德。對他們來說,施比受更有福的教諭,意味著體驗剝奪要比體驗快樂有福。
幾乎不必強調的是,愛作為一種給予的能力,有賴人的人格發展。一個人如果要具有這種愛的能力,先決條件是他已達到由「創造性取向」主導的人格。在這種取向中,當事人已經克服了依賴性,克服了自戀性的全能心態,克服了剝奪他人或囤積的慾望,對自己的天賦類能力產生了信仰,有勇氣仰仗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他以何種程度缺乏這些素質,他就以何種程度害怕把自己給予出去,因此也就以何種程度害怕去愛。
照顧和關懷隱含著愛的另一個層面:責任。今天,責任的意義往往是指任務,是指從外面加給一個人的負擔,但在其真正意義上,負責任是一種完全自願的行為。他意指我們對另一個人已表現和未表現出來的需要之回應。「負責任」(responsible)意味著能夠和準備好「回應」(respond)。
如果缺乏尊重,責任感很容易變質為支配慾和占有慾。尊重不是恐懼和敬畏。按照字根(respicere:注視),它是一種認知他人獨特個體性的能力:他人是什麼樣子,我就按照他的樣子來認識他。尊重表示我願意讓另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長,因此尊重隱含著剝削的不存在。我希望我愛的人依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以我需要的方式成長。
我們不可能在沒有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尊重對方:如果沒有了解的引導,照顧和責任就是盲目的。而了解如果不是以照顧為動機,它就是空洞的。了解有很多個層次,而作為愛的要素之一的了解不會滿足於一知半解,而總是深入事物的內部。這種了解只有在我超越了自身的關懷,站在對方的處境來了解他的時候才能做到。
我們了解自己,但即便做出最大的努力,我們並不瞭解自己。我們了解我們的人類同胞,但我們並不瞭解他們,因為我們並不是一件物品,我們的人類同胞也不是一件物品。我們越是深入自己的生命或他人的生命,我們所了解的東西就越是捉摸不定。
要了解這個秘密,有一個不擇手段的方式,那就是完全控制另一個人。這種企圖的極致是施虐狂:那是一種讓別人受苦的慾望和能力,是去折磨一個人,使之在痛苦中洩漏自己的秘密。在這種穿透人的秘密的渴望中,寄寓著殘忍和破壞欲的主要動機。
在小孩身上,我們常常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這條求知途徑。他們把東西拆散或打破以便瞭解它。他們有時也把動物肢解,殘忍地扯斷蝴蝶的翅膀,以了解其構造,強迫牠把秘密吐出來。這種殘忍是以一種更深的原因為動機:想要了解事物和生命的秘密的渴望。
果然我只不過是想了解我推嘛
(二次元的好處:角色可以隨時死了又活、變著方法死。
另一條了解「祕密」的途徑是愛。愛是積極主動的穿透他人。在愛之中,我的求知慾望會因為合一而得到止息。在融合中,我了解了自己,了解了每個人,但又一無所「知」。我是以了解活生生的事物唯一可能的方式去了解,即透過合一的體驗去了解,而不是透過思想。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看不懂愛情故事嗎?太難ㄌ叭(人家作者都說愛很難了
充分了解的唯一途徑是愛。然而,思想上的知識,即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仍是在愛中進行充分了解之必要條件。
為了克服錯覺,為了克服我對他的非理性的扭曲,我必須能夠客觀地了解他和我自己。唯有客觀地去認識一個人,我才能夠在愛中認識他的終極本質。
合一的體驗(不管是與人還是與上帝的合一)絕不是非理性的。相反的,如同史懷哲所指出的,它是理性主義的結果,是它最大膽和最徹底的結果。它建立在我們對我們知識的基本局限性的認知上。它了解到我們永不可能「抓住」人和宇宙的奧秘,但卻可以用愛來參與這奧秘。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有其侷限性,因此,正如神祕主義是神學的邏輯後果那樣,愛是心理學的最終後果。
兒童長大一些後開始能夠依外物本身的樣子來認識外物。他學會為它們取名子,同時學會怎樣對待事物,他學會與人互動,知道了我吃東西的時候母親會微笑,我哭的時候母親會把我抱進懷裡,我大便的時候母親會誇獎我。所有這些經驗會整合為一種經驗:我是被愛的。我會被愛是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我會被愛是因為我無助;我會被愛是因為我好看,讓人喜歡;我會被愛是因為母親需要我。用更概括的方式來說,我會被愛是因為我是我之所是,或更確切的說,我會被愛是因為我是我。
這種被母親所愛的體驗是一種被動的體驗。我無需做任何事才能被愛: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我唯一需要的是存在——作為她的孩子而存在。母愛是至福,是安詳,無需去獲取,無需去贏得。
但是,母愛的無條件也有著一個否定面。母愛不僅不需要贏得,而且也不能被獲取、被創造、被控制。如果母愛存在,我就是處在至福中;如果母愛不存在,生活就失去一切美好——沒有什麼是我可以去努力的,好讓母愛從不存在變為存在。
………殺了我………
嬰兒時期所遵循的原則是:「因為我被愛,所以我愛。」
成熟的愛所遵循的原則是:「因為我愛,所以我被愛。」
不成熟的愛說:「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成熟的愛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無條件的愛是人類最深切的嚮往之一,不獨對小孩是如此,對每個人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如果我是因為具有一些優點而被愛,是因為值得愛而被愛,這會讓我擔心,我會不會有一天因為不能符合愛我的人的期望而失去她的愛。更且,「值得」的愛很容易給人一種辛澀的感覺,就像他並不是因為自己而被愛,就像他只是因為討得喜歡而被愛,所以說到底不是被愛而是被利用。這就怪不得我們——作為小孩和作為大人——全都牢牢渴求母愛。
好想要更多媽咪
父愛是有條件的愛。它的原則是:「我愛你是因為你實現了我的期望,是因為你盡了你的義務,是因為你像我。」就像無條件的母愛那樣,我們在有條件的父愛中發現了一個積極面和消極面,消極面是父愛是配得的人才會得到,當一個人讓父親失望,就可能會失去父愛。基於父愛的性質,順服變成了最大美德,不順服變成了最大失德。對這種失德的懲罰是父愛的收回。父愛的積極面同樣重要。由於他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可以做一些事來贏取它,那是我可以下功夫的。父愛不像母愛那樣超出我的控制之外。
哈哈哈,控制不了,是我不配😄😄😄
說起來,這倒讓人想到,大部分我遇過劇情包含賣萌賣乖攻略家長的作品,攻略對象主要都是男性,女性相對少見呢(就算有,核心動機往往是代餐,並不真正愛著攻略者本人。
最終,一個成熟的人會達到這樣的狀態:他同時是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他可以說,會同時具有母性良知(motherly conscience)和父性良知(fatherly conscience)。成熟的人會擺脫外在的父親和母親,把他們建立在內心裡。
母性良知說:「任何行差踏錯,任何罪刑都不能把我的愛從你奪走,不能把我對你的生命和幸福的祝願奪走。」
父性良知說:「你做錯了,你不能逃避你犯錯的某些後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想要我喜歡你,就必須痛改前非。」
每次讀到觀點部分發源自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學者談性別總是使我痛苦。我對這個領域沒有研究,也不打算付出努力去研究,所以有提不出替代理論便只能鬱悶地聽著的自覺。
我很同意性別之間存在生理上的差異,而考慮人的精神關乎大腦、大腦是生物體的一部分、生物體的生長發育深受賀爾蒙影響等前提,我並不認為生理性別對人的性格特徵存在一定影響、整體存在一定傾向性的觀點不可接受。只是我不確定將這種傾向上的區別,分類歸屬於特定性別之下是否適當?或者說,我只是單純地在情感面上對這種作法感到不適?(畢竟我這種不適,概念上應該也可以和「對於把生理結構上的特徵分類歸屬於特定性別之下趕到不適」畫等號?如果我認為那些聲稱陰莖並非男性獨有的器官、子宮並非女性獨有的器官的人論點荒謬,我這份不適的立基點便同樣荒謬。
如果一個人只愛另一個人,卻對其他人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就不是愛,而只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是一個擴大的自我中心主義。然而,大部分人卻相信愛是由對象構成,不是由能力構成。事實上,他們甚至相信,他們不愛其他人只愛被愛者,正表示了他們的愛之強烈。
突然在想,這是否就是我看有些(好吧,大部分?)戀愛作品,到後期往往會產生一種對CP如何徹底無所謂、幸福也好不幸也罷,都與我無關,任何多於主線需要的演出只顯得吵鬧的感覺的由來?(與其說是作者的問題,應該說是我個人的問題,哈哈哈
肯定兒女的生命有兩個層次,其一是照顧和負責任的層次,這是保護小孩的生命與成長的絕對必須。另一個層次超越保護的層次,那是一種態度,會在小孩心中灌注愛生命的觀念,讓他們覺得活著真好,覺得當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真好,覺得活在世界上真好!
如果我能妥善照顧好自己,有那個能力和覺悟為自己負責,能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活著,確實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在男女愛中,兩個獨立的人會成為一體,在母愛中,兩個本來一體的人會成為各自獨立的個體。母親不僅必須容忍小孩獨立,還必須盼望和支持他這樣做。正是在這個階段,母愛變成了極為艱鉅的任務,因為它要求無私的能力,要求一種給出一切而不求回報,但求被愛者幸福快樂的能力。也正是在這個階段,許多母親未能完成母愛的任務。
性慾看來很容易跟任何強烈的感情混雜和被任何強烈的情感激起,愛只是這些情感之一。由於大部分人都把性和愛相提並論,所以他們很容易認為,當他們在身體上互相需要,就是互相愛上對方。
性吸引可以在一時間創造合一的錯覺,但若沒有愛,這種合一不會縮小兩個陌生人之間的隔閡,有時還會讓他們彼此感到羞恥,甚至使他們互相憎恨,因為當錯覺消失以後,他們會發現彼此的隔閡猶甚於從前。
這描述光看就覺得好吃得要死
愛某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根據這個標準,我那些讓我問號到底有沒有在愛的CP是真的沒有愛,太好了.jpg(出乎意料ㄉ實用
肯定一己的生命、快樂、成長、自由,乃是根植於一個人的愛的能力。
自私的人固然沒有能力愛別人,他們一樣沒有能力愛自己。
如果將自私和對他人的過分關注做一比較,我們就能比較容易地了解自私。對他人過分關注的例子之一是過分掛慮孩子的母親。雖然她們自以為特別愛孩子,她們事實上對她們的關懷對象有一種深深壓抑的敵意。過分關心孩子不是因為她們太愛孩子,而是因為她們不得不以這種方式彌補她們缺失的愛孩子的能力。
無私的性質對他人的影響,在我們的文化中,最常見於「不自私」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相信,因著他們的不自私,孩子會體驗到何謂愛,也因此學會何謂去愛。然而,她們的不自私的影響力卻完全不合她們的預期。她們的小孩沒有表現出那些深信自己被愛的人會有的快樂;他們焦慮,緊張,害怕母親不滿意,急於達到母親的種種期望。通常他們會受到他們母親隱藏的對生命的敵意影響,然後自己也染上這種敵意。總的來說,「不自私」的母親的影響性和自私的母親無太大不同——事實上常常還更糟。因為母親的無私讓孩子無從批評她。孩子被置於不能讓母親失望的責任之下,被教育成不喜愛生命。
天主教善工(good works)的教義是父系思路的一部分:我可以透過聽話和實現父親的要求而贏得他的愛。反觀路德的教義表面上雖是父系性格,卻隱藏著一個母性元素。母愛是不能贏取的:她給你就是給你,不給你就是不給你。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保持信仰,並且把自己變成無助無能的幼兒。但是路德信仰中的特點是把母親的形象從表面上消除,用父親形象來取代:如此,我們被母親所愛的確定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詳列的忐忑不安,只能抱一絲希望地期盼可以獲得父親無條件的愛。這是路德信仰的首要特徵。
不知道教徒看了會不會不舒服。不過對我這種非教徒而言,很能想像那種不安感。無法理解成為教徒所需的篤定的信任從何而生。
由於人類演化讓母親中心社會轉向了父親中心社會(宗教也是如此),對於成熟的愛的發展,我們主要是在父系宗教的發展中見其軌跡。在這個發展的開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專橫善妒的上帝,祂把祂創造的人類視為財產,想怎麼對待便怎麼對待,這是上帝把人逐出伊甸園的階段(此舉是防止人偷吃知識樹的果子,變得像上帝),這是上帝決定用大洪水消滅人類的階段(因為除了諾亞外沒有世人討祂喜歡),這是上帝要求亞伯拉罕殺死獨生子以撒的階段(此舉要讓亞伯拉罕用絕對的順服來證明自己對上帝的愛)。
考慮到作者是猶太人,我懷疑這裡的「知識樹」是譯者的誤譯。我對神話的印象和找到的資料都顯示,被吃下的禁果、善惡果正代表知識與智慧,上帝把人趕走後派天使持火焰劍駐守的是生命樹才對。
另外,這裡對上帝性格的解析看得我是直接笑出來。理由是「未免和上聖經導讀這門通識課時我的直接感想太接近了吧。」大概是內容主要來源於舊約,比起神學,更偏向神化後的人文史集錦的緣故。總之,當時的課是上得我僅憑二次元建立的對聖經內容的期待碎了滿地。
與此同時,一個新階段開始了:上帝和諾亞立約,答應永不再次摧毀人類。因為這個約定,上帝讓自己被束縛住,但祂不只是受到自己的承諾所束縛,還是受到自己的原則,公正所束縛,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上帝不得不答應亞伯拉罕的要求,答應即使索多瑪城僅有十個義人,一樣赦免其罪。但上帝這個概念的發展不僅讓上帝從一個專橫的部落酋長轉化為一個慈愛的父親,轉化為一個受自己所訂的原則束縛的父親,還再進一步,把上帝從父親的角色轉化為祂原則(正義、真理和愛)的象徵。在這個發展中,上帝變成萬象背後的統一原理的象徵。
禁止為上帝造像,禁止妄提祂的名,這些禁令有著同一目標:讓人擺脫上帝是一個人的觀念。
在接下來的神學發展中,這個觀念在一項原則中獲得進一步推進,那就是不可以用正面的方式描述上帝。稱上帝是聰明的、強壯的和善良的,都在暗示祂是一個人。對於上帝,頂多可以說祂不是什麼,採用否定陳述,認定祂不是有限、不是不仁慈,不是不公正。我越知道上帝不是什麼,我對上帝的所知就越多。
循著一神論思路走到成熟的思想只能得出一種結論:人應該完全不去論及上帝。這樣,上帝就變成了潛存在一神論神學中的事物:無名的一(nameless One),祂是天地萬象背後的統一性,是全部存在的基石。如此,上帝變成了真理、愛和正義。就我是一個人類而言,上帝就是我。
🤔這種說法依我的理解,像是想說:抽出教規、教義、具體的神學觀點後,宗教上的終極領悟與個人心靈成長的終極目標相吻合。是不出我這種非教徒舒適圈的解釋。
很明顯的是,從人格神到純粹一神論原則的演化,導致了人對神的愛的性質有了極大不同。上帝有多少程度像個父親,我便有多少程度是孩子。這時我來沒有完全脫離對全知全能的自閉式渴望,我還沒有獲得客觀性,不認識我作為一個人的界線、我的無知和我的無助。我仍像個孩子那樣,聲稱必然有個父親會拯救我、看顧我、懲罰我。會在我聽話時喜歡我,在我讚揚時大悅,在我不服從時憤怒。十分確定的是,大部分人在他們的人格發展過程中都沒有克服這個嬰兒階段,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信仰上帝就是信仰一個能夠提供幫助的父親。這是一個幼稚錯覺。雖然這種宗教概念已經被少數人所克服,但仍然是主流的宗教形式。
LOL,我沒想到我對如何進入信仰的疑問會在這本書裡得到這種形式的解答:我不知該如何去篤信的事物本就不需要篤信,甚至不是信仰的必須。(但這又讓我搞不懂信仰到底是什麼了。人類一切知覺的基礎、世界的說明書?)
就此而論,弗洛依德之類的人對上帝的批判相當正確。問題是他忽略了一神論宗教的其他層面,忽略了它的真正核心,因為如果把這核心的邏輯發展到極致,將恰恰帶來對上帝觀念的否定。真正虔誠的人如果恪守一神論觀念的本質,就不會祈求什麼、不指望得到什麼,不會像孩子愛父母一樣愛上帝。他會學會謙卑,明白自己的侷限性,明白自己對上帝一無所知。對他來說,上帝是一個象徵,象徵著人類在演化早期所努力爭取的一切,象徵著精神世界的領域,象徵著愛、真理和正義。
他信仰「上帝」所代表的原則,思考真理,活在愛與正義中,認為生命之所以有價值,僅僅是因為生命給他機會去更充分地展開他的人類天賦能力——這是唯一重要的,是他的終極關懷的唯一對象。也因此。他不會談論上帝,甚至不會提祂的名字。愛上帝(假如他仍然準備用這個詞語的話)意味著人企求達到充分的愛的能力,企求實現「上帝」在一己身上代表的事物。
好啦,讀對神的愛這一節時一個反覆被證明的做法:看下去就知道了。邊看邊產生疑惑、得到解答、再產生新的疑惑。能產生這種效果應該是拜作者的論述邏輯清晰、層層遞進所致?(我就不白費力氣思考了.jpg
有神論(包括非神學的神祕主義體系):假定精神領域客觀存在,認為它超乎人類之上,是它使人類的精神力量,以及對得救與新生的追求有意義和有效性。
非有神論:不存在外在於人或超越人類之上的精神領域,愛、理性與正義的領域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發展了這些能力,而且只在人類發展自己這些能力時,這些領域才會存在。因此,除非人自己將意義給予生命,否則生命沒有意義;除非人與人互相幫助,否則他就是絕對孤單。
談過對神的愛後,我要聲明我並不用有神論的思路來思考。在我看來,神的概念只是一個受歷史條件所左右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中,人類表達出他對更高力量的體驗,表達出他在某個特定歷史時期對真理和統一的渴望。但我同樣相信,嚴格的一神論邏輯與非有神論的終極關懷對精神領域的觀點雖然不同,但用不著互相攻擊。
難怪前面的論述對無信仰者如此友好……說起來,果然我抱持的也算有神論思路。
亞氏邏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物不可能同時以同一意義既屬於又不屬於同一物。」
弔詭邏輯(paradoxical logic):「是此又非此」、「非此亦非彼」。
從弔詭邏輯的立場看,重點不在思想,而在行為。這種態度有好幾個其他後果。首先,它導致了那種我們在印度教和中國宗教看到的寬容精神。假若正確的思想不是終極真理,不是拯救之道,那我們就沒有理由攻擊那些在思想上和我們格格不入的人。
其次,注重人的改造多於一方面注重發展其教義,另一方面注重發展科學。從印度、中國和神秘主義的立場來看,人的宗教任務不是正思而是正行,以及(或者)在專注的冥想中達到與「一」合而為一。
西方主流思想卻是反其道而行。由於西方人認為靠正思可以找到終極真理,所以主要強調的是思想,僅管正行也被認為同樣重要。在宗教發展中,這導致了教條的形成、對教條無止境的爭辯,以及不容忍「外道」或異端。它進一步導致強調「信上帝」是宗教信仰的主要目標。這當然不意味著正確生活的概念沒有存在餘地,然而,那些信上帝的人即便沒有活出上帝的樣式,仍然自感比活出上帝樣式卻沒有「信」上帝的人優越。
哈哈,似乎能夠解釋我為了取材,閱讀後人編輯過的馬偕牧師的日記時所產生的不適感(不妨礙我認可他的成就),以及他為何能憑言詞使當時受傳統教育的文人啞口無言,乃至折服於唯一的真神。
在西方的主流宗教體系中,愛上帝本質上等於信上帝,相信祂的存在、祂的公義和祂的愛。這樣,愛上帝本質上是一種思想體驗。在東方宗教和神祕主義中,愛上帝是一種強烈的合一體驗,而這種體驗和這種愛在每一個行為中的表達有分不開的關係。
對神的愛和對父母的愛是不可分的。如果一個人不能脫離對母親、氏族和民族的依戀,如果他們對實行賞罰的父親保持幼稚依賴,他就不能發展出一種對神更成熟的愛。那麼,他的宗教就會是停留在早期階段的宗教,在其中,神被體驗為一個提供全面保護的母親和一個實行賞罰的父親。
不然我一個沒有求知欲的年輕人怎麼會考慮信教ㄋ.jpg
一個人對上帝的愛,其性質是對應於他對人的愛。而且他對愛的真正性質往往是潛意識的,因此,當他的思想愈發成熟,則對「什麼是愛」愈受到遮蔽、改頭換面。再者,他對他人的愛雖然是直接嵌入他與他人的關係中,分析到最後卻是由他身處的社會結構決定。如果社會結構在性質上是順福權威(要麼是公然的權威,要麼是市場和輿論等不著痕跡的權威),那他對上帝的概念就必然是嬰兒式的,離成熟的概念甚遠,其根源可以在一神論宗教的歷史裡找到。
資本主義一方面建立在政治自由的原則上,另一方面建立在市場作為所有經濟關係(也因此是所有社會關係)規範者的原則。商品市場決定商品交換的條件,勞動市場規定了勞動力的購買和出售。所有有用的東西,還有有用的人力和技術,都被轉化為可以在市場的條件下自由交換的商品,無須訴諸暴力和欺詐。
有經濟價值=市場有需求,具有交換價值。
如果現存市場條件不是對人力和技能有需求,它們也不會有交換價格。
這種經濟結構反映在一個價值的高低層級上,資本對勞動力發號施令;累積的財富儘管是死的,但它們比有生命的勞動力和比人類的能力價值更高。
無價值感的成因找到ㄌ(?)
為什麼人拆開來賣那麼貴合起來賣那麼便宜
今天,人的幸福是由「享受樂趣」構成,而享受樂趣意謂囫圇吞棗地嚥下大量商品、景色、食物、飲料、香菸、演講、書籍和電影。世界是我們慾望的巨大對象,是大蘋果、大酒瓶和大乳房。我們是吮吸者,永遠充滿期待又永遠失望。我們的人格被設定成隨時準備好去交換和消費,每一樣事物(不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變成了交換和消費的對象。
基於事理的必然,現代人的愛和他們的社會性格兩相呼應。機器人沒有愛可言,他們只能交換整套的「美好性格特徵」,希望做到一樁公道買賣。在這種疏離的結構中,最能夠道出愛(又特別是婚姻)的「精義」」的,是「團隊」的觀念。在無數談幸福婚姻的文章中,最理想的婚姻都被形容為運作順暢的團隊。這種團隊和運作順暢的僱員團隊沒多大不同,兩者都是要求當事人具備「適當的獨立性」,合作性、容忍性,同時又要具備野心和侵略性。但所有這一類關係雖然潤滑良好,但兩人一輩子都是陌生人,永遠達不到「中心關係」。雙方只是相敬如賓,盡力讓對方舒適而已。
所以最終來說,人們找到的只是免於孤單的避風港。如此建立了一隻對抗世界的兩人聯隊,但這種兩人份的自我中心主義卻被誤解為愛和親密。
這不是非常非常理想的生活嗎?
(沒有界線地去了解他人和被人了解是個非常恐怖的過程捏??
愛不是足夠性滿足的結果,反而性幸福(甚至所謂性技巧的知識)是愛的結果。即使撇去可證明此說的日常觀察不論,我們仍有大量精神分析資料可供佐證。最常見的性問題(包括性冷感和或輕或重的性無能)的研究顯示,問題的根基不是缺乏正確技巧的知識,而在於心理上的抑制讓當事人無法去愛。害怕或憎恨異性是這些困難的根源,它們讓人不能把自己完全給出去,不能自然而然地行為,不能在進行直接肉體接觸時信任性伴侶。如果在性方面受到壓抑的人能夠擺脫恐懼或憎恨,因此變得能去愛的話,他的性難題就會獲得解決,否則懂得再多性技巧的知識亦是毫無用處。
神經質的愛的基本原因,在於「愛侶」的一方或雙方仍然停留在對父親或母親的依戀中,因此把以往對父親或母親的情感、期待和懼怕在成年生活中,轉移到所愛的人身上。這種人在情感上還停留在兩歲、五歲或十二歲的階段,而在智力和社會關係上則處於他實際年齡的階段。在較嚴重的個案,這種情感不成熟會破壞當事人的社會生活。在較不嚴重的個案,則衝突僅限於發生在親密的關係中。
標準的愛情故事設定套路
這種母親中心的人極少能夠運作正常而沒有出現極端紊亂。事實上,如果他們的母親使用過份保護的方式來「愛」他們,如果他們找到一個與母親同類型的妻子,又如果他們擁有特殊的稟賦讓他可以施展魅力和獲得欣賞(有些成功的政客就是這個樣子),那他們雖然沒有到達一個更高的成熟度,一樣可以在一個社會的意義下稱為「調適良好」。
聽起來完全就是我湊CP的動機耶
在另一種更嚴重的病態愛中,對母親的固著(flxation)要更深邃和更非理性。在這個層次,當事人的願望——打比方說——不是回到母親保護性的雙臂,不是回到母親哺育性的胸脯,而是會到母親容納一切(和摧毀一切)的子宮。如果神智健全意味著從子宮誕生出來和進入世界,那麼嚴重精神疾病的性質就是受到子宮吸引,被吸吮回到子宮去——這相當於生命被奪去。
看得讓人想用麥克風戳某人,問他是不是想被吸回去然後被討厭。不過也不知道「不想出生」是不是這種心理較表層、較易於接受,也因此更常見的說法。
(我自己是滿能想像的啦。以前就mur過,如果一定要與推角建立具體的連結,我想成為他們腹中的孩子,以不造成不可逆損傷的形式作為死胎脫離。希望他們未來能以和緩不帶憎惡的態度向他人談及我。)
另一種愛的病態主要是由依戀父親所引起。
一種典型的例子是,一個男人擁有一個冷淡疏遠的母親,而父親(部分是因為妻子的冷淡)則把全部的情感放在兒子身上。這父親是一個好父親,但又是一個獨裁者,每當兒子的行為讓他高興,他就會誇獎他,給他禮物,充滿深情。但每當兒子讓他不高興,他就會收回愛或加以責備。由於父親的感情是兒子所唯一擁有的,他會像個奴隸般地依賴父親。他的主要人生目的是取悅父親。每當成功,他就會感覺快樂、安全和滿足,但他若是犯了錯或是沒能成功取悅父親,就會覺得洩氣、不被愛和被拋棄。在後來的人生中,這種人會設法找一個他可以用同樣方式依附的父親型人物。他的整個人生會成為一連串的心情起伏,是起是伏端視他是否獲得父親的誇獎。
這一類男人在事業上通常非常成功。他們認真、值得信賴和勤奮——前提是他們所選擇的父親型人物懂得怎樣對待他們。但是他們和女性的關係是冷淡和保持距離。女性對他們沒有核心重要性。他們對女性有一點點鄙視,常常是以父親對待小女孩似的態度來掩飾這種鄙視。如果一個女人嫁給這種男人,就會發現自己註定扮演次要角色,任何時候都比丈夫依戀的父親型人物低一等。
沒想到連「好對象不是已經有主就是gay」和搞BL的理論依據都找得到(不是欸
一種更複雜的病態愛是由與上述不同的親子關係引起。這種病態愛的當事人的雙親並不相愛,但卻壓抑著,不吵架也未流露出任何不滿的跡象。與此同時,他們的彼此疏遠也讓他們和小孩的關係變得不自然。一個小女孩在家裡感受到的只是「一切正常」的氛圍,但從不被允許和父親或母親發生親密接觸,她因而感到困惑和害怕。她從來不確定父母的感受或想法,空氣中總有一個懸疑的成分,結果就是這個小女孩會撤退到自己的世界,沉浸在白日夢哩,和他人保持疏遠。她在日後與他人的愛情關係中也是保持同樣的態度。
更且,這種撤退會導致強烈焦慮,讓人覺得自己在世界上沒有堅定立足點,並常常導致受虐狂的傾向,因為只有這種方式可以讓她體驗到強烈興奮。這種女人往往寧願與她們的丈夫大吵大鬧,而不是保持一種較為正常和理智的行為,因為這至少可以讓她們把緊張和恐懼的重擔卸去。常見的是,有時她們會不自覺地故意惹火丈夫,以求讓折磨人的情緒中性狀態結束。
雖然這裡的舉例父母雙全,但對成年前心理狀態的描述更貼近我對某人的想像……
所以說,某人有可能存在被虐傾向嗎(戳
偶像崇拜式的愛一開始會讓人產生強烈和突然的愛的體驗。這種愛常常被描繪為真愛、為大愛,但這種描述雖是為了表達這種愛的強烈和深刻,它只證明了偶像崇拜者有多麼飢渴和絕望。無須說的是,兩個人互相以對方為偶像的情形並不少見。
感傷性的愛本質只存在於幻想裡,不存在於此時此地兩個真實的人的關係裡。這種型態的愛最常見於愛情電影、雜誌故事和情歌,是消費者所感受到的替代性愛情滿足(vicarious love satisfaction)。所有對愛情、合一和親密性的未實現渴望,都可以在對這些產品的消費中獲得滿足。一對有高牆橫亙的夫妻一樣可以一起沉浸在愛情故事裡,被感動得掉下眼淚。對許多這樣的夫妻而言,觀賞故事是他們僅有的體驗愛的機會——當然,這種體驗不是他們彼此間的,而是一起作為旁觀者對他人「愛」的體驗。只要愛是一個白日夢,他們就能參與其中;但只要愛一落入兩個真實的人的真實關係中,他們就會轉為冷漠。
哇,太嗆了吧.jpg
(身為旁觀者見證他人的愛情的部分個人非常有感,沒有夣傾向的同人愛好者是這樣ㄉ)
感傷性的愛的另一種形式是對愛進行時間上的抽離。這種傾向與現代人所特有的一般態度相吻合:他生活在過去或未來,而不是現在。他感傷地回憶他的童年,或快樂地規畫他的未來。無論是透過參與他人的虛構體驗而得以體驗愛,還是透過把愛從現在移入過去或將來而得以體驗,愛的這種抽象和疏離的形式在作用上如同鴉片,只能稍稍緩和現實的痛苦,稍稍緩和個人的孤單感和分離感。
難怪我已經重度成癮
環顧四周的紛爭,看來都是只具有破壞性,對涉及的雙方都沒有好處。但之所以是如此,在於大部分人的「衝突」事實上是避免發生真正衝突的手段。他們僅僅在小事情或浮面上的事情意見不合,而這些事情在本質上不會通向澄清或解決。兩個人之間真正的衝突——那些不是用做掩飾或投射的衝突,而是在它們所屬的深層內在層次被體驗到的真實的衝突——並不是破壞性的。這種衝突會通向澄清,讓雙方得到淨化,變得更有了解和力量。
所謂的HE需要好好吵一架(但讓當事人意識到癥結、直面問題談何容易。我又不想讓他們去看醫生
在愛中,兩個人是從它們生命的本質去體驗自己,是透過與自己合一,而不是逃離自己去和對方合一。與此相較,他們是和諧還是衝突,是喜樂還是憂愁,都是次要的。愛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關係深邃,雙方各有活潑和強壯的生命力。這是愛的果實,也是愛賴以被辨識出來的標誌。
我們可以把生活在真正宗教性文化的人比作八歲的小孩:他固然需要父親的幫助,但在生活中也開始採納父親的教誨和原則。反觀當代人卻更像一個三歲小孩:他在有需要的時候會呼叫父親,否則就會自己玩和相當自滿。
哇是我
現代人把自己的生命能量看成一種投資,他應該按照他在人格市場的位置和處境去謀求最大利潤。他與自己疏離,與他人疏離,與自然界疏離。他的主要目標是把他的技能、他的知識和他自己(他那整套「美好的特徵」),與他人進行公道和有利可圖的交換。除了向前走以外,他沒有目標;除了公道交易以外,他沒有原則;除了消費以外,他沒有其他獲得滿足的方式。
今天大多數人(包括本書的讀者)都希望得到一個教他們如何去愛的解方。就這本書來說,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教授如何去愛。任何帶著這種預期閱讀最後一章的人,恐怕會大失所望。愛只能是一種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體驗,只能自己去實踐。事實上,幾乎人人至少以一種初步的方式,在兒童期、青春期或成年期獲得過這種體驗。討論愛的實踐所能做的,是討論愛的藝術的前提、趨近的方法,以及這些前提和方法的實踐。邁向目標的步伐只能由每個人自己踏出,而討論在決定踏出步伐前便已結束。
現代人覺得,如果他做事不快一些,就會有所損失:損失掉時間。但他又不知道怎樣使用省下來的時間,只能想辦法把它「殺」掉。
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專注的首要意義是能夠傾聽。大部分人在聽別人說話或甚至給別人忠告時,都沒有真正傾聽。他們沒有認真看待對方的話,也沒有認真看待自己的回答,因此說話會讓他們疲倦。他們有一個錯覺,以為如果他們專心聆聽會更加疲倦。實際的情況正好相反。如果是出之以專心的方式,活動會讓人更加清醒(雖然過後會產生自然而有益的疲勞),反而任何不是聚精會神為之的活動會讓人昏昏欲睡——同時又會讓人在一天結束時難以成眠。
我可以把這當成我不擅長與人閒聊(或者說,對他人除他們待解決的困擾之外的一切缺乏興趣)的藉口了吧,好欸(。
當我們注意到自己的疲倦或沮喪、惱怒或生氣、容易做白日夢或從事其他逃避現實的活動時,我們可以問自己:「出了什麼事?」
重要的是不用千百種可能的理由去合理化它們。再者,如果我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內在聲音,它就會告訴我們(常常是用很直接的方式),為什麼我們會感覺焦慮、沮喪或惱怒。
愛因為取決於相當程度的無自戀,它需要發展謙卑、客觀性和理性。
謙卑和客觀性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愛是不可分割的一樣。如果我不能客觀地對待陌生人,我就不能真正客觀地對待我的家人,反之亦然。
非理性信仰是因為權威或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接受某件事情為真,反觀理性的信仰則是以獨立的判斷為依據,以自己的創造性觀察和思考為基礎,無視大部分人的意見。
思想和判斷不是表現理性信仰的唯一經驗領域。在人類關係的領域,信仰也是任何重要的關係中不可少的素質。對他人有信心(信仰)意味著確信他的基本態度、他的人格核心和他的愛是可靠、不會改變的。這不是說一個人不會改變意見,而是說他的基本動機是不變的。例如,我確信他對生命和對人性尊嚴的尊重是他人格的一部分,是不會改變的。
我們也在同樣意義上對自己有信心。是我們對我們同一性(identity)的信念之所寄。只有對自己有信仰的人才能對別人守信,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確定將來的他和今天的他是相同的,也因此能確定他將來的感覺和行動能像今天所預期的一樣。
與愛相關的是,我們應該要信任自己的愛:相信這愛有能力喚起他人心裡的愛,相信這愛的可靠性。
有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有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任何堅持生活的第一要務是安全穩定的人,不可能有信仰。任何人如果把自己關在一個防禦體系中,以保持距離和佔有作為安全措施,都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囚犯。要能夠愛和被愛需要勇氣:斷定某些價值無比重要的勇氣,把一切押注在這些價值上的勇氣。
難怪,我不配
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實踐信仰。養育孩子需要信仰,入睡需要信仰,展開任何工作需要信仰。但我們全都習慣了擁有這一類信仰。凡沒有這種信仰的人都會過分擔心孩子、失眠或沒有能力制定長遠計畫。堅持自己對另一個人的判斷而不理會眾人意見,堅持自己的信念哪怕它們不受歡迎——這些堅持都需要信仰和勇氣。要能把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挫折與傷痛看作可讓我們得到強化的挑戰,而非不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不公道懲罰,也需要信仰和勇氣。
雖然我們在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著得不到擔保地委身,是把自己完全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會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當人們面對提問和被追究真相時,儘管會覺得受到了挑釁和被擊中要害,但如果感到提問者是為了追求了解,便不會有受譴責和羞慚之感。相反的,這些問題會成為他們自己的問題,同時也會感到自己受到他人理解。
前提或許是被問者已經做好了被對方理解的準備(無論他有無自覺),而提問者對自己已有足夠的把握、足夠開放的態度,不會因為對方防禦性的反應被打亂陣腳(說真的,太難了吧。
愛生命絕不是抽象的事物,反而是各種形式的愛的最具體核心。那些相信自己愛另一個人但不愛生命的人,他們也許是想要另一個人,也許是死抓住另一個人,但不會是愛他。
因為我有眼睛,所以我有看的需求;因為我有耳朵,我有聽的需求;因為我有大腦,我有思考的需求;因為我有心,我有感覺的需求。簡而言之,因為我是一個人,所以我需要人和世界。
愛是沒有目的的,哪怕很多人以許會說:「它當然有目的!正是愛讓我們可以滿足我們的性需要、結婚、生兒育女、過著正常中產階級的生活。這就是愛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愛在今日會那麼稀罕——我是指沒有目的的愛。其中唯一重要的是愛的行為本身。在這一類愛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是being,而不是consuming。它是人的自我表達,是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
我漂亮的愛人,我愛妳是如此之甚,以致它會讓人疼痛,但這疼痛是甜蜜而奇妙的。我願妳在睡眠中感覺到它。(這是佛洛姆在七十多歲時寫給太太安妮斯的留言之一,當時他比她早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