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君
9 months ago
《遇見林徽因-愛•建築•文學的一生》張清平著 觀後感〈二〉 #讀嘛讀嘛
淺看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於1904年,祖父從《詩經•大雅》中的詩句取名,祖父在清朝年間做官,創辦學堂,父親曾到日本留學,他的母親出身於商人家庭,並沒有受過教育,他們的家庭大概是非常傳統,但又受到西方教育的影響。
十六歲隨著父親工作到歐洲,林徽因人生有了很特別的經歷,出國使得他有不同的想法跟體驗,包含喜歡上美術、建築,形塑了未來的志願,還有認識徐志摩,對於文學有不同的想法,包含認識很多英國作家的作品、思想,這也使得他後來的寫作風格被歸類於新月派詩人的原因之一。
或許從傳記中能看到歷史的痕跡,羨慕西方的同時,也不想失去中式的教育,既要背四書五經,也要學習西方。感覺就像今日的教育,從小背許多詩詞,也被迫學習英文,可憐是過了幾百年,我們仍然被困著。
y君
9 months ago
曾經在其他地方看到,人生就像是複利,越年輕時所經歷的對於人生影響越大,能去瀏覽那時要花上很久才能到達的歐洲,我想對於林徽因是一段很重要的時光,那時認識了徐志摩,大八歲的徐志摩講述的那些故事、帶他去的校園、各地散步,是他從未去經歷過的,或許在異國相遇帶來的感受更強烈、更新奇,但我想林徽因對徐志摩大概不是愛情吧,可能是更接近崇拜傾慕,畢竟一開始是以父親的朋友為身份認識,從前面的背景來看林徽因或許是比想像更傳統一點,那時已婚多年的徐志摩肯定不是首選,可惜的是徐志摩曾經寫的康橋日記遺失,不然就能了解更多他們相處的細節。
一直到後來回到中國,林徽因婚後仍然與徐志摩保持良好的關係,在聚會中談論政治、文學、時事等所有關心的大小事,也會不定期的寫信,或許是精神上的好夥伴,是種很親密的關係。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