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聽《數位時代》:傻瓜,問題在經濟!中國如何走出倒退的十年?】

朋友丟了黃亞生上《數位時代》的訪談給我,聽後感如下,聊作紀錄。

【一】

人的思想需要交流和刺激才會進步、創新,所以箝制思想終將阻礙國家社會的發展,這一點眾人皆知。黃亞生在中國的經濟歷史材料裡面重新闡述這一點,算是舊瓶裝新酒吧;聽著新鮮,但沒有更多啟發。
latest #8
掰噗~ wonders
10 months ago
哪一位聰明的人來回答一下吧?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二】

科舉是打破或者削弱封建結構的一種制度,辦得好的話是一項德政。科舉代表的意義跟現在的國家考試、入學考試沒有根本上的不同。如果要說科舉限制了思想發展,我覺得是有影響;畢竟標竿立出來了,人們就會一窩蜂迎合上去。

但這只是表象。就像現代社會有各種考選制度,即便是最民主的國家也要選拔人才,但沒有人會說考選是在箝制思想。正面來看,考選制度可以篩選人才,但你將它作負面的解釋和操作,考選就變成一種箝制和限制。

到底是篩選還是箝制?終究還是由考選制度和考題內容的設計來決定。如果規定每次作文都只能用起承轉合四個段落去寫,每一段只能有150個字,字數有多出或短少一個字扣一分;並且只能用順敘法,只能用正面論述,不能涉及顛覆國家、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否則一律零分;這種考試設計自然選不出什麼人才。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所以科舉不是限制思想的根源,而只是限制思想的工具。最根本的是古代中國這種獨裁國家,由上而下的力量太強,整個社會環境是不是具備兼容並蓄的活力、思想有沒有自由發展的空間,還是皇帝說了算。皇帝開明的,國家就有機會邁向盛世;皇帝昏庸的,國家就步向衰敗。這種力量是遠遠凌駕於考試制度之上的,這是獨裁國家、集權政體要承擔的風險。

立即下載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三】

我覺得黃亞生用「學術外包」這個詞真的非常取巧,十分隱晦的為中國政府粉飾了一番。外包是一種平等互利的契約買賣行為,由甲方出資、乙方提供商品或服務;這和學生出國到他鄉單方面取經有所不同。前者有權責上的平等性,也有各取所需的互惠性;而留學雖然也可以論述一番平等互惠的關係,但我覺得1980、1990年代的中國遠比美國更需要這個留學機制,也比美國更加從中獲益。至於將法治功能外包給香港的論調就更別提了;當年中國政府如果是抱持「司法外包」這麼先進、有遠見的眼光保留了一國兩制,如今又是基於什麼理由強推送中條例呢?

其實弱勢向強者學習、借用資源發展自身,古今中外皆然,沒什麼好遮掩的。我沒想到這樣也能造出一個辭彙來修飾,暗暗的給中國提升了一些地位,讓中國的處境聽起來體面不少。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四】

黃亞生說要有討論的民主,這點我滿認同的。並非說獨裁或集權一定是絕路,只是這種政體風險比較高,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要讓這種政體更加穩定,維持流動性是很重要的工作,無論是思想的流動或者階級的流動。當然,有輿論的空間就會對執政者形成壓力,如何面對這種壓力、掌握開放與箝制的分寸,是掌權人不變的功課。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五】

我同意美國把經濟下滑的黑鍋甩給了中國;但並非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這些工作只是自然流向了人工以及原材料成本更低廉的中國。

這是追求經濟成長的必然結果,和1990年代以後的台灣產業外移現象沒什麼不同。只不過民眾無法接受這種局面,怒火燒向政府、政府再把火引到最顯眼的敵對陣營,說得好像人家處心積慮地要從美國的繁榮經濟中吸血。追根究柢,大家只是不願接受曾經帶來大量財富的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天會說走就走、毫不留情。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中國並未刻意奪取美國的經濟動能,美國也因為中國製造而獲取大量利潤,像蘋果就有95%以上的產品是在中國生產;這些美中雙方心知肚明。中國的確背了美國經濟不振的黑鍋,美國以這口黑鍋為由進行各種經濟打擊和技術封鎖,天知道、地知道、美中和看戲的諸國都知道這只是一種託辭;結果黃亞生卻呼籲美國不必緊張兮兮地以為中國的「經濟威脅」一定會演變成軍事威脅,搞得好像美國打從心底痛恨中國的經濟崛起。
Ays 艾思
10 months ago
那只是個藉口呀!把美國的藉口拿來鄭重地呼籲美國放輕鬆、不要太緊張,黃亞生未免裝傻過頭了吧?

美中就是互為全球霸權的競爭對手啊,跟美俄一樣,這種事什麼需要遮掩的?現在有機會爭老大,難道中國會甘心當小弟嗎?雖然在正式的外交場合和外交語言上美中不曾有什麼過於激烈的交鋒,但應該不至於把美中看作友好盟邦吧?黃亞生這一番內行人說外行話著實讓我有點傻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