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好像看了大概十七本?我有避免看太難的書了啦,以我目前的心力來說哲學書應該是無法,可能看了等於沒看吧。
當志工要介紹白恐前輩借的書,就是一本傳記(欸
不過因為要撰文介紹前輩看得非常仔細,也額外看了人權博物館拍的蔡焜霖紀錄片和其他一些報導。
標題很吸引我,原本以為能幫助到我在創作上的困擾,但看完是覺得其實它講的東西我早就知道了(美國求職那年我看了非~常多藝術家的分享和討論),而這本書把東西都統整起來並補上資料佐證。
我最有感的是Artist or creator的界線吧,對我來說拿藝術創作來賺錢的只是creator,Artist必須有其跨時代的重要性,他的作品不需要好看,而是要有更深遠的意義。
Art should comfort the disturbs and disturb the comforts.
現在自稱artist(尤其是美國)的人太多導致藝術家這個字變得很廉價
流浪者之歌(我只看完了英文版的部分),依舊是從2023年就開始慢慢看的書,因為是瑜伽教室的書,每次上課前都會提早至少半個小時來看書。
我會說它是好讀的哲學故事,有點類似查拉圖斯特拉那樣的敘述模式。裡面的佛學(我不是專家也不確定是哪個派別的)思想非常打動我其實一直以來都是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存在主義,當然現在也是,我覺得存在主義能讓人認清人的本質並清醒的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只是如果完全奉行的話、嗯,會有點太辛苦了,不是每個人都會清醒的活著,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醒過來。
我也見過一些把所謂清醒的人當作更高層次的存在主義奉行者,他們都有種莫名的自傲我已經很難聊了他們更難聊
總之我喜歡佛學的那種眾生平等,尊重不同事物、不同種族、不同生物,不批判,不比較,從而謙卑卻也自愛。我覺得這是能讓人走得更遠的思考方式,也在遇到困境時更能走出來(不一定「成功」,可是會脫離負面情緒),溫柔而偉大。
像主角最後從河流學習一樣,我也很贊同他所說的尋求所謂的「導師」不如觀察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不論大小)學習,因為教導和文字很容易淪為表面。
讀賴香吟《白色畫像》:看不見的不代表空白
《白色畫像》為賴香吟於二零二二年出版的小說,內收三篇中篇故事,分別為:清治先生、文惠女士、凱西小姐,其標題也是每一篇故事主角的名字。
三位主角的社經地位和人生經歷截然不同,清治先生生是農村子弟,成長於日治晚期,畢業於師範學校、曾考上國軍政士受領袖表揚,後進入中學擔任訓導主任;文惠女士家境貧困,公學校畢業後到日人家裡當幫傭,後輾轉於外省家庭,卻因語言和文化遭到辭退,最後落腳於一名本省籍的醫生家中,直至年邁重病離職;凱西小姐則是選擇離開台灣的知識份子,最高學府畢業後,因公家機關按省級比例錄取公務員,求職升遷困難,最終飄洋過海抵達歐陸,參海外台灣同鄉會,對台灣有著一輩子的思念和恐懼。
三名主角不是蹲過十年苦牢或遭非人刑求的政治受難者(也許是不自知的受難者),他們只是兢兢業業生活的普通民眾,並非英雄、並非偉人,興許死後只有少數親友緬懷——如同多數的我們一樣。同理,三篇小說的劇情平淡,沒有過多跌宕起伏,也沒有壯志未酬的悲憤或驚心動魄的逃難,只有小人物對大時代模模糊糊的認知,又也許是刻意模糊的認知。
就如同作者在後記為標題所下的註解:以白畫白,究竟能看到什麼?
在這篇小說裡,從未直面描寫過白色恐怖中的「恐怖」,只有透過一些破碎的描寫才能看見端倪。像是清治先生那中學時期熱衷文學、最終淪落精神病院的好友,文惠女士遭到嫌棄的「日式作風」、凱西小姐出境時遭到拘留刁難、導致了一輩子恐懼回台的心理陰影⋯⋯許許多多由時代留下的碎片,似乎小到不足為提,提了無人聆聽,如同散落地面的玻璃碎屑,透明而輕巧的,看不清、有點疼,卻也能在踩過去的皮肉上留下滲血的灰白傷疤。
相信對於台灣歷史有所了解的讀者,在閱讀此書時能從側面描寫看見熟悉的人物事件,而對那個年代不甚了解、或不想了解的朋友,這本書也會有給人某種似曾相識的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總能感受到某件事情發生了、某個兒時好友被某個巨大的不能責問的東西吞噬了(一輩子不會再見)、某個少年的熱血被澆熄了、某個家鄉已經不再是家鄉了——可是作者從未明示,我們只能朦朧的感知,如同書中的主角們一樣。
而這種朦朧的感知,其實也不陌生,不是嗎?當我們試圖詢問那個時代長輩的過往,他們會告訴你一些戀愛或求學時的趣事,當再細細追問,也許關於某個重大事件的記憶,得到的會是籠統的、含糊的、安全的、帶著點刻意的笑語試圖倉促帶過的回覆。這種霧茫茫的感覺,不就是清治先生、文惠女士和凱西小姐所敘述的人生嗎?
《白色畫像》是一本充滿霧氣的小說,曾經的台灣人生活在濃霧中,霧的另一端潛伏著不可言說的怪獸,想要活命,就是不說、不動、不看。可是不敢言說的,從不代表沒有因此有所感受——只是習慣性地隱藏和壓抑。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很多曾經時髦的政治名詞已經有了新的含義,曾經勇敢的學生領袖有了新的模樣,對於那些生活在白色濃霧之中的人們,有些人走出來了,有些人沒有。我們也該多一點耐心,在觀望那幅白色畫像時,靜下心,凝神去看每一筆揮灑出的白色顏料,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力道、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心境、不同人的人生——隨著觀者走動變換角度,畫面上堆疊的顏料也隨著光照和陰影呈現不同樣貌——要知道,看不見的從不代表空白。
OK比較像是在寫心得啦,但很久沒寫認真的心得了所以很滿足
先看完潰雪,之前有發過一個噗稱讚它超級好看,嗯看到後面之後我有稍微把分數降下來一點。
首先它的設定非常酷,能用文字把這種設定描寫出來也非常酷。考慮到它出版的年代(1990’s),作者可以建構出出這樣一個Meta verse真的很厲害。
我也可以理解矽谷大佬們對這本書的推崇啦,很多橋段帥到我一邊拍大腿一邊尖叫(例如摩托車裡面有導彈頭這點
我只是單純覺得結局沒有和開頭一樣讓人興奮,可能也是因為我沒有完全get到反派在病毒上的設定(其實metaverse裡那個圖書館管理員的解釋我都是快速翻閱
)
我還有懷疑沒梗的好萊塢怎麼沒有翻拍這本,又科幻又動作主角還是拿著武士刀的非日混血,後來看到未成年床戲之後我就喔~了一下,其實把把年齡上修就可以吧,陰牙這個武器還是很酷的。
整體來說娛樂性偏強?我自己因為腦袋構造很少看科幻,唯一讓我覺得超級棒的是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銀翼殺手原作),他裡面對於宗教的探討我覺得很喜歡,而且是只有科幻這種題材能寫出的衝擊。電影淡化這部分讓我很失望。
第二本太陽的血是黑的,擔任藝術節議題組成員沒搶到的書,後來自己借來看了。
一開始單純是被書名吸引,在讀書會的時候聽別人發表,我一度以為這又是一本為了拿補助塞一堆題材的小說。
後來我看了,哎唷驚為天人,我真的是可以理解當初分享的組員支支吾吾的原因了。這本書確實帶到了很多題材,例如政治迫害受難者和後代、家庭關係、性騷擾性侵、同志⋯⋯可是都融合得非常好,這些事件其實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各處,而作者胡淑雯抓住了這點,沒有可以煽情,以主角「我」的身分去描寫了「我」所見到的週遭人的人生。
作者的書寫方式其實有點意識流,也非常文學性,可是不會過度,在有點要飄走的時候,她又會利用日常生活的對話或情節把讀者拉回來。我非常喜歡因為我很討厭看到過度自溺的文學,也很能共情,幾度看到太痛了必須暫停一下。
我想到分享的組員也說他有些地方不太懂,我在想,也許或多或少跟不同性別的經歷有關。作為女性,我馬上能從作者真誠的譬喻中抓住她想傳達的女性困境,她真的描寫女性寫得太好了,這是獨屬於女性作家才能做到的寫作。
非常好看,是近期難得我會想買來收藏的台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