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紅的某篇交友文,先撇開同質化和歸因錯誤(交際敏感度低不能直接和糾纏性的追求行為連結,也不等於特別容易自感良,很多在人際遲鈍木訥的人並不會),最大的問題在於過度美化「體貼交友」,貶低其他交友模式的部分。

在女性的人際關係研究中經常指出一個現象:女性社群傾向透過「表達對某事物的同感」來確認彼此的同伴意識,即使實際上人不會天天都有同感。這反應出,在體察他意並回應需求的社交模式中,必定有人壓抑了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畫出「察覺了他人需求卻不動搖」的界線,對善於體察的孩子而言更困難,因此這類教育方式並不保證更加健全的人格(或許表面上是比較受歡迎的親切好人)。

與其鼓勵鍛鍊「交友經驗值」,學習正確處理「追求被拒」連結到「自尊受損」的情緒,和傳播「果斷放棄更有利」的新典範,更能根本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