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記錄】
留佩萱的《尋找復原力》是一本能讓我產生普同感的書。
她說,很多人誤以為同理心是一個蛋糕,如果要切給別人多一點,自己就只能擁有少一點,反之亦然。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同理心取之不盡,你可以給自己的哀傷足夠同理心,同時也給別人的痛苦同理心。即使我認為那也是種需要培養的能力,不然在一般情況下仍存在份額限制。
一年多前我說過:「何以要對自己殘忍,才有餘裕對人溫柔?」諮商讓我開始同情起自己,覺得自己也有很可憐的地方,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擁抱了(值得注意的是,同情不等於同理)。
現在的話,當然還是想對自己好,以至於拖著糜爛的步伐得過且過,偶爾在上臺報告或人際交流後玻璃心碎滿地,鬼打牆一樣走不出循環。
這是好事哦,你知道嗎?破碎的心能再補起,這真是近日來聽過的最好消息。
加油啊。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