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噗的延伸。不太意外地在作品評論看到不少「不被母親愛跟不想生的關連太生硬」「以為會有比較正面的轉折」的意見,這是經驗差距太大所導致,如何填補生命的落差來取得共鳴,在這樣篇幅的作品可能是過苛的挑戰。對於另一群人來說,這種發展再自然不過,而不需要更多的補充。

通常在幼年被親代疏離或相對其他手足冷落(或者可能有其他更複雜的個人經驗,總之不覺得自己被愛)的兒童,會往兩個方向發展:一、關閉自己的依戀感受,逃避可能會讓自己在意的人事物,避免傷害;二、鍥而不捨尋求親代或依戀對象的肯定與關注,直至成年難以達成心理上的獨立。聽起來有點矛盾,但這兩個極端甚至可能在同一人身上的不同階段出現。

無論是何者,在學習如何建立安全依附的過程都是不順利的。造成此一局面的童年照顧者往往也有類似經驗:殘缺的愛人方式會無意識持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