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異位性皮膚炎 恐致身心壓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冠宇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主要症狀為劇烈搔癢和皮膚乾燥。患者因持續搔抓,常出現皮膚發紅、脫屑、流湯等症狀,隨著病情惡化產生苔蘚化、大面積傷口,甚至引發細菌感染。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更可能導致心理壓力與社交障礙。

新型治療法 短時間能見效
在治療方面,傳統以口服類固醇為主要方式,但隨著醫療進步,治療選擇更加多元,可根據病情評估使用免疫抑制劑、紫外線照射等治療。新一代的口服小分子藥物(JAK抑制劑)更為重症患者帶來新希望,如小妍在服藥後短短兩天即見顯著改善。然而,醫師提醒使用新藥時需定期進行血液檢查,監測可能的副作用。